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24000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儿时那些充满稚气的认识表明A. 哲学就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B. 哲学通常从人们的头脑自发产生C. 人们对生活的发问就是哲学D. 哲学源自生活,始于追问和思考【答案】D【解析】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儿时那些充满稚气的认识表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适合题意;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

2、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A、B、C均是错误的认识,排除。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的统一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科学概括和总结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科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三者之间的联系。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错误。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B错误。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正确地揭示了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之间联系,C正确。D:世

3、界观决定方法论,与哲学不存在哲学决定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和具体知识有严格的界限不能等同,不存在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的关系,D错误。故本题选C项。考点: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点评:本题属于判断型选择题。做判断型选择题首先要认真审查题干,准确把握题干提供的信息是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三者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其次要全面审视题肢,了解题肢的具体含义,把握题肢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是作对此类题目的关键;最后把题肢和题干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决定选项的取舍。3.苟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朱熹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两种观点回答的都是(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4、问题B. 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 世界的本原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朱熹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两种观点回答的都是世界的本原问题,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4.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下列生活现状中,能够体现这一关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代建设实际的关系 中国发展现状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教学计划与教学理念的关系 企业经营策略与企业生产的关系A. B. C. D. 【答案】D【解析】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5、题,中国发展现状属于客观实际和世界经济发展都属于客观实际,二者都属于哲学上的存在,应排除;教学计划与教学理念都属于思维的范畴,应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哲学基本问题。【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本题的设问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可由此排出不符合的题肢,从而选出正确答案。5.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与此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A. 自然从来不飞跃B. 心外无物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答案】B【解析】考查运动发展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的从语言中抽象出哲理的能力。材料中的话强调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但只是在概念

6、中运动,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6.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

7、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马克思主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表述错误,“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该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客观存在性C. 客观实在性D. 规律性【答案】C【解析】【详解】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正确。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的属性,A不选。BD:选项BD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C。8.“少小离家老大回

8、,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A. 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B. 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C.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知识。根据题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符合题意入选;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B表述错误排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为C。9. 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

9、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气象预报更加精确”,这体现了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符合题意,应选;“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的表述错误,排除;“完全掌握”的说法错误;答案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0.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A.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B. 人能够认识规

10、律和利用规律C.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要受到规律的惩罚,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适合题意,排除。考点:规律的客观性11.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的时间观念。这表明( )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11、映象 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题中材料“中国早期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说明了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故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中“古代农民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的时间观念”,说明了时空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故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时空观念属于思想意识范畴,来源于社会实践,不能起决定作用,故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故选C。12.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

12、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意识无论是否反映事物的本质都具有能动性、创造性,错误。: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客观事物,错误。: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了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的第一片“人造树叶”,这说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故正确。故本题选C。13. “正能量”指

13、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当下,人们喜欢将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行为,贴上“正能量”标签,这是因为正能量( )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离不开物质,不存在独立于物质之外的意识,因此表述有误;意识必须作用与物质,也就是通过实践才能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不符合题意;“正能量”属于正确的意识,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14.

14、古代没有照相机,古人的画像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经常会出现同一个人物往往有好几幅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画像创作的灵感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古人的画像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既说明了古人的画像是有历史根据的,也说明了古人的画像受创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画像创作的灵感源于创作者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认识主体并不能决定认识结果,故项表述错误,排除

15、。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活动的特征。15. 在餐桌浪费现象严重、铺张奢糜之风盛行的今天,“光盘(吃光盘子中的食物)活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从唯物论角度,“光盘活动”引发关注体现了( )A.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C.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针对我国餐桌浪费现象严重、铺张奢糜之风盛行的现象,开展“光盘活动”,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当前社会实际,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故B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CD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阐述的。考点:世界的物质性、一切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