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宏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225600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南省宏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湖南省宏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湖南省宏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年湖南省宏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湖南省宏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省宏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年湖南省怀化三中宏宇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40 分)1、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冶炼金属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稻草造纸【 答 案 】C【 解析 】解:A、冶炼金属是利用还原剂与金属的化合物反应,还原出金属,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使用火药是利用火药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蚕丝织布,只是将蚕丝织成布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稻草造纸是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制出纸来,故D错。故选:C。化学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而和物理变化没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在判断一种变化过程是何种变化时,只有抓住化学变化

2、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来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即可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中新物质来说,关键是个“新”字并且,这里的“新”是相对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物质才算是新物质,只要是相对于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即和变化前的物质不是同种物质),就认为是有新物质生成2、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产生红色火焰B.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C.镁带:生成白色固体D.硫粉:火焰呈淡蓝色【 答 案 】C【 解析 】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

3、误。C、镁带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3、 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

4、。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答 案 】A【 解析 】解: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错误;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故逃生时应低下身子,故正确;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故正确;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故正确;故选:A。A、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判断;B、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判断;C、根据发现火灾的处理方法解答;

5、D、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安全重于泰山”,防火、防爆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防火防爆的措施、逃生的方法等是解题的前提。4、 今年的端午节为6月7日,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端午佳节,粽叶飘香”,我们怀化过节有吃盐蛋、粽子、糖包、肉包的习俗,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糖类D.油脂【 答 案 】B【 解析 】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盐蛋、粽子、糖包、肉包中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淀粉,

6、淀粉属于糖类。可知食物中缺少维生素。故选:B。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5、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 答 案 】D【 解析 】解:A、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熔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7、。故选:D。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6、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C.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答 案 】A【 解析 】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8、的方法,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室制取氢气常采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但氢气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D、装置固体与液体接触后不能进行分离,不能控制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氢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

9、判断。C、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装置固体与液体接触后不能进行分离,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 除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水【 答 案 】B【 解析 】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氯化钠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不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故选项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故选项正确。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作除铁

10、锈的试剂,故选项错误。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难溶于水,不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故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酸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 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B.+3C.+5D.+7【 答 案 】D【 解析 】解: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1)4+x+(-2)4=0,则x=+7价。故选:D。根据在化合

11、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氯酸铵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 小刚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下列四种溶液的pH,得到I组数据,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测定其pH,得到II组数据,记录了如下:盐酸氨水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I组l12713组214712其中数据有错误的溶液是()A.盐酸B.氨水C.氯化钠D.澄清石灰水【 答 案 】B【 解析 】解:A、醋酸溶液显酸性pH值小于7,加入水后,酸性减弱,pH值升高,故A数据正确;B、氨水属于弱碱,pH值大于7,加水后,碱性变弱,pH值

12、应该降低,故B数据错误;C、氯化钠溶液属于中性溶液,pH值等于7,加水后,由于水的pH值等于7,所以加水后,pH值仍然是7,故C数据正确;D、澄清石灰水属于碱,pH值大于7,加水后,碱性变弱,pH值应该降低,故D数据正确。故选:B。根据醋酸、氨水、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酸碱性,加水后pH值变化考虑pH值小于7,溶液显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大于7,溶液显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10、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ZnC.2ND.CO【 答 案 】B【 解析 】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

13、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Zn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锌元素,表示一个锌原子,还能表示锌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C该符号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种元素或一个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及灵活运用进行解

14、题的能力。11、 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衣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B食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C住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行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是为了美观A.AB.BC.CD.D【 答 案 】C【 解析 】解:A、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溶解作用,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错误;C、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D、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锈蚀,错误;故选:C。A根据汽油能溶解植物油来分析;B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金属的防锈措施来分析。掌握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 根据你现在所学的初中化学知识,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得以实现的是()A.CO2COB.FeFeCl3C.Fe2O3FeD.CuCu(NO3)2【 答 案 】B【 解析 】解: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故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