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22408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00 37 34及格分数:60分考试说明:1、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确错误2、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较大冲突。正确错误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从相遇到融合的发展过程,成为不同文明之间和谐相处的典范。正确错误4、诸子之学,皆务于治。正确错误5、儒道认为佛教对中国有三大危害:“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正确错误6、儒道认为佛教“不施中国,本止西域”。正确错误7、傅大士倡导三教合一。正确错误8、佛儒道之间的夷夏之争在性质上是民族矛盾。正确错误9、佛教的产生

2、是以公元前六世纪沙门毗昙在菩提树下觉悟这个事件作为发端的。正确错误10、儒佛之分歧不在要不要忠孝,而在于何谓忠、何谓孝?正确错误11、牟子理惑论采用对话问答的形式展开论说。正确错误12、利玛窦在传道之际,多取经于教义和儒学的沟通。正确错误13、夷夏之争的根本在于佛教在社会功能上对当时的社会人文产生了挑战。正确错误14、沙门是否礼敬君王的问题是礼仪之争的重中之重,成为道俗关注的焦点。正确错误15、佛教认为人生而能养,出家修道也是光宗耀祖。正确错误16、韩愈认为,佛教对政治、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正确错误17、康有为认为,孔教与佛教终始相乘,有无相生,东西上下,迭相为经,主张立孔教为国教。正确错误1

3、8、因果报应说的逻辑前提是神灵不灭,承认神灭还是神不灭是佛教因果报应说能否成立的关键。正确错误19、从东晋以来,佛学与其他学说的冲突在思想上集中反映为形神之辩,以本土的无神论对抗佛教的报应论,对抗的方式是偶然论和命定论。正确错误20、“三世报应说”指出,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正确错误21、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正确错误22、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形成了很多仪式系统,促进了儒家道德的进一步普及,形成了新的民间习俗。正确错误23、“四谛”揭示了佛陀教法的基本方法。正确错误24、佛教里面经常说佛教可能不叫宗教,它更多的是一种教育、一种教化、一种佛陀的教法。正确错

4、误25、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正确错误26、黄心川曾指出,儒释道提出三教合一虽则都是立足于本教而融摄其他两者,但归根结底实行的还都是()的组合形式。以儒为主,佛、道携手为辅以佛为主,儒、道携手为辅以道为主,儒、佛携手为辅以上都不对27、“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这句话出自:()。弘明集正诬论弘明集喻道论弘明集明佛论清朝雍正皇帝28、“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这句话出自:()。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29、()指出,儒家的治道是礼乐仁义。孔子释迦牟尼孟子老子30、佛教认为其实在六道之中,虽然每一道都具有平等的意义,但是(

5、)却具有殊胜性。人天阿修罗地狱31、“三漏”的“漏”是漏失的意思,也是指()。美好烦恼世界生活32、“三界九十八使”的“使”是()的别名。使者天使烦恼使命33、“佛与周孔,但共明忠孝信顺。”这句话出自:()。弘明集正诬论弘明集喻道论弘明集明佛论清朝雍正皇帝34、六种根本随眠的“随眠”是()的别名。烦恼睡眠休息午休35、()是指对“五欲”贪着爱著。贪嗔痴怒36、“三毒”不包括()。贪嗔痴怒37、佛教的目中有“人”意味着它的所有教法必须是从三个角度来实现的,这样才能真正称为一种教法。这三个角度不包括:()。觉悟契理契机成就38、“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诗为()所作。

6、王安石苏东坡李白杜甫39、以下属于“八风”之一的是()。苦财色名40、“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对境若不识,须再从头练。”出自()。圣严法师净空法师宣化上人星云大师41、“是以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也。”这句话出自:()。弘明集正诬论弘明集喻道论弘明集明佛论清朝雍正皇帝42、佛教提出不净观、布施对治()。贪嗔睡掉悔43、佛教提出忍辱波罗蜜对治()。嗔贪疑睡44、佛教提出()对治“痴”。不净观布施忍辱波罗蜜般若波罗蜜45、对“三破”的批评,理论程度最高的是()所写的灭惑论。刘勰朱见深韩愈黄心川46、华严原人论的作者是()。宗密利玛窦华严刘勰47、为使武则天契入华严境界,()指殿前金

7、狮子为喻,深入浅出,广阐妙义,其文字记录便是著名的华严金狮子章。法藏一行禅师星云大师圣严法师48、完全断尽贪、嗔、痴,不再轮回生死的圣者,是指()。菩萨佛陀阿罗汉玄奘49、内心起嗔恚,要以()对治。因缘观不净观慈悲观报应观50、人是众因缘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化生人生因生51、人所居住的国土是()。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南赡部洲地狱52、佛陀在()为五比丘说法。七叶窟王舍城鹿野苑菩提树下53、声闻是听闻到()而悟道。“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法印”“六弊”54、佛陀的侍者是()。迦叶阿难目犍连释迦牟尼55、断除三界烦恼的圣人是()。阿罗汉菩萨神明人56、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是指()。慧远祩宏憨山圣严5

8、7、称为妙吉祥的菩萨是()。普贤文殊师利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58、在家的菩萨戒是受()。六重四十八轻戒十重四十八轻戒六重二十八轻戒十重二十八轻戒59、吾人所居的娑婆世界,经中称()。五浊恶世三浊恶世八浊恶世十浊恶世60、佛教最短的经是()。普门品弥陀经心经金刚经61、净土三经是指()。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般若经、华严经、阿弥陀经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62、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经典是()。般若经法句经四十二章经心经63、欲行菩萨道,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不放逸禅定斋戒64、第一位到中国的有名译经家是()。安世高鸠摩罗什圆测玄奘65、()提出了“三世报应

9、说”。慧远宗密华严利玛窦66、每年农历()为“盂兰盆节”。七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九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67、忍辱的基础不包括()。报应观公平观平等观慈悲观68、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的常不轻菩萨的菩萨心,就是()的一种修行。布施不净观般若波罗蜜忍辱波罗蜜69、()把“忍”分成六个层次。梁漱溟章太炎梁启超黄念祖70、以下不属于“三学”的是()。戒慢定慧71、以下不属于“六度”的是()。布施般若忍辱掉悔72、()的三个层次是指不忿怒、不报怨、不怀恶。修养忍辱圣人道德73、何谓三藏?()。佛、法、僧戒、定、慧经、律、论贪、念、嗔74、天台宗以()为依据。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75、()是指忍受诸

10、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忍辱宽容大度包容76、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在()等方面。信仰形式哲学传统文学语言77、以下事件属于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而产生的是()。隋开皇年间的三教论辩大会唐武德年间的儒道联合反佛贞观时的释道先后之争武宗灭佛78、“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中的“三武”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79、儒道释三教的关系是()。冲突对立互补会通80、佛教对夷夏问题的反驳主要有:()。中国并无固定不变的华夏礼教华夷的疆域分野,也是变动不定的道之所在,不为地域所限以上不全对81、三殊胜是指()。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结行回向殊胜只有前两项正确82、早期佛教

11、的基本理论是从()展开的。“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83、“四谛”包含()的真理。苦集灭道84、“四谛”事实上提供了一种方法,它是从这个世界()几个角度对世界进行了揭示。是什么为什么要什么怎么办85、以下属于“六蔽”的是()。悭吝破戒嗔恚懈怠86、儒佛之分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身体发肤服饰道义生活方式87、孝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养敬顺修88、儒教认为,佛教对中国有三大危害:。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入命而破命89、康有为把宗教分为:()。道教孔教佛教明教90、形神之辩的内容是()。有无报应如何报应由谁受报前世是谁91、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92、以下属于“八苦”的是()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93、以下属于“五盖”的是()。贪嗔睡掉悔疑94、六种根本随眠除了贪、嗔、痴之外,还包括()。慢快见疑95、以下属于“五欲”的是()。财色名食睡96、“四圣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97、释迦牟尼佛比弥勒菩萨早九劫成佛,原因在于()。修行赞叹法门修难行能行的菩萨道有更好的大师指点出生较早98、佛教弟子包括()。出家僧众在家信众一心向善之人品行端正之人99、人死之后,有三种力量会决定他的上升或下堕:()。随重业随习气随意念随身份100、以下属于“八正道”的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