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教学幻灯片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23278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教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教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教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教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教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教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教学幻灯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2012.9.6)时间:2012年9月6日地点:207教室备课组成员:全体一数教师主持人:陈松兰主讲人:练丽华一、主讲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认识15各数 1课时第二课时 认识15各数练习 1课时第三课时 认识几和第几 1课时二、主备人说课:(一)说教材(一)认识15各数1-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分15各数、0、69各数、10四段安排。在认识15 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学,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10以内的数都比较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

2、,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把15各数和69各数相对集中起来教学,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适时安排几和第几,=、和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把认识110各数的教学都安排成四个环节。(1)在现实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2)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3)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4)写数指导。认识15各数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1认识数时逐步抽象概括,让学生充分感受数的意义。我们知道110这10个数都是自然数,每一个自然数都是一类等价集合的共同标志,反映了这一类集合的共同特征,例如3个小朋

3、友、3盆花、3架飞机这是不同的集合,但共同的特征是数量上都是3个,所以用同一个标志数字3来表示,所以真正了解3的意义,就是要了解它所表示的数值,只有对数字的字音、字形与它所表示的数值建立联系,才算真正了解了数的意义。不少儿童虽然会读110,但对每一个数的数值不一定真正了解。鉴于此,教材对110各数的认识都按三段安排;(1)数现实情境中物体的个数;(2)用算珠表示数,算珠具有半具体半抽象的双重属性,说它具体,几个算珠表示几个物体,看得见,数得清;说它抽象,算珠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物体,所以用算珠表示数与现实中物体的个数相比是一次抽象。教学时可告诉学生,1架手风琴、1块黑板、1个男孩都可以用1粒算珠

4、表示。教材中表示每个数的算珠中都有一粒颜色加深,意在告诉学生表示一个数的算珠后面再增加1粒算珠,就成了另一个数,渗透了自然数的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3)用数字表示个数,数字具有更高程度的抽象性。从这三段的安排来看,认数的过程是逐步抽象概括的过程,如此安排可以使学生了解每个数所表示的数值,也就是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重视写数教学。首先,在认数后立即安排写数,呈现笔顺规定,并让学生描红、仿写。其次,在练习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写数练习,包括后来安排的对关系符号、运算符号和算式的仿写练习。教学时一定要指导到位,要求严格,让学生把字写工整、写规范,从小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这里下到工夫,将使孩子

5、们受益终生。3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简言之就是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一般性的认识和理解,或者说成是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感觉,是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数感强的人,在遇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主动地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进行思考、解释和交流。数感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与具有的数学知识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例。数感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尤其要从小培养。本单元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感受其数值。在教学认数时让学生数物体的个数,用算珠表示数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数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所表示的数值。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我个人认

6、为学生对1-5各数的认识早在幼儿园及日常生活中了解,并能认读。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我想这节课不一定要在认识数上花费太多时间,而是直接让孩子自己做练习想想做做1、2.让学生自己先看题意,请同学讲解题意,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连线和涂点应该没有太大问题。重点放在写字教学上,通过一系列小口诀帮助学生认识、书写。去年教学的时候我讲解的很细致,每一个字的起笔和落笔都讲到的,自己感觉讲的很好。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一大串的讲解不容易记忆,所以这次改变方法,把每个字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口诀帮助孩子记忆,内容不多,孩子便于理解,比如2的教学:2、2、2,2字像小鸭。圆圆的脑袋碰上线,长长的脖

7、子斜下来,平平的身子碰下线。关键点讲到了,学生也乐学。巡视下来,学生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接着告诉孩子们书写的时候顶天立地写满格,把字写饱满。学情分析:1许多学生在学前阶段就已经认识了010各数,但对于各数的表象不一定真正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2.在学前生活中已经初步积累的计数经验。3有些学生已经会写0-10各数,但不过规范、圆滑,对于各数如何起笔、拐弯、收笔不够明白,力度把握不准;而有些学生却从来没有写过,根本不知如何去写。(二)认识几和第几这部分内容分三个层次进行。自然数有时表示物体的数量(一共有几个),有时表示物体的次序(是第几个)。教学几

8、和第几,在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可以加强对数的认识。学生在认识各数时,已经能够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几和第几,要懂得第几的含义,区分几和第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1) 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 例题中先数出有几个人排队买票,再数出戴帽子的男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在数的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它们的区别。 “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与比较,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 “想想做做”其他题,应用几和第几的知识回答实际问题。(2) 所有学生都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几和第几的现象与问题。教学几和第几,要提取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理解。在例题里,要让学生说说

9、怎样数出一共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两个男孩排在第几。明白前者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后者只要数到那个男孩为止。体会“5个人”表示队伍的总人数,“第5个”表示不戴帽子的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同样,“想想做做”第1题里涂4个和涂第4个,从两次涂的个数不同,两次涂色的灯笼表示的意思不同,体会几和第几的区别。(3) 正确表述或判断第几要联系方位,离开方位讲的第几往往是不确定的。教材中有三种情况: 一是规定了方位,如“从左边起”涂第4个,“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二是遵循生活习惯。如在队伍里一般“从前往后”数,楼房的层数都是“从下往上”数。三是允许多样,给学生空间。如猴子捞月亮的图中,戴帽子的那只猴,可以是从上往

10、下第2只,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第4只。教学时,除已经约定俗成的外,讲第几的同时,应该讲方位。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1.教材简析:教材通过一幅旅游窗口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能准确表达几和第几的意思。2.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有了“第几”这个概念,在学校无论是站队,还是自己的学号,以及在课表中学生们都会接触到“第几”这个知识。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

11、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教学重点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小动物贴图、数字卡片等。为了完成以上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法选择上主要是以“谈话法”“演示法”为主;在学法选择上,主要是以“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同时采

12、用了图片、挂图、花片等教具辅助教学。3、教材处理主题图的使用:由于学生很少有独自购票的经历,书中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不相符,大胆将主题图舍去,换成同学排排队、小动物排排队、圆片排排队三次活动,层层递进,突破教学重难点。(二)教学过程(详见电子备课教案)(三)组内教师建议邓艳丽:“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凡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务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识“几”和“

13、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现同伴交流的能力。本堂课分三步走:从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动画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戏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兴趣。朱晓菊:几和第几这一课中有几点注意:1、注意细节,强调细节。在要求学生圈出灯笼的时候,要求学生这样数“第1”、“第2”、“第3”。一定要求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就要区分第几与几。这样才能在答题时,也注意相应的问题。 2、注意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当题目中没

14、有规定从哪边数起时。先找一找有没有隐藏起来的条件,如果有找出关键句进行解读确定方向。如果没有隐藏条件,那么就要从左边数起,这是约定的。3、正确地区分第几和几。这节课的重点就是体会序数与基数(第几和几),能够正确区分第几和几。让学生深知第几是1个物体,几是表示数量的多少。4、注重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求学生做一题盖一题。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偷懒的同学通过抄袭同学的答案。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独立思考与答题,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好题止之后,把本子往前推,并放下笔。这样可以让小朋友的思绪迅速转移到老师身上,而不是在考虑作业本上的其它题目。5、日常教学应多做少说,在说清重点之后,通过练习来检查

15、。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老师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新课引入与讲解之上那么必然会导致一个问题,作业来不及做。这样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一天的任务越积越多。6、例题的设计讲究实效,不要太过花哨。在日常的教学中,例题只要实用就以了。不需要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件制作与新课导入部分。有的时候就可以直截了当的切入主题蒋明霞:写数是本周的难点,学生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还会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手指也不灵活。所以教学书写1-5时,我先在黑板上范写,边写边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清每个字起笔、运笔、收笔的位置,告诉孩子们1写得要直直的,2、3、5写得要“圆圆满满”才美观,让学生用手指和我一起书空练习,然后再让他们在书上描红,要求他们描的不要出格,比一比谁描的和书上印的一模一样,然后再让孩子在田字格本上练写。这样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一定规则写数字,使他们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如何书写美观、漂亮。教学时我还注意关注孩子们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我看到大部分孩子在田字格作业本上写的数字都非常漂亮,我在巡视指导时及时发给他们“红花”进行奖励,孩子们为了得到奖励写得更认真了。刘晓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