渡荆门送别-赏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27992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渡荆门送别-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渡荆门送别-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渡荆门送别-赏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渡荆门送别赏析1、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画面。长江两岸的地势逐渐由山脉过渡到一望无际的广阔原野,山峦逐渐从视野中消失。从荆门往远处望去,江水奔腾直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2、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画面。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霞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3、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中的“随”“入”。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纷至沓来,舟行江上,应接不暇之感,也可看出诗人风神爽朗,心驰神往之态。“入”字平中见奇,力透纸背,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的磅礴气势,又展现了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赏析全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山峦从作者的眼中一点一点的消失,广阔的原野扑面而来,奔腾的水从山峦中奔向江河,排山倒海,一往无前。两句诗写得境界雄奇,视界高远,气势飞动,形象壮观,同时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思乡名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