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商标发展报告.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70176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度商标发展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度商标发展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度商标发展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度商标发展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度商标发展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度商标发展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度商标发展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度郴州市商标战略发展报告2011年,全市各级工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方位推进商标战略、建设品牌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行政指导作用,提升商标工作的组织化水平,促进商标战略与经济发展的深层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2011年我市商标品牌发展基本情况(一)商标申请与注册情况1.商标注册数稳步提升。我市2011年当年商标注册申请量929件,当年新核准注册商标648件,注册商标累计达3010件。表1:郴州商标发展指标占全省指标比例表指标名称郴州市湖南省所占比例2011年核准注册商标648198223.27%注册商标累计数30101036242.9%2.市场主体户均注册商标

2、指标大幅提升。2011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数100641户,比上年增加10705户,增幅为11.90%。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14347户,同比增长11.9%:非企业类市场主体(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6286户,同比增长11.9%,每百户市场主体拥有商标2.99件。表1:市场主体户数情况计量单位:户 、% 期末实有新登记注册20112010增幅20112010增幅全部市场主体1006418993611.901672619029-12.1企业类143471282811.92286175930内资企业406242233.815713219私营企业9991860516.11209716272

3、8.9外资企业2942981.33033-9非企业类862867710811.9144401727016.4个体工商户853947662811.441402817068-17.8农村专业合作社89248085.83412202104表2:注册商标与市场主体数量动态对比表单位市场主体数量(户)注册商标数量(件)每百户市场主体拥有商标件数(件)全市指标10064130102.993.郴州各县(市、区)商标发展各具特色。北湖区的驰著名商标数量达14件,为全市第一;宜章县的有效注册商标达418件,居全市第一;桂阳县2011年商标申请量147件,居全市申请量第一。表3:郴州市各县(市、区)商标发展指标表

4、(单位:件)各县市区申请量注册量有效注册量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省著名商标北湖区110593401014苏仙区54362570010资兴市11365249007桂阳县147124295014永兴县12476293015宜章县6476418014嘉禾县4652238003临武县3939123103汝城县3428131002桂东县331168001安仁县4928100001(二)农产品商标农副产品商标注册继续稳步增长。从2009年3月开始,我们在全市开展“一社(企)一标”品牌富农工作,指导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协会申请注册商标,提升农业品牌质量,带动品牌农业发展,推动我市特色农

5、业经济上新台阶。一年来全市共有76件农副产品商标正在申请中,已核准注册32件。(三)商标品牌国际化建设近年来,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全面普及商标注册,特别针对外向型企业商标使用较乱这现象,加大指导力度,围绕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商标国际保护和自主品牌国际化建设三个环节,综合运用培育指导、宣传引导、政策调动等手段,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国际化建设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商标国际注册数量由2006年的2件上升到2011年的26件,从境外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为有色金属、食品等。(四)驰名商标及省(市)著名商标我市各级工商部门在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对重点企

6、业进行一对一帮扶,积极引导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形成了多途径、有数量、有质量的争创梯队;建立起联系辅导制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驰名商标争创策略,为企业申报做好协调服务,驰(著)名商标争创工作进展顺利。2011年向国家工商总局推荐新申报驰名商标“湘江”、“金旺”,新增湖南省著名商标12件,全市湖南省著名商标累计达54件。二、加强商标品牌建设的做法(一)延伸职能,强化品牌指导站作用。在全市11县市区工商局(分局)建立品牌工作指导站。品牌指导站除做好单个企业的商标注册、品牌培训工作外,重点结合当地产业,开展专项商标品牌行政指导工作,从区域产业品牌的整体策划、主体培育、商标注册、宣传推广、内

7、部管理等方面入手,推进区域品牌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注册商标。采取主动联系使用未注册商标企业,了解企业商标注册意愿,进行具体指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为每个企业确定一名商标工作联络员,通过开展“一对一”辅导,指导企业正确选择创牌梯次和途径,帮助做好前期申报基础工作。(二)梯次培育,强化商标资源培育体系。采取分类指导,重点帮助的方法,引导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以工商所为单位,在管理员开展责任区巡查时,把掌握和摸清各类商标发展的底数和基本发展状况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内容,通过经常性深入基层,及时根据企业所处的品牌发展阶段,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创牌类别和梯次,实行成熟一个推荐认定一个的工作机制。对申请认

8、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不同梯次的企业在申请过程中,解决可能遇到或已经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需续展商标企业,根据注册商标数据库信息,及时提示相关企业准备续展材料。三、完善商标保护机制的做法(一)强化商标专用权社会化宣传机制。开展社会化法制宣传,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利用广播、电视、街头咨询派发资料和悬挂横幅标语、在报纸制作宣传专版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提高了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尤其在4月中下旬,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契机,陆续开展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注重健全“12315”投诉举报网络建设,延伸知识产权保护触角,向社会公开承诺对违法行为

9、实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提供违法线索。(二)强化商标印制行为源头监管机制。实施对商标印制行业的巡查监管、社会监管、自律监管三大路径的全程监管,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商标侵权行为。在全市实施商标印制业信用分类监管软件,全部纳入到工商所责任区监管,商标印制监管到位。全系统依托商标印制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平台,加强责任区监管,以拉网式专项检查为主,八小时外的补充监管、明查暗访、交叉检查以及部门协同执法等手段为辅,严查违法印制、出售商标标识及包装、装潢的行为。2011年,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商标印制案件59件。(三)强化行政指导增强企业维权意识。对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针对定牌加工企业,开展规范定牌加

10、工行为的行政指导,着重向企业介绍定牌加工法律关系的性质、验证并收集证明委托加工商标合法性的域外证据。对于已经获得驰、著名商标及知名商号的企业,加强商标维权指导,并强跨地域工商部门打假协作网的作用,加大对市内知名商标品牌的打假力度,为企业举办商标维权培训课,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初见成效。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总局专项行动会议精神和总局、省局的行动方案要求,立即召开会议对专项行动作出总体部署并明确具体工作要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郴州市工商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

11、案,确定了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点内容、重点整治地区、重点整治领域和重点查处产品。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打击侵犯知识产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宣传方案。各县各(市)局也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专项行动方案,保证了专项行动在全市有序铺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617人次,检查经营户3275户次,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12件,罚没款金额85万元,收缴假酒2457瓶,农资461件,衣物1148件,饮料716件,轴承2347套,电脑耗材及软件73套。使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四、进一步推进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路和措施2011年我市商标工作取得了长足

12、发展,并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充分肯定,但商标发展的总量与质量与长沙、株洲、湘潭等商标发展先进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距离实现商标强市的目标任重道远。2012年我们将以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一)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商标品牌建设的良好格局一是积极开展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推动全市商标战略工作的深入实施。出台郴州市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积极做好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二是出台郴州市商标战略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乡镇、示

13、范企业等活动创建,争取政府对示范乡镇和示范企业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引领,营造氛围,再掀全市商标品牌建设的高潮。三是将在全市开展重点企业商标使用、注册等情况的模底调查,督促各县(市、区)局搭建起重点企业培育数据库。(二)加大打击力度,构筑商标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局和省、市局关于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精神要求和部署安排,做到:一是坚持面上整治与重点打击相结合。既做到全面推进,各环节、全过程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又结合我市实际,集中整治汽摩配、鞋业、机电及眼镜等重点行业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二是坚持治标

14、与治本相结合。既立足当前,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解决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规模化侵权违法行为,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迅速好转,又着眼长远,注重从机制上、制度上建立完善,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三是坚持广泛宣传与务求实效相结合。既借助重点活动、舆论宣传和社会参与等措施,扩大专项行动影响力,又确保深入查处一批违法案件,解决我市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问题,力戒走过场、搞形式。四是推进源头管理,加大对商标印制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商标印制企业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尤其是印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要组织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印制、出售商标标识及包装、装潢的行

15、为。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商标印制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自律和行业规范,从源头上防范商标侵权违法行为的发生。(三)加大服务力度,争当商标品牌培育的引路者一是深化品牌服务进企业、进农户活动,使商标品牌培育指导深入到各类市场主体。运用行政指导模式,通过上门走访,发放联系卡、建议书、指导书等形式,将品牌建设宣传到企业、指导到企业、落实到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分不同层次组织培训,加大品牌建设后续梯队培育,做好驰(著)名商标培育推荐工作。加强商标规范应用,指导企业科学运用商标战略,推进商标权质押贷款。继续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按照“一社(企)一标”的目标,动员支持农产品企业商标注册。进一步挖掘资源,支持鼓励地方历史名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支持服务业品牌建设,以老字号、物流、商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