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2195665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品德教育类、习惯养成类、社会常识类。品德教育类又分为活动型、明理型两类,社会常识类又可分为社会生活常识、科学常识中、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四类。这样,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共有四种课型,分别是习惯养成课、活动型品德教育课、明理型品德教育课、生活类社会常识课、科学类社会常识课、地理类社会常识课、历史类社会常识课等。习惯养成课教学流程生活德育论告诉我们,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纯粹道德”,也不存在不包含道德问题的生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2、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回归生活”就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儿童的生活,走进儿童的生活,在活动中探索、实践、体验、感悟,在教学内容、过程、时空上进行扩展和延伸,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才会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回归生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课型,如讲卫生、珍惜时间、合理饮食、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不打扰别人、不吸烟、不酗酒等。课内探究激趣导课 探究明理巩固检测 实践导行一、教学流程课前延伸课前延伸课前延伸二、流程解读(一)

3、课前延伸课前延伸是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准备活动,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以便从学生的角度来营造课堂生活,把学生的个体认知、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以及学生中的共性问题作为鲜活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同时,学生课前准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感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丰富了生活的积累,加深了体验和感悟,为课堂活动做好了情感和心理上的准备。这样,才会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该环节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准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活动,了解学生当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掌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二是学生准备:搜集与探究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以

4、及有关信息,培养探究兴趣。(二)课内探究1、自主学习(1)激趣导课这一环节重点要突出一个“新”字。导入新课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导入新课的方法要新颖、富有吸引力。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新好奇的特点,运用讲故事、演小品、做实验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课文观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也可以运用谈话法、讨论法、辨析法等,直奔新课中心,点明观点,导入新课。还可以运用视频等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方法,围绕课文观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无论是哪一种导课方式,都要做到一个“新”字。(2)自主探究明理明理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阶段。明理

5、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由感知、推理、评价、判断、想象等一系列心理因素构成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依据明理的心理过程,力求明理深透。在明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认同感。本环节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流预习所得,掌握反馈信息。在学习前,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认知。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疑问及思维上的偏差,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困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二是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示的故事以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针对上一环节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探究,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2、合作探究明理围绕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

6、讨论得出正确结论,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谈的是自己的切身体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后的自主感悟,因此,彼此之间能够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在碰撞中互相启发,进而达成共识。3、精讲点拨第一,老师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点拨,推波助澜,可以及时捕捉到一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道德观点和社会价值标准的认识程度,准确把握学生弄懂了什么,有什么困惑,思维上的偏差在哪里,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指导明理过程中,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借助课文编织画面,借助画面理解教材,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达到

7、以境激情,以情促知、知中明理的目的。第二,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从知识、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提炼提升,由此及彼,精讲点拨,以达到理清思路、总结规律中、掌握思想方法在、澄清认识的目的。4、巩固检测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有关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等方面的题目,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题目形式要灵活多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对本节课的道德观点和社会价值标准已经有了透彻的了解,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到底如何,是否就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设计反馈评价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可引导学生利用所感悟到的道德观点和社会价值标准,分析典型事例,通过辨析,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教学目标

8、的达成情况。该环节设计的事例要源于生活,但又不能是生活简单的翻版,是对生活中有关现象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因此,既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增强针对性,又不至于使学生对号入座,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由于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道德认知和社会价值标准跟学生的生活背景尽可能地相近,使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归纳、揣摩、感悟,从而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孩子们面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回归生活,还原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的分析、判断,提高其道德和社会价值标准的辨析能力、实践能力,也就是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9、,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5、实践导行这一环节重点要突出一个“实”字。小学生阅历浅,经验少,知识水平低,自律性、自觉性都较差,很多活动都要依靠外部力量才能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必须要具体、实在在、可行。如果只提一些空泛的中、原则性的要求,即使学生有正确的行为动机,良好的行为愿望,但不知怎么做,也是难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三)课后提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单凭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延伸到课外,因此还应设计拓展延伸活动。最后的延伸活动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时,既要有明确要求,又要留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

10、己的实践方式,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行为实践,进一步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促进知行统一。这一环节重点要突出一个“广”字。教师应把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向课后拓展延伸,抓好课内外、校内外结合,多渠道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活动型品德教育课教学流程本流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教学模式,从活动前的计划准备到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到活动后的巩固提高,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连续性。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亲身经历,明白道理,提升认识,进而引导实践。3个版块都有具体内容,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班级实际灵活运用,各有侧重,而不宜死守模式,平均用力。像大眼睛看家乡以欣赏为主,快乐的课外活动以活动

11、体验为主,保护我自己以讨论交流为主,爸爸带我去做客以模拟表演为主。一、教学流程课内探究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开展话题,充分体验精讲点拨,明理导行 巩固检测,达成目标课前延伸课后提伸高警惕 二、流程解读(一)课前延伸品德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课前、课中、课后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因此课前师生的准备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课前准备是老师和学生的准备,一般包括文本、图片、音像、物件等材料的准备。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需做好不同的准备。例如我是大海一滴水教学中,为体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力量大,老师设计了几个活动,需要同学们准备牙签、一片树叶、答题纸、笔等相关的物品。老师针对活动内容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2、:制作课件,提前在黑板上画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盛满水的水桶等,还要灵活处理课堂上一些生成性的问题。二(课内探究)活动的形式很多,可以概括为游戏式、讨论式、欣赏式、资料搜集式、参观访问式、体验式、练习式、操作式、劳动实践式、模拟表演式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操作重点有所不同,但操作的程序大致相同。一堂课总是由紧扣主题的若干活动组成的,只有把每一个活动搞实在,这一课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个活动,追求活动实效,切忌为活动而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实践证明,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激发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入情入境,全身心参与活动,体验角色,感知感悟。2、开展活动,充分体验这是

13、活动的重要环节,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老师要加入到每组的活动中,倾听、了解、协调,捕捉信息,及时调整。3、精讲点拨,明理导行学生参与活动时,会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从而获得对自我、世界、生命、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养成行为规范,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教师最后要精讲点拨、提炼、提升。4、巩固检测,达成目标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有关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等方面的题目,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题目形式要灵活多样。(三)课后提升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

14、伸,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社会及现实生活中实践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明白了一些道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付诸实施,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来。(1)与学校活动结合起来。只有和学校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结合品德教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课后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注

15、意事项】品德与生活课虽然是一门以活动为主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活动也很多,但也不是活动越多越好,更不能把活动作为课堂景观来点缀教学过程。活动设计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1)强调儿童全身心参与。参与活动时,学生不能只“带耳朵听”,而是要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全身心参与,真正做到活动着、快乐着、收获着。(2)注意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完整性。过去,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上的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应该看到,课前、课后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是通过观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学生看到、学到了很多东西。课上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原本不太成熟的、单一的认识得到梳理和升华。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在课下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针对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3)活动要做透、做足。要把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因素挖掘出来,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个活动,注重活动过程、活动反馈及活动再加工。在多向的合作、交流中,经过老师的巧妙引领、点拨、同伴的智慧启迪,真正促进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如悄悄话传错后再传一次,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这是一种巧妙的引领,是高于生活的引领。(4)重视活动的生成性。课堂活动在展开时,由于师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