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中级社工线上辅导中级综合第一章.docx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12776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工线上辅导中级综合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工线上辅导中级综合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工线上辅导中级综合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工线上辅导中级综合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工线上辅导中级综合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工线上辅导中级综合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师中级社工线上辅导中级综合第一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师 综合能力第一章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了,已经开启了禁言功能。今天学习的是综合能力第一章节的内容: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及主要领域。本章节今年大纲有修改。本章共分为五节,系统阐述了与社会工作有关的基本命题,是全书的基础,所以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字描述,大家很容易舍本求末,抓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在学习中,大家应注意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如教材中针对某个知识点举例的地方就很重要,因为教材中举例的部分往往就会作为真题中的案例出现。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三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一、社会工作的内涵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新增)三、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分值分布:2015年:单选6道,多选2道,共计10分2

2、016年:单选7道,多选2道,共计11分2017年:单选6道,多选2道,共计10分由此可见,第一章所占的分值稳定在10分左右,而且出题规律一般是按照章节顺序。好,那现在我们就正式进入第一章的学习。知识点一: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1.其一,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2.其二,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3.其三,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4.其四,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大

3、家记住,像工作单位内部的工会委员等兼职,社会上的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成员的活动等(书上举例的原话),特点就是非本职工作内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服务。行政性社会工作: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本职工作内,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展开的助人活动。本职工作内,专业化程度高。有关部门指出:(书上第三页摘抄,重要)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

4、,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来看一道真题,例题: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常态,党中央十分关注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近些年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社会工作作用的是()。A.社会工作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B.社会工作对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C.社会工作对于新发展动能培育具有重要作用D.社会工作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道题目非常明确,是选B。知识点二:社会工作的目标首先大家要记住目标总共分为3个层面,服务对象4+社会层面2+文

5、化层面2一、 服务对象层面(题目里的文字在强调具体的服务对象)(一) 解救危难(走出生命危机状态):书本上主要的例子有极度贫困、因经济破产家庭关系破裂而精神崩溃、自杀倾向和吸毒成瘾(二) 缓解困难:书本上主要的例子有网络成瘾青少年、单亲家庭、就业困难、退休老人生活适应(三) 激发潜能:助人自助的体现,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有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面对困难。这点跟第四点超级像的其实,我们把侧重点放在“潜能”上,服务对象所具有的、尚未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促进发展: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施以援手,通过增加知识、学习技能等方式使个人得到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书本上

6、举得例子是成长小组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辅导因为三、四两点在表达上实在太像了,建议大家把促进发展的两个例子记住,成长小组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辅导,如果出现这两个例子或者类似的描述,我们选促进发展,没有的话选激发潜能,当然还要根据实际的语境去判断。这里再啰嗦一句,大家看书可能会发现,解救危难和缓解困难都有物质支持和心理支持,做题的时候怎么区分?其实只要你做题就能分出来了,两者的轻重缓急不一样,解救危难是现在不去看他,他就要死了,缓解困难是你现在不去看他,他暂时还死不了。二、 社会层面(强调客观的社会状态)(一)解决社会问题解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比如社会资源分配、社会制度不健全(二)促进

7、社会公正多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比如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三、 文化层面(强调价值观、精神等主观方面)(一) 弘扬人道主义 以人为本、不为私利、关怀互助、扶助弱小(二) 促进社会团结(特别记住这一点,不要因为有社会两字就觉得是社会层面的)边缘群体回归主流社会、发展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社会生活共同体例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既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援助,也为其子女提供托管服务,还提倡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上述服务内容在服务对象层面上发挥的作用是()。A.促进社会公正 B.解救危难

8、C.解决社会问题 D.缓解困难 首先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是服务对象层面的作用,那么AC就不选了,然后BD之间我们通过比对知道是D,远没到危难的地步知识点三:社会工作的功能(服务对象4+社会4)一、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重点)(一) 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困境正常)(二) 恢复弱化的功能(衰退恢复融入)书本举例:残疾人因为无障碍设施等原因逐步远离社会,困难群体因家境原因不愿意参加社区公共生活,老年人和边缘群体等等(三) 促进人的发展(发挥潜能)书本举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排斥在城市的正常教育之外,这些孩子的成长面临危机,社工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再比如社工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帮助

9、他们走出消极心态(人老不中用),树立积极的信念,老有所为。(四) 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中,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服务,而是把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作为工作目标。书本具体举例,解决问题、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以应对环境的压力,改变不良的环境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改变个人的不良行为以适应合理的制度,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等。二、 对社会的功能(重点)(一) 维持社会秩序通过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达到维持秩序的目的,区别于行政管理(运用权力,自上而下),比如说给无业游民提供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就业啊,这种就算是解决问题达到维持秩序的目的,因为他们不工作,没有钱,

10、总要出点乱子的,所以要想办法帮助他们(二) 建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相互信任、信息沟通等,无形资本(三) 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四) 推动社会进步通过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有力地促进社会进步例题1:下列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中,体现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是()。A.为某失独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B.为某企业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辅导C.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课外辅导D.为某地社区失业青年提供合适的职业培训这道题目我们基于一个逻辑判断也能选择。首先ABC都是针对具体的服务对象而言的,某失独老人(一人),某企业员工(一个企业,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员工),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人),所以选不到社会层面,

11、只有D才符合。失业青年是潜在的社会问题,通过提供合适的职业培训,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就业。例题2:社工工作者小王发现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一些居民连对门的邻居都不认识。为促进居民交往,小王组织了社区邻里节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小王的此项工作体现的社会工作功能有()。A.自上而下化解社区矛盾B.推进和谐社区建设C.解决社会排斥问题D.解决社会不平等E.协助社区居民建立社会资本A肯定是不选的,自上而下是行政系统和权利系统的词。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是不熟悉、不认识,举办社区邻里节也主要是为了促进居民的认识,所以一个是和谐社区建设还有一个就是社会资本的建立(信任,沟通顺畅),这道题目没有体现排斥和

12、不平等。知识点四:社会工作的发展一、 时间事件1601 伊丽莎白济贫法(制度背景,主要内容: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助人自助的概念,专业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1893 慈善训练学校(这个例子是用来佐证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1917 玛丽里士满社会诊断(专业方法的发展)个案社会工作发展的标志:玛丽里士满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发展的标志:20世纪40年代起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被接受(这里可能有个陷进,小组工作是20世界20年代开始列为训练课程,但是被社会接受是在40年代)这之后,社区工作逐步发展起来所以先出现的是个案,接着是小组,然后是社区二、 专业方法发展从细分到整合:个

13、案小组社区行政整合社会工作三、 目标模式变化治疗、救助治疗预防、救助发展(福利)权力服务(20世纪中后期)四、 工作对象拓展物质生活极度困难群体非物质生活领域遭遇困难的群体有需要的群体社区自然环境保护社会工作的对象就在向所有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方面扩展。五、 多种服务模式发展(初期,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心理-治疗社会-心理(20世纪中后期)人本主义、赋权增能、女权主义、后现代六、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上缺乏民国时期出现建国后(二元结构 行政社工)改革开放后恢复发展职业化、专业化民国时期出现:1925年,燕京大学设立的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上层人士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孤

14、儿救助、贫民救济等活动,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书上的几个例子,大家脑子里过一遍)建国后(二元结构 行政社工):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制度”,开展的是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在农村,除了对五保户的救助和救灾,就没有其他的社会服务安排了。总而言之,政府积极探索、教育先行、行政与专业并存、专业工作不断发展例题:下列说法中,最能反映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特点的是()。A.职业化发展先于专业化发展B.专业社会工作与行政性社会工作并存C.儒家思想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D.慈善组

15、织对专业社会工作形成具有实质推动作用知识点五: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一、 对社会工作过程的理解 (这个容易单选考判断,多选考理解)社会工作是渐进的、不断改变、逐渐达到目标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是社会工作者帮助、协助和协同服务对象改变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动员和链接各种资源的过程是帮助服务对象调适其与生存环境关系的过程例题:对于社会工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工作过程是服务对象自主、自决、自助的过程B.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平等互动的过程C.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为主,服务对象为辅的合作过程D.社会工作过程是服务对象为主,社会工作者为辅的合作过程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服务对象(基本前提)、社会工作者(助人行动的主体)、价值观(灵魂)、助人活动(承载者和表现者)、专业方法二、 服务对象(重点)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接受帮助的一方,有困难需要解决的人服务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