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216917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项目名称 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示范推广(科技兴菜)项目实施单位 阜阳市蔬菜副食品科研所 项目申报部门 阜阳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项目申报文号 项目申报日期 2009年8月21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制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1、项目名称实用型配套蔬菜棚(室)技术推广2、总投资(万元)4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补助15万元3项目概况阜阳市兼具南北气候之长,土壤条件十分有利于蔬菜瓜果生长,是全省的蔬菜大市,常年种植蔬菜、瓜类面积达200万亩,居全省之首。蔬菜栽培设施的不配套或配置不当,会严重浪费能源并加大生产费用。“实用型配套棚(室)技术”推广是我市蔬菜技术人员在实践

2、中总结优选出的一项实用技术,是阜阳市“十一五”期间蔬菜技术推广重点项目。项目的技术核心, 是蔬菜生产保护设施配套必须适应当地气候类型和解决较难解决的连作等问题,强调了蔬菜棚室生产设施配套的低成本、完整性、可控性。在现有普通不配套和不完全配套大棚上稍加改进即可实现,每亩造价仅3500元左右。实用配套型棚室是在最低成本下配套的棚室:跨度57米的小型棚架易于拆卸保管、易于挪地防重茬;地膜、拱棚、棚摸三层覆盖;小单元的滴灌、施肥系统(320亩范围);高压喷雾施药机械解决喷药效率低问题,滴灌和喷雾机械可灵活与市电或农用柴油机匹配。该技术在现有条件下,成功地将棚膜覆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无公

3、害促、控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非常适于早春茄果类和瓜类等蔬菜生产。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实用型棚室配套技术”成本低廉,节省人力、物力,系统可靠性强,产出/投入比高,适合在淮河以北的南北气候过度地带阜阳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对于常年拥有45万亩设施栽培规模的阜阳市,在改良设施的技术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项目的承办单位是阜阳市专门负责全市蔬菜副食品行业发展与技术推广与服务的事业机构。现有员工1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3人,会计师1人。本项目还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作,由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提供技术支撑。4投资必要性实用型蔬菜棚室配套生产技术是在最低成本下配套的棚室:跨度5

4、7米的小型棚架易于拆卸保管、易于挪地防重茬;地膜、拱棚、棚摸三层覆盖;小单元的滴灌、施肥系统(320亩范围);高压喷雾施药机械解决喷药效率低问题,滴灌和喷雾机械可灵活与市电或农用柴油机匹配。该技术具有本地特色,具有节约成本、促进增收的特点,易于操作、管理,是集工程设计、建筑、农生物、环境、材料等现代农业技术,是提高蔬菜产业装备水平、推进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化经营、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是稳定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拉动内需保增长的有效措施。将项目资金投入到关键的节点:通过专题讲座培训、建设示范标准设施、集中训练生产操作技能、讲授

5、绿色生产操作技术等,可迅速实现该实用技术的普及转化。5市场分析与现行普通不完全配套大棚设施比较,“实用型棚室配套技术” 平均一次虽然多投入了1200元亩,但将一次性投入的成本摊平算,每年每亩仍比普通型大棚节约400元、多收入1100元,每亩可节省1个劳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对生产过程的可控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得以明显提高。与同期小拱棚西瓜比较,含糖量等品质指标大大提高,销售价格高了一倍。 6建设方案目标;平均每年每个大棚节约400元,每亩可节省1个劳力;每个大棚每年多收入1000元。颍州区颍西办事处茄子基地10亩、改扩建10座标准棚实施地点和范围;阜南县赵集镇耿小坡西瓜基地20

6、亩、改扩建20座标准棚颍泉区文集镇草莓基地10亩、改扩建10座标准棚实施内容;2009年3月,举办全市早春蔬菜大棚配套模式研讨会;5月至11月底,在颍州区颍西办事处茄子基地、阜南县赵集镇耿小坡西瓜基地、颍泉区文集镇草莓基地等三处兴建共计40亩、改扩建40座的示范标准配置大棚。每座标准棚按6.3米105米设计,配套覆盖塑料薄膜、小单元滴灌、施肥系统,每处示范点打机井一座并配套抽水设备等。在颍州区颍西办事处茄子基地、阜南县赵集镇耿小坡西瓜基地、颍泉区文集镇草莓基地等三处兴建共计40亩、改扩建40座的示范标准配置大棚。其中:茄子基地占地10亩、建设10座;西瓜基地20亩、建设20座;草莓基地10亩、

7、建设10座。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进行生产示范,同时召开2次生产现场观摩会议;2010年9月组织项目验收。组织落实;项目建设将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挂帅担任项目建设负责人,从三个项目区所在地的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具体项目建设管理,并有技术人员进行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在生产环节,将由技术人员实行全程跟踪指导与管理,做好生产记录档案。在项目结束后写出技术结论,并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7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1、完成对示范标准配置大棚生产农户的技术培训;2、在重点基地的中心位置建设示范标准棚,进行西瓜、茄子、辣椒、草莓等品种栽培示范;3、对建棚配套的农户的生产给予示范标准配置大棚、滴

8、灌和药械购置补助。8投资构成项目实施内容金 额其中财政补助举办专题技术培训班22建标准示范棚(区)补助。3011建棚配套生产补助82 合 计(万元)40159效益分析示范带动作用可有效带动全市25万亩冬春蔬菜大棚的升级配置,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生态环境影响实用型棚室配套技术提高了蔬菜栽培过程的可控性,由于采用了滴灌、施肥器等设施,极大节约了用水量,提高了肥效、药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几率,大大减少了施药量。按无公害技术规程操作,并注意对使用过的农药、肥料包装瓶(袋)的拣拾回收或统一销毁,几乎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销售收入、利润以早春保护地西瓜为例,西瓜在4月初到10月期

9、间均可上市,单产由小拱棚的300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6000公斤,上市时间也延长了2个多月,亩产值由3000元提高到了6500元,利润净增了一倍。10项目单位责任名 称阜阳市蔬菜副食品科研所地 址阜阳市清河东路582号法人代表李 标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文峰支行银行账号1311036009200065451项目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项目单位负责人对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二、项目评审论证表项目主审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专业评审内容评审标准评审结果优(A)中(B)差(C)1、相关证明文件资料是否齐全ABC2、项目建设单位状况ABC3、项目建设必要性ABC4、主要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前景ABC5、项目生产建设条件ABC6、项目建设方案ABC7、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ABC8、投资构成ABC9、财务效益ABC10、示范带动作用ABC11、生态效益ABC综合评审结果项目审核专家姓 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专业专家签字审核意见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