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的烽火中-河南长垣抗日战争纪念馆.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21867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抗日的烽火中-河南长垣抗日战争纪念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抗日的烽火中-河南长垣抗日战争纪念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抗日的烽火中-河南长垣抗日战争纪念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抗日的烽火中-河南长垣抗日战争纪念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抗日的烽火中-河南长垣抗日战争纪念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抗日的烽火中-河南长垣抗日战争纪念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抗日的烽火中-河南长垣抗日战争纪念馆.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抗日的烽火中,倒下了无数的英雄优秀儿女,民族英雄张海月就是其中一个。 张海月河南省滑县桑村贯道 村人 ,190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张满成是一个老实农民,母亲任起是位贤惠的农村妇女,生有五男二女,张海月排行最小,深受父母.兄长的疼爱。自幼聪慧睿智.喜学好问,正义感很强。5岁时曾给他讲述过 神笔马良的故事。马良这位疾恶如仇的英雄是他幼年崇拜的偶像,他发誓,长大后要像神笔马良那样,除暴安良,救济贫民。 张海月从小不信鬼神,不怕邪恶。一次他和好友张秋玉一道打猪草,途径地主高树凡家祖坟的柏树林,守墓人不让逗留。张海月怒气冲冲,捡起地边一块砖头,朝墓地的石狮子狠狠砸了几下,并说我要砸烂它191

2、6年,张海月进入回木村私塾学堂读书,念过 三字经 、百家姓。由于生活贫困难以满足他继续求学的愿望,不久和兄长们在田野里耕耘劳作,过早就尝受了繁重体力劳动的艰辛和苦涩。1923年至1924年国内先后发生直皖战争和两次直奉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老百姓颠沛流离,民不聊生,革命斗志风起云涌。1926年5月,北伐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参与领导的北伐战争由南向北胜利推进,所到之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 1927年张海月和柳拴一道参加了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张海月参军后苦练作战本领,特别是他的双枪,百发百中,有神枪手之称,由于张海月作战勇敢,履立战功,在不长时间里。便由一般士兵相继提升为班长、排长 、

3、连长、1929年10月,蒋冯中原大战爆发,次年10月战争结束。冯玉祥败北出走,其部遣散。1931年,张海月辗转返回家乡。返乡后,仍以农为业,经常和一些青年谈论国事,给大伙讲述自己在部队战斗的故事,甚受大家的尊重。1930年6月国民党在滑县各地,举办“剿共训练班”,企图培植地方剿共武装。张海月经甘露村保长十罗锅介绍参加了训练班。在训练班学习期间张海月和李广录经江占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党组织领导的对该区区长刘春喜的斗争,迫使其取消了常备民团。次年、张海月和李广录将本村进步小学教师张建亭介绍入党,1938年2月。张建亭任中共濮阳、东明、长垣、滑县四县工委组织部部长。由于被汉奸的出卖,1942

4、年7月23日、张建亭在滑县小刘庄举行一次重要会议、被日伪军发现、疏散时遇汉奸认出、不幸被捕,被押解至日军老窝两门镇杀害。1932年8月,中共直南特委受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命令各县举行秋收暴动。滑县县委根据直南特委的指示,决定在本县东部桑村举行农民起义,直南特委军委书记高克林亲临滑县指挥,在高克林的领导下,深入桑村、胡庄、贯道、回木、赵庄等村进行宣传发动,并发展党员和进步青年加入共产党员。但是,在秋收暴动准备工作尚未就绪之际、首先举行暴动的磁县农民起义失败。滑县县委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取消这次冒险行动。张海月等人率领发动起来的群众,立即转入了与地主之间的秋收斗争。9月30日夜,张海月带领2

5、0多个村庄700多农民,到预先指定的地点集合起来,一夜之间抢收地主庄稼近百亩,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共产党在周围地区的影响。抢收地主庄稼后,土豪劣绅不甘心失败,勾结国民党滑县县长王曾达,对组织秋收斗争的领导人发出了通缉令。不久,张海月以共产党嫌疑犯被捕,押到中冉村区公所。审讯员大发雷霆,逼他供出参加秋收斗争的共产党员名单。张海月镇定自若,与审讯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弄得审讯员张口结舌,理屈词穷。张海月被关押10多天后,区公所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又在口供上无懈可击,只得把张海月放回家中。从此,张海月以机智勇敢闻名当地,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张海月获释后,在中共直南特委负责人王从吾、高

6、克林等帮助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经常来往于滑县、濮阳、长垣、东明四县边界地区与地下党组织进行秘密联系,有时把大伙召集到自家的磨房里开会,商讨工作计划。妻子整天为他提心吊胆,恐怕出事在被抓走。为了便于工作,张海月经常把妻子支回娘家居住。一次,妻子在甘露村住了一个多月,不见张海月的踪影,又气又急,自己返回家中,可家中没有粮食,连田间尚未成熟的高粱也被吃掉了一亩多。妻子摇头指着张海月说:“你呀!我真拿你没法子。”原来,这些同志为了便于工作,经常食宿张海月家中,粮食吃完了,只好用未成熟的高粱充饥。妻子是位深明大义的女子,当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为国为民做事后,就积极支持他工作,并为其分忧解愁。直南特委军委

7、书记高克林整日奔波,积劳成疾,病倒在张海月家中,多亏张海月和他妻子苏全的精心护理,才得以康复。1933年6月,黄河决口,豫北临黄一带顿成一片汪洋,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下,张海月带领贫苦农民开展了“抢粮吃大户”的斗争。他身穿大衫,头戴礼帽扮成商人,以做买卖为掩护来往于各村之间,动员群众成立了“穷人会”。一天,张海月带领“穷人会”的灾民到高齐丘村地主高洪亮家“借粮”,高洪亮见状,恐惧万分,只得乖乖交出粮仓的钥匙,灾民得救了,无不称赞张海月是他们的救命恩人。1934年至1935年,黄河连年决口,致使滑县地区的群众生活更加痛苦不堪。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灾民与官府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

8、争,农民暴动时有发生。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出大批军警对群众血腥镇压,党组织一度遭受严重破坏。张海月面对险恶的形势,秘密进行党的活动,坚持开展工作。1937年7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海月带领群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与共产党员张建延、程建明等人在回木村组织了抗日救亡宣传小组,广泛向群众宣传“誓死不当亡国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抗日救国道理。1938年4月,濮阳、滑县、东明、长垣四县边区抗日救国会在濮阳的称湾村宣告成立。随即,张海月根据滑县工委的指示,与李广录、张建延等人在甘露村组建了抗日救国分会。同时,组织成立了妇女抗日救国会、儿童团、民工模范班等群众抗日团体。救国会向群众积极宣传抗日救

9、国道理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教育群众爱国不分先后,抗日不分贫富,号召全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甘露寺的僧人本玺,经过张海月耐心说服教育,出家不忘国仇,参加了抗日救国会,后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月,日军侵入滑县桑村,烧杀抢掠,无恩不作。为了抗击日军暴行,中共滑县工委决定组建抗日武装,张海月遵照工委的指示,以抗日救国会为基础,在回木村成立抗日民军第十大队,张海月任大队长。这支抗日队伍创建时只有几十人,10多条枪,经过宣传发动,部队很快发展到三四百人。张海月率领这支抗日队伍,斩恶除奸,神出鬼没的袭击日军。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武装建立使该地区的日伪势力受到极大的震惊为瓦解抗日队伍,他们想方设

10、法拉拢腐蚀共产党的干部。1939年的一天,他们派遣一位打扮妖艳的女特务到豫北地委机关,企图腐化党的干部。地委书记刘宴春获悉后,立即派张海月把她惩治于金德村西地,张海月率队乘机在甘露村枪决了4名汉奸,缴获了一批走私物品,挫败了日伪汉奸企图瓦解抗日队伍的阴谋。1939年春,为加强党对各地抗日武装的统一领导,中共豫北地委决定以滑县、濮阳、东明等县抗日自卫武装为基础,组建八路军豫北独立大队。7月,豫北地委负责人王从吾、唐克威等人在滑县回木村宣布独立大队正式成立,江鸿楚任大队长,下设3个中队,张海月任第三中队队长。从此,张海月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豫北独立大队成立后,经过短期整训,便投入了紧张而又艰苦的战

11、斗。1939年8月,日军扫荡上官村,滑县地方杂牌军赵三林部队狐假虎威乘机到上官村抢掠。张海月闻讯率领三中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赵三林部队围困在上官村。经过激烈战斗,俘敌100多人,活捉了赵三林。为此,张海月受到独立大队首长的通令嘉奖,独立大队文艺编辑组,根据上官村的战斗情况改编了“张海月活捉找三林”的话剧,到各地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的称赞。上官村战斗刚刚结束,张海月率部队又参加了歼灭日军的伏击战。这天,日军驾驶着13辆汽车从东明向濮阳进发,张海月率部埋伏在日军的必经之路坝头镇。中午,日军进入埋伏圈,张海月见时机一到,高喊一声“打! “,顷刻间,机枪、步枪齐鸣,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日军被突如其来

12、的袭击打得焦头烂额,急忙改道向长垣方向溃逃。这次伏击战,炸毁日军4部汽车,毙敌数十人缴枪十几支。接着他们又在杨小寨、方里集等地组织几次战斗,歼敌数百人。从此,张海月和他领导的三中队威名大震,誉满四县边区,人民群众谈起他们无不竖指称赞。1940年3月,独立大队参加讨伐国民党石友三部的战役,驻守在濮阳的国民党丁树本部如惊弓之鸟,便放弃濮阳经小韩、高平等地南下。此时,丁树本部下闫发祥不愿随之南逃,率部欲返回濮阳两门难。驻守该地的独立大队闻讯后,为瓦解敌军,就派人热情接待闫发祥,主动让出两门镇的一部分,让阎部驻扎,并表示愿意接受阎部的合作,携手抗日。后来,在党的政策感召下,阎决计投奔独立大队,地方组织

13、派张海月携助阎发祥策划起义。一天,阎发祥召集其部排长以上军官,到他的居室开会,为防止不测,张海月率部按计划一举收缴阎部的所有枪支,阎发祥同时宣布起义。张海月当众表示,愿回乡者发给路费,愿留下抗日者欢迎参加独立大队。结果,200多人编入了独立大队,壮大了抗日力量国民党石友三、丁树本部南逃后,翼鲁豫和鲁西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各地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1940年4月,根据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首长的指示,独立大队改编为其部第二纵队第386旅改编为新三旅,旅长韩先楚、副旅长赵基梅、政委潭辅仁。688团改变为新八团、团长龙世兴、副团长吴大明、汪家道,政委张旭,参谋长汪

14、家道兼。688团下辖三个营,张海月为三营营长。6月,新编386旅在滑县一带整训,为保证全旅的安全,根据首长指示,688团三营驻扎在长垣境内的方里集佘家一带,主要任务是监视长垣方面的敌人,防止敌人的骚扰破坏和突然袭击。 小渠对日阻击战, 日本侵略者为了摧毁翼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这支刚刚组建的抗日队伍,驻新乡日军宫尾大佐调动三十五师团、骑兵第四兵团15000余人,对南至长垣北至南乐、内黄,东至濮阳,西至道口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血腥扫荡。6月5日,开封、新乡、商丘、延津、原武、阳武等地日军8000余人,汽车、坦克170余辆,分3路向桑村一带合击。8日,张海月和教导员张玉峰率部向东运动侦查敌情,在邵寨村

15、西南方向发现日军骑兵100多人。张海月率部立即占领有利地形伏击敌人,由于日军武器精良,火力猛烈,三营五位战士先后受重伤。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张海月命令部队顺黄河大堤北移,9日转移到小渠村。10日,驻守长垣日军,纠集100多辆汽车,3辆坦克,2000余人由南向北猛扑过来。在邵二寨受到八团一营的阻击后,便分兵两路进行包围,企图把新编第386旅围困在黄河滩里,然后分兵两路合击。为了保存实力,旅部决定主力部队迅速向东转移,命令八688团派部坚守黄河大堤,阻击敌人,掩护全旅撤退。三营营长张海月主动向副团长吴大明请战,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为加强阻击力量,团首长又调出一营的两个连参加战斗,归张海月统一指挥

16、。参加阻击的兵力总共不足700人,仅有3挺机枪,敌我力量悬殊很大。并且,这一带地形开阔,仅黄河大堤作屏障,很难有效的阻击多方进攻的敌人。但是,张海月和战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下决心人在阵地在,坚决保证大部队的安全转移。张海月命令:二连一排担任爆破任务,负责炸毁敌坦克、汽车;其它兵力分散埋伏在4 华里长的黄河大堤上,3挺机枪由3位连长亲自指挥,并预定敌人接近时,鸣枪为号,一齐开火。按照布置部队分别进入预定的阵地。下午1点钟,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向三营阵地发起猛攻。张海月镇定自若,观察敌情,把握着有效消灭敌人的时机。在日军逼近阵地100米以内时,只听张海月“乓”的一声响,顷刻间全营战士一齐开火,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跑在最前的日军坦克,被爆破手炸成一堆废铁,跟随在坦克后面的日军见状抱头鼠窜。战士们见敌人的进攻被打退,士气倍增,纷纷利用间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