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教学’案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21320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时记趣》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时记趣》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时记趣》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时记趣》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时记趣》教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幼时记趣教学案 目标预设1、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语感。2、借助注释能理解文章的大意。3、以古为鉴,观察与联想、想象融合。 教学重难点1、对文言文理解性朗读能力的培养。2、对学生创造性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准备好古汉语词典。2、以“童年”为话题,写几句很美的话。 预习导学1、可搜集一些文言文的学习。2、阅读相关资料,初步理解一些文言文常见虚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以“预习导学(三)”中“童年”美句引入课文。例:1、童年像一颗无穷变化的星星,它眨着无知的大眼睛带着我们度过欢乐、度过悲伤、走向美好的未来。 2、童年,是一汪清泉,纯洁无暇,童年是一个调色盘,色彩斑斓

2、二、朗读指导1、学生初读 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掌握的节奏来朗读,并明确自己不会读的句子。2、学生听读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对照(初读)3、学生朗读,教师纠正 学生依据上述两读(初读、听读),看自己有没有更进一步揣摩文意,并为默读疏通文意作好准备。三、独立、合作,疏通文意1、边默读、边利用课文注释及古汉语词典疏通文意,圈出疑难词、句,准备提问。2、教师对“之”、“其”这两字的解释。3、学生提问,大家共同讨论解决。4、讲清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句式。 A、省略句 群鹤舞(于)空 使(之)与台齐 驱之(于)别院 B、固定的句式 “作观”, “以为”, “为所” 注意:理解文意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

3、发现问题、解答问题。1.文章中哪个词语能概括文章内容,文章写了“我”儿时的那几件事?三件事位置调换好不好?(整体把握,体会构思) (“物外之趣”;三件事:一 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二 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三 观虫斗、驱癞蛤蟆之趣。调换不好。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5、诵读全文,进一步理解文意。四、学生复述课文(可用不同人称、不同角度)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有趣鼓励学生、大胆地合情合理地融入自己的想象,并用夸张、灰谐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趣说,使故事更富情趣。

4、五、师生共同解析课文。抓住主题,扣住文眼,深层次理解课文。(详见板书设计)课堂提问(1)、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及文章的文眼。(故时有物外之趣、“趣”)(2)、作者记叙了幼时的那几件趣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3)、作者的的感受分别是怎么样的?(怡然称快、怡然自得、惊恐)(4)、为什么会有这些快乐的感受(观察联想想象) 蚊 鹤 怡然称快 丛草林板书:主题时有物外之 虫蚁兽 怡然自得 土砾邱壑 癞蛤蟆拔山倒林 惊恐六、拓展延伸(创造性联想的思维表达训练)学生根据“”“”“”的单个符号或组合符号,调整想象、联想,联系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七、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3、

5、以“我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2. 作者获得这些“物外之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些字词集中表现了这种“趣”?其实古诗中(如李白的诗)也有体现了“物外之趣”,你知道是什么吗? (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细致的观察力。有丰富的想像力。词语:“果”“怡然”等。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 作者儿时看到一个“癞蛤蟆”,为什么说是庞然大物? 2、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3、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庞然大物”的出现,是错觉;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蛤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 4推测作者将癞蛤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5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昆虫”司空见惯、平凡至极,为什么写得异姓盎然、充满生机?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