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二)(解析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225592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二)(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二)(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二)(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二)(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二)(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二)(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 答 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解答】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

2、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下列食物中含糖类最少的是()A.安庆炒米B.桐城水芹C.黄山烧饼D.阜阳大馍【 答 案 】B【 解析 】解:A、安庆炒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B、桐城水芹属于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山烧饼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D、阜阳大馍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故选:B。根据不同的食物富含不同

3、的营养物质,糖类主要有:淀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掌握食物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了解不同的营养物质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结合题意解答。3、如图图示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B.C.D.【 答 案 】A【 解析 】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

4、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水的净化:用活性炭净水可降低水的硬度C.水资源保护:用工业废水浇灌庄稼,节约用水D.水的应用:

5、利用水可以鉴别氧化钙、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答 案 】D【 解析 】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可降低水的硬度,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C、工业废水中含有污染物,不能浇灌庄稼,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所以可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结合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水的净化解答;C、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方法解答;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

6、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措施有利用防止空气污染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垃圾,防止白色污染B.禁止使用煤等化石燃料C.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D.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 答 案 】D【 解析 】解:A、焚烧废弃塑料垃圾,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故A错;B、减少使用煤等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新能源,不能禁止使用,故B错;C、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做法正确,但并没有做到防止空气污染,故C错;D、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D。A、焚烧废弃塑料垃圾,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B、减少使用煤等化石燃料,开发利

7、用新能源,不能禁止使用;C、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做法正确,但并没有做到防止空气污染;D、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污染的途径。6、2017年1月8日,杭州发生一起己二胺(C6H16N2)泄漏事故。下列关于己二胺说法正确的是()A.己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B.己二胺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C.己二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D.己二胺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答 案 】C【 解析 】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1”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B己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6):(142)=72:16

8、:2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己二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D己二胺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42)=9:2,故错误。故选:C。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图中“?”应该是C.该反应有单质参与,但不是置换反应D.反应中两种物质的微粒数目之比为3:2【 答 案 】D【

9、解析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A、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图中“?”应该是,故B正确;C、该反应有单质参与,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C正确;D、由上图可知,反应中两种物质的微粒数目之经为2:2=1:1,故D错误。故选:D。A、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应填入的微粒;C、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D、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中两种物质的微粒数目比。本题利用了微粒模型图主要考查了有关分子、原子、物质的组成类别及物质的变化等知识。引导学生学会从微观的角度

10、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8、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r”可表示一个溴离子B.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C.m=35,n=7D.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 案 】C【 解析 】解:A、Br可表示1个溴原子,不能表示一个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5,表示原子序数为3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5,则m=35

11、;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35=2+8+18+n,n=7;故选项说法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D、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

1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C.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答 案 】A【 解析 】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但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溶液的pH大于7,但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

13、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B、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pH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

14、,得到70g溶液C.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小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和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 案 】C【 解析 】解:A、根据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错误。B、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该温度下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有10g丙溶解,即只能得到60g溶液,故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故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故正确。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当降温到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在t1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乙甲丙,故错误。故选:C。A、根据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判断。B、根据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判断。C、根据提纯的方法判断。D、根据物质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判断。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11、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