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27268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要点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2.管理的四层定义(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2)管理的过程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组成的。(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的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是“正确地做正确地事”。(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3.管理的职能(1)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

2、度规定各个职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3)领导: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拥有的权利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管理活动。(4)控制: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5)创新:就是使组织的工作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革新。4.管理的两重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5.管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6.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2)信息角色(3)决策角色7.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

3、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是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8.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信息网络化(2)经济全球化(3)知识资源化(4)管理人本化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1.早期管理思想英国的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强调分工。积极意义: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局限性:存在着“市场不灵”,如存在垄断。忽视了市场的负面的外溢效应,如环境污染。2.科学管理思想代表人物: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1)对泰勒制的评价:将科学

4、引入管理领域,提高了劳动效率,将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2)对法约尔的评价:在管理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提出了新的观点。组织管理理论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弥补了泰勒的不足。3.行为管理思想(1)人群关系论:美国的埃尔顿梅奥的霍桑实验。(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尊重、社交、安全、生理。(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4)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5)格尔斯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6)威廉大内的4.霍桑实验说明了:(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和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5.双因

5、素理论(1)保健因素:只能起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因素。(2)激励因素:能够促使人们在工作中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与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激励感联系在一起的。6.决策理论学派(1)管理就是决策。(2)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1.管理的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2.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1)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2)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3)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3.系统原理(1)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的特征: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3)要点: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

6、、环境适应性原理4.人本原理(1)人是企业的主体(2)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员工参与(3)管理的核心在于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5)小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5.责任原理(1)明确职责的方法:职责界限要清楚,职责中应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职责要走落实到人。(2)职责的保证:公正的奖惩要以准确的考核为前提,奖励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及时而公正的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第四章 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1.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1)功利主义伦理观(2)权力至上伦理观(3)公平原则伦理观(4)社会契约伦理观(5)推己及人伦理观2.伦理的特征(1)把遵守伦理规范

7、既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视作一种责任。(2)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有时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不惜在短期内牺牲自身的利益。(3)伦理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4)不仅把人看作是手段,更把人看作是目的。(5)伦理管理超越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去的卓越成就。(6)伦理管理有自律性。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能唤醒人们的良知和羞耻感、内疚感,从而对其进行自我调节。(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追求伦理的管理者通常为组织确立起较为崇高的价值观,以此来引导组织成员行为。3.影响伦理管理的因素(1)个人特征(2)结构变量(3)组织文化(4)问题的强度4.改变伦

8、理行为的途径(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建立伦理守则和决策守则(3)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4)设定工作目标(5)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5.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对环境、员工、顾客、竞争对手、投资者、所在社区的伦理行为第六章 管理决策1.决策的定义一(1)决策时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2)要点a.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既可以是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也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b.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下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方法。

9、c.决策所涉及的时限-可以使未来一段较长的时期,也可以是仅涉及某个较短的时段。2.决策的定义二(1)决策时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及利用机会的过程。(2)要点a.决策的主体:管理者(单个或多个组成的集体或小组)b.决策的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c.决策的目的:为了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3.决策的原则遵循满意原则二不是最优原则,即只能是有限、理性的决策。4.决策的依据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要尽可能的收集相关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但在收集信息是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5.决策的类型(1)按时限划分: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2)按决策的对象: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3)按决策的主体: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4)按决策的

10、起点: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5)按决策涉及的问题: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6)按环境因素可控性: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6.决策的特点目的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7.决策的过程(1)发现问题(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8.决策的影响因素(1)环境(2)过去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伦理(5)组织文化(6)时间9.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组织法技术、德尔菲技术第七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1.计划的概念(1)名词;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段时

11、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2)动词: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分解任务和目标,选择任务和目标的实现方式、进度规定、行动结果的检查与控制等。2.计划于决策的联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选定的目标活动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3)决策与计划相互渗透,不可分割。3.计划的性质(1)计划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计划是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4.计划的类型(1)时间长短: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职能空间:业务计划、

12、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3)综合性程度: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4)明确性: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5)程序化程度: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5.计划的层次体系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预算第八章 计划的实施1.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2)上下级共同制定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个人目标和单位目标的达到使实现组织整体目标的保证(4)员工以个人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5)目标是考核和奖惩的依据2.目标管理的四要素(1)目标明确(2)参与决策(3)明确的时限(4)绩效反馈3.目标的性质层次性、网络型、多样性、可考

13、核性、可接受性、挑战性、信息反馈性4.目标管理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3)执行目标(4)成果评价(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第九章 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概念任何一个组织,不论其最终使命是什么,都需要把组织总体的任务分配给各个成员、各个部门去承担,建立起它们之间相互分工而又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种形成工作中分工与协作关系的策划和安排过程,称作“组织设计”。2.组织结构形态(1)扁平结构扁平结构是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2)锥形结构锥形结构是指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形成金字塔形态的组织结构。3.扁平结构的优点(1)信

14、息传递速度快;(2)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纠偏措施;(3)由于信息传递层次少,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小;(4)较大的管理幅度可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扁平结构的缺点由于管理幅度加大,主管不能对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信息量太多,影响重要信息的及时利用4.锥形结构的优点(1)管理幅度较小可使主管对下属的信息仔细研究;(2)主管对下属可进行详尽的指导锥形结构的缺点(1)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易失真;(2)下属的积极性降低;(3)把计划的控制工作复杂化。5.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工作能力:管理者的素质/被管理者的素质(2)工作内容和性质: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下属工作的相似性/计划的完善程度

15、/非管理事务的多少(3)工作条件:助手的配备情况/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工作地点的接近性(4)工作环境6.组织设计的步骤(1)职务分析与设计(2)部门划分和层次设计(3)结构形成7.组织设计的原则(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2)权责对等原则(3)命令统一原则8.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1)组织环境的影响:对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影响/对各部门关系的影响/对组织结构总体特征的影响(2)经营战略类型:按企业经营领域的宽窄/按企业对竞争的态度和方式(3)技术的影响:生产技术对组织的影响/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4)企业发展阶段的影响:创业阶段/职能发展阶段/分权阶段/参谋激增阶段/再集权阶段(5)企业规模9.部门划分标准(1)职能部门化:根据业务活动的相似性来设立管理部门。a.优点职能部门的专业化分工可提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