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192077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典型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典型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典型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典型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典型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典型案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分析摘 要: 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随着教育的发展日益突出。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小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心理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一个发生在小学生中的典型案例,来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再现今年三月份开学之初,我的班上转进来一名男同学,个子中等,面目清秀,文静,不太爱说话。报名的时候我问他一些问题,他不太愿意回答,家长说可能是认生,因为是属于我

2、校的施教范围,加上开学事情多,我也没有过多的与他交谈。正式开学之后,我才慢慢察觉到他的心理问题。第一次上语文课,大家都表现得很积极,但是就他趴在桌子上,不参与同学们的学习,开始做作业了,他却无动于衷。这时候,我走过去询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能不能写作业,这时,他好像发疯了似的把笔折成了几段,还在书上乱画。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得任由他折腾,没过多久他就平静了下来。当天中午午餐时,班上的生活委员告诉我说他没有来吃午饭,我随即到教室去了解情况,询问他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但他一句话也不说,我当时拿他真的没办法,一天发生了两件难事,只得联系其家长,把缘由与家长说清楚了之后,家长也没抱怨什么,

3、只说不要管他,他时常有这种情况,饿了的话他会吃饭的,放学后来接他时再细细问他。后来经过详细了解,这个学生在原学校时老师对他的教育存在偏见,家长又过于溺爱,每天都会接送他,现在转到我校,原则上是要住校的,但家长要求只在学校就餐,住宿回家,因为是个案,学校也就没有过多的在意这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觉这个学生还是缺少了太多学校给予的关爱,加上成绩差就逐渐被老师沦为边缘人物,以致于到新学校后产生极端行为。了解原因后,我试着去与他沟通,先与他交谈开始,其他没有要求。渐渐地,他开始接受了老师及同学,开学时的“发疯”情况及不吃午饭的情况有所改变,也逐渐开始和同学们交流,能完成一定的作业了。二

4、、案列分析从这个学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学生还是存在很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对新环境的自卑及封闭自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情绪上容易波动,从而出现极端行为。另一方面,过于依赖父母,没有他们在身边会感觉很害怕,缺乏独立生活和学习的勇气,就如案例中讲述的,对于融入集体吃饭都很害怕。三、原因分析当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就这个案例而言,造成这名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1、 家长过于溺爱,没有给他提供或创造独立生活的空间及机会,过于包办孩子的一切。同时对于孩子身上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没有及时采取正常的方式方法给予解决,使得孩子的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2、学校及教师只

5、看重学生的成绩,把分数看成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全面的唯一指标,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程度远大于分数,导致学生渐渐被边缘化,久而久之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四、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还有很大差异,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时刻。怎样有效地发觉小学生中出现的种种心理不良现象,从而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地解决办法,是当前农村小学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提供的只是一个个案,不能代表众多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但能给我们以警示。小学生产生和形成不良心理的诱因十分复杂,有先天的,但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有客观因素

6、,但更多的是主观因素。因此,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加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努力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校长、教导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心理教育中,既开展心理咨询,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又要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2)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舒心、愉悦的成长环境,外部环境对学生

7、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有很大帮助的。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虽然国家有规定每所学校必须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师,但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而言只能是可想不可求,但我们不能因为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就放弃这方面的教育。农村学校可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把他们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学识、教育专业技能及人格等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

8、此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证。3、 学科课程教学要紧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作用。目前,我们许多农村小学很缺乏有关心理辅导课,这方面的教育只能是靠极少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来完成,这样的效果及普及率是非常有限的。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广大教师要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教育内容,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对各学科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知识培训,使之更新教育观念。同时,还可以在现有的一些课程中。设计有关的心理辅导活动,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

9、正确对待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加以调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应给予适时、有效的指导。4、充分发挥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学校及教师无可比拟的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缺少学生家长的参与。学校应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形式,尽可能地让广大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比如,创办家长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授课的重要内容。5、切实搞好“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学生与家长很久都不见面,大多数学生一年和自己的家长见一面。长期的留守,得不到父爱、母爱,对这些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校本,从学

10、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小学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一天的日常教学中。学校教育还要多研究、多探索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上家庭的配合,社会各界帮助等多方努力,给农村小学生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快乐美好的生活,使每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结语总之,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关系到祖国未来的重要工作,我们要认真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并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把这么一项长期、复杂且动态的系统工程做好,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心理素养的接班人。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参考文献: 1. 刘 晖,杨会芹.山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晌因素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 林伟兰.当前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时代教育.2013年第4期 3. 李莉.农村小掌生心理毽康现状爱时策.百花园地.2013第5期 4. 王强.论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心理研究.2013第18期 5. 陈华浅.议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14第4期 6. 张立新.浅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研究.2014第43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