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六次限时训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220095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六次限时训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六次限时训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六次限时训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六次限时训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六次限时训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六次限时训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六次限时训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第六次限时训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液氨做制冷剂B煤的综合利用干馏C用碱石灰做干燥剂D石墨制备金刚石2下面是张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燃料烧碱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氧气具有可燃性焊接铁轨B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氟易生龋牙人体缺铁引起贫血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C生活常识取暖防中毒打开一扇门窗煤矿矿井保持通风、严禁烟火动物标本甲醛水溶液浸泡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减少水污染提倡使用农家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白色污染使用

2、可降解的塑料3下列图示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液体C蒸发结晶D称量4实验室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试剂瓶塞就可以判断出稀盐酸瓶口有“白雾”B观察试剂瓶的瓶塞可以判断出氢氧化钠溶液是胶塞C打开试剂瓶塞尝味道可以判断出氯化钠溶液有咸味D将pH试纸伸入试剂瓶中可以判断出稀硫酸pH小于7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淀粉溶液遇加碘食盐变蓝色C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研磨,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铁钉伸入盛有硫酸铜的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气泡,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6下列

3、物质是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液氨、氧气B纯净水、二氧化碳、生铁C大理石、纯碱、生石灰D四氧化三铁、熟石灰、氦气7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反中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中子相比较,质量相等,电性相反(中子和反中子都不带电)科学家已经发现反氦原子(已知氦原子核中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你推测反氦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两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B由两个带正电的质子,两个带负电的电子和两个不带电的中子构成C由两个质子,两个电子和两个中子构成D由两个带负电的质子,两个带正电的电子和两个不带电的中子构成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4、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通过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均可制得二氧化碳;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棉花、羊毛、塑料和天然橡胶等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ABCD9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变为无色BCO具有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CCO2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性质存在明显差异10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本土自然科学家中问鼎诺奖的第一人下列有关青蒿素(C15H22O

5、5)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B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青蒿素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硫酸和硝酸均为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锌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6、2降到t1,析出的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B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CaCl2溶液(HCl溶液)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固体,过滤DFe(Cu)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14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ANa2SO4、BaCl2、KNO3、NaClBNaOH、Na2SO4、FeCl3、BaCl2CNa2SO4、Na2CO3、BaCl2、HClDNaCl、AgNO3、NaN

7、O3、HCl15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X Y Z A H2 N2 水 B HCl CO2 石灰水 C CO2 O2 烧碱溶液 D HCl O2硝酸银溶液AABBCCDD二、填空题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离子_17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重大爆炸事故,报道指出其涉及过氧化物等特殊化学货物,这种化学品燃烧产生的火焰不能用水直接扑灭(1)已知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均产生氧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苛性钠和氧气,写出反应的方程

8、式_(2)过氧化钠着火可用下列哪种物质灭火_A干粉灭火器 B水基型灭火器 C沙土18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让我们爱护水,从了解水开始(1)水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2)自然界的水中通常含有其他物质,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可用_(填操作)海水中含有盐分,通常用_结晶方法析出盐分(填“降温”或“蒸发”)蒸发过程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三、简答题19(1)“纸火锅”产生于1940年,原本是日本雪雁火锅的专门器皿,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来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不会被点燃关于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填序号)A空气不充足,纸不会燃烧B纸被水淋湿,纸的着火点降低C

9、水蒸发吸热,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时产生热量少,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2)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3)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请写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建议_20如图所示,A、B、C、D、E均为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C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B是人体内直接供能物质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C的化学式_(2)DA的反应方程式_四、实验题(其中21(1)1分,其余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共19分)21(19分)(2016春长沙校

10、级月考)请根据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制备和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则上述装置中的_(3)实验室用B和F装置均可制备CO2气体,对比于B装置,利用F装置制备气体的优点是_22(2016春长沙校级月考)甲同学为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甲同学实验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一,甲同学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溶液中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对试管中所含溶质成分经行探究,甲同学把上述实验一和实验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甲同学往烧杯中加入几滴

11、酚酞溶液,对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溶液并对其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Na2CO3你的猜想:_【交流与讨论】经过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_肯定不正确,理由是_【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_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猜想成立【归纳与总结】甲同学实验一所得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五、计算题(共6分)23市面上出现的“假黄金”为黄铜(含铜、锌)合金,小明同学为了鉴别真假做了以下实验:取10g样品加入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称量剩余物为59.8g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 g(

12、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下)第六次限时训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液氨做制冷剂B煤的综合利用干馏C用碱石灰做干燥剂D石墨制备金刚石【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氨做制冷剂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煤的综合利用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碱石灰做干燥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

13、石墨制备金刚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面是张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燃料烧碱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氧气具有可燃性焊接铁轨B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氟易生龋牙人体缺铁引起贫血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C生活常识取暖防中毒打开一扇门窗煤矿矿井保持通风、严禁烟火动物标本甲醛水溶液浸泡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减少水污染提倡使用农家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氧气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分析】A、根据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氢氧化钠是强碱、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氟、铁、碘的生理功能分析判断C、根据开窗通风可以防一氧化碳中毒、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