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地区)学高中地理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3221391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地区)学高中地理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改地区)学高中地理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改地区)学高中地理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改地区)学高中地理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改地区)学高中地理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地区)学高中地理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地区)学高中地理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情景激趣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知识体系导引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生产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呢?运用资料, 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运用资料,说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并解释其缘由。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注意】既为合格性考试,也为等级性考试的内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99P100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成就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2%的人口。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1)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基数,尤

2、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2)资源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3)环境危机:环境污染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3解决措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战略框架: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案例分析|目前我国土壤被污染的情况已非常严重,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按照这一比例推算,受到污染的“毒土地”面积超过2亿亩。其中,无法耕种的中、重度污染耕地大致在5 000万亩左右。许多博友表示,“毒树难结善果”,耕地被

3、污染,意味着我们粮食安全没有保障,生命健康安全及生态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土壤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治理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提示(1)根本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科技水平低导致的不合理人类活动。(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法规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有关。具体分析如下。1庞大的人口基数2严重的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101P104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循环经济(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

4、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3)核心:提高生态效益。(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5)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1)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污染,减少工业污染来源。(2)经济效益:有利于技术改造和调整工业结构等。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1)原理:生态系统的观点。(2)方式: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3)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微思考清洁生产

5、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吗?提示(1)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因为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2)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案例分析|“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材料探究:(1)什么是循环经济?(2)循环经济有哪些模式?提示(1)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2)工业是清洁生产;农业是生态农业。|方法规律|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化、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3

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内涵:生态农业是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特点: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灾害【知识点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1)绿色农业是一种规范,强调农业在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都不产生有害于环境的物质,符合绿色环

8、境规范规定要求的农业。(2)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安排农业生产部门,使农业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系统,比如通过稻田养鱼既可消除稻田的虫害,减少了农药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又解决了肥料问题,促进了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的提高。(3)观光农业是具有一定特色,可用于吸引游客在其中旅游观光,获得美感的一种农业,一般规模大、绿色密度高、布局有一定特色,并在观光区内配有休息设施、交通设施等,有些地方还提供一些娱乐性活动,如鱼塘钓鱼、果园摘果等,不仅增加农产品收入,而且增加了旅游收入。2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工程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化利用资源利用一次利用

9、,利用率低多次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地理实践力|12017年10月11日至15日,中部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高级研修班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中部六省和部分市发展改革委及研究机构的同志参加培训。来自国资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产业政策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经管、主体功能区建设也作了专题报告。思考讨论: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示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综合思维|2近几年来,江苏某发电

10、有限公司积极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既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取得生态效益,成为“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目前,烟气脱硫系统在该公司投入商业化运行,系统脱硫率大于90%,同时,脱硫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脱硫石膏也是一种再生原材料,纯度高可广泛用于石膏板、水泥缓凝剂的生产。电力生产产生的大量粉煤灰,也成为制造砖瓦和水泥的原料。该电厂清洁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思考讨论:(1)该发电有限公司是如何在发电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的?(2)清洁生产和传统工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1)该发电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进入到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

11、充分利用,排放量减到最小。(2)清洁生产是从原料生产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对环境影响大。近几年北京市雾霾天气严重,有的年份霾天达到124天,主要集中在13月和1012月。读图回答12题。1北京市()A春季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B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C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D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市治理PM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B减小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C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解读第1题,材料中信息说明冬季

12、雾霾天数多,夏季雾霾天数少,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随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所以空气中污染物质含量小,雾霾天数少;春季多大风天气,大风吹散雾霾,春天雾霾天气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区域传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而非燃煤排放;环境污染与工业发展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如果重视环境保护,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治理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就不会造成严重污染。第2题,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故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答案1.B2.D(2018湖南浏阳一中测试)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 A实现了

13、废弃物的零排放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4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A罐头厂 B啤酒厂C造纸厂 D养猪场解读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废弃物可以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但没有达到零排放,且产生糖与动物饲料,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第4题,图中的产品之一动物饲料没有被利用,因而可在该厂附近建设养猪场。答案3.B4.D(2018齐鲁名校协作体二模)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人说:“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据此完成56题。5一次性餐具生产后以就近销售为主,主要原因是()A产

14、品运量大 B产品价值低C市场需求大 D产品运输不便6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A产品重量大 B原料消耗大C环保责任大 D大气污染大解读第5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的运量小,A错误;产品的运量小可使其生产地远离市场地,D错误;市场需求大不是其生产接近市场的主要原因,C错误;一次性餐具的市场价格低,长途运输会增加运输成本,利润降低,故选B。第6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重量小,消耗原料少,A、B错误;使用一次性餐具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D错误;一次性餐具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故环保责任重大,故选C。答案5.B6.C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15、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下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指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有序性原则2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做法是()A提高能源利用率 B降低碳排放量C提高城市绿化率 D减少污染物排放解读第1题,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题,图示体现了生活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没有体现出城市绿化率、能源利用率、碳排放量的变化。答案1.C2.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