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2186677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金融保险)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金融保险)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金融保险)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金融保险)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亚货币合作实践及发展路径探究金融危机后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学科科目:区域经济一体化 授课老师:曹宏苓 学生学号:0103100013 学生姓名:梁颖琪 目录1东亚货币合作实践的背景41.1相关基本概念41.1.1货币合作41.1.2地区界定41.1.3经济一体化与货币合作41.2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及背景下的驱动力51.2.1 20世纪70年代后的调整51.2.2 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51.2.3 21世纪初的推动力51.2.4 08年次贷危机后的新形势61.2.5 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流程62 90年代以来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概述72.1合作的铺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72.2合作的里程碑亚洲

2、金融危机爆发至2000年清迈协议72.3合作的深化清迈协议的扩大与深化82.4 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93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合作中突显出的问题93.1突显出的问题1:CMI和CMIM并未真正起效93.2突显出的问题2:东亚货币合作的难点是构建区域汇率协调机制103.3突显出的问题3:“美元体制”的持续性影响合作的目标113.4突显出的问题4:金融危机后发现东亚整体上缺乏开展深入货币合作必要的政治、经济、体制条件123.4.1 从OCA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123.4.2从欧盟与东亚一体化演变路径来看133.5金融危机之后东亚货币合作方向的总结144以金融危机后的新视角看东亚货币

3、合作路径的选择154.1从不同的发展层次来看164.2 从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看164.1.1第一阶段174.1.2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174.1.3 第四阶段:实现单一货币,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184.1.4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探讨的总结18摘要:本文取题于东亚货币合作,着眼于金融危机之后新形势下的新视角进行分析。该话题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就有很多讨论,引起了众人的思考。2008年次贷危机后引发的波动又暴露出现行国际货币体制的诸多弊端与缺陷,本文基于东亚货币合作的成果,结合过往及现今的国际背景,一方面揭示了现阶段应该认识到合作进程中所突显出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新的视角看东

4、亚货币合作的可行路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新阶段的问题进行了较好的剖析,认清“美元体制”将持续的现实以及建立汇率协调机制的关键,东亚货币合作并不具备变革的能力,所要做的在于修改货币体系的弊端以适应新局面,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合作在于汇率协调机制的确立上。在路径选择中提出从发展层次和发展阶段两方面来看路径的选择,其中很大一块在于分析如何确立汇率协调机制,并且认识到东亚的实际情况是局部地区合作进程可以快于整体合作进程,应该将整体和局部的情况分开来考虑。关键词:东亚货币合作,金融危机,美元体制,汇率协调机制1东亚货币合作实践的背景1.1相关基本概念1.1.1货币合作本文所探讨的货币合作是一个广义的概

5、念,不仅包括参与国在维持双边或多边汇率稳定时及使用共同货币方面的合作,还包括各国为维护区域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促进区域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的合作。本文遵循认识问题的主要思路,主要分析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1.1.2地区界定文中提及的东亚地区是指东盟10国:印度尼西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文莱,中国(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日本以及韩国,共十三个国家,并将其称为10+3框架。1.1.3经济一体化与货币合作经济一体化发展层次阶段货币合作发展层次阶段经济一体化是指国家间经济边界消除的过程或状态,是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和竞争。而货币一体化是由区域货币合作

6、发展为区域货币同盟再进一步组建共同货币区的深化。经济一体化是推动货币一体化的动力,反过来,货币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经济同盟完全经济联盟固定汇率体系单一货币形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共同市场商品流动、货币自由兑换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图一 货币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层次阶段图示1.2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及背景下的驱动力1.2.1 20世纪70年代后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东亚经济区内的贸易合作不断增加、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经济高度依赖的情况下,货币合作会给东亚各经济体带来巨大的共同利益。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一直

7、影响着东亚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资本的跨国流动及金融投机活动频繁使得开展区域内的货币合作、推动不同货币区之间的政策协调、构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成为各国努力寻求合作的趋势,也是各国对安定稳定的发展环境的现实需求,日益加剧的世界经济失衡促使东亚加快货币合作步伐。1.2.2 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1997年6月,亚洲金融危机由于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爆发,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因受冲击而大肆贬值,严重危害了东亚各国经济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紧急援助以一系列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苛刻要求为条件,正在危机中的东亚国家难以做到,因而延误解决短期国际支付危机的时机。

8、也让他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加强区内货币合作,才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能使成员国在受到外来冲击时得到及时的保护,可以稳定经济和汇率,节约外汇储备,形成合力应对国际货币金融市场的冲击,防范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1.2.3 21世纪初的推动力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欧元之父”蒙代尔预言未来世界货币格局将出现三大货币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金融“稳定性三岛”将成为未来货币体系的基本框架。其理论研究为东亚货币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需要着重改进的方面提出了建议。在实践上,东亚各国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同时,逐渐把金融货币领域的合作提上日程。2002年1月1日欧洲单一

9、货币欧元问世,欧元在之后的金融市场危机时表现稳定,提高了成员国抵抗风险的能力,稳定了国内市场,给东亚货币一体化做了榜样。加之拉美国家“美元化”也在谋划进行之中,东亚区域经济对于东亚货币合作行固定汇率制,在区域外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消除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的呼声越来越高。 1.2.4 08年次贷危机后的新形势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辐射效应,亚洲各国再次陷入萧条时期。亚洲各国感受到进行亚洲货币合作的重要性。东亚区域经济组织的软弱无力也迫切要求东亚各国加强货币领域的合作。建立区域统一货币合作,可以形成一个更为精密的区域内互助救援应急机制,还可以联合起来形成更为强大的经济体,有利于东亚

10、整体利益的维护。此次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体制”的诸多问题和弊端,国际汇率变动频繁,美元的强势稳定地位有所动摇,而现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弊端。此次危机并没有迅速促进东亚各经济体的合作,反而更多地暴露了东亚经济体间的分歧。并且,近十年来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各项努力和尝试的效用在危机中并不明显,东亚货币金融合作面临道路的选择和重新定位。在新的挑战和形势下,应该认清方向,本文就立足于此次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局势及美元体制的未来发展态势,探讨东亚地区进行区域货币一体化及经济政策协调的具体路径,这是亟待解决的有关于保护区域内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

11、。1.2.5 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流程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01年蒙代尔预言世界三大货币区格局97年亚洲金融危机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图二 东亚货币合作的流程图2 90年代以来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概述2.1合作的铺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1977年创立的“东盟多边货币互换安排(ASA)”机制,1991年建立了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宫员会议。由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中央银行于1991年组成的EMEAP论坛,主要分享各国关于如何改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清算制度及银行监管的相关信息。加强交流与货币合作。由于货币合作最终就是以中央银行的合作为落脚点的,因此中央银行间的合作及稳定的金融

12、体系是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石,为以后具体政策的指出与施行奠定了基础。这阶段的合作尝试主要是由于东亚地区日益密切的贸易往来、投资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而促成的,东亚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在货币金融领域形成实质性的合作机制。2.2合作的里程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2000年清迈协议1997年9月日本政府在IMF和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提出设立一个由日本、中国、韩国和东盟国家参加,筹资1000亿美元的“亚洲货币基金”(AMF)的建议,遭到美国和IMF的反对,IMF认为“亚洲货币基金”是没有意义的,会削弱IMF在亚洲的影响力,而且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并没有热烈拥护,该提议最终被搁置。1998年10月,日本提出“新宫泽

13、构想”,倡议建立300亿美元的亚洲基金,采取积极主动的救援措施,对些危机国家表示欢迎。1999年10月,东盟10+3峰会上通过了东亚合作共同声明,宣布:“在货币与金融合作领域,在共同感兴趣的金融、货币和财政问题上加强政策性对话、协调与合作”。虽然提议很多,但东亚各经济体间尚未就区域货币合作问题达成基本共识。2000年5月6日,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财长在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达成了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和回购机制”的清迈倡议(CMI),这是东亚各经济体就区域货币合作达成共识的起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依据该倡议还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行动:一方面充分利用10+3的组织框架,建立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共同监督机

14、构,并加强有关资本流动的数据和信息互换。另一方面,扩大“东盟货币互换安排”,并将货币互换金额从2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另外,在东盟10+3国家范围内建立双边货币互换网络和回购协议双边协定,推进亚洲债券市场建设。2.3合作的深化清迈协议的扩大与深化2001年5月,夏威夷东盟10+3财政部长会议提出建立10+3早期预警系统,帮助指导宏观经济防止未来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亚洲开发银行对此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2003年6月2 日,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的11个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发出公告,正式启动初始规模为10亿美元的亚洲债券基金,促进亚洲区域债券市场的建立。2005年及2006年10+3

15、财政部长会议中都对加强CMI的有效性达成共识,促使CMI向多边化方向发展,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合作的意愿加强。2006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开始编制和公布亚洲货币加权平均值的“亚洲货币单位”用一篮子货币方式,反映组合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额等比例。2007年5月日本京都10+3财政部长会议上,财政部长原则上同意建立由各国央行划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建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用来为危机中有流动性困难的国家提供资金援助。次贷危机更是加速了东亚外汇储备库建立的进程。2008年5月东盟10+3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马德里会议就有关CMI多边化问题达成了一致。2009年2月22日,在泰国普吉召开东盟10+3特别财政部长会议,通过了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扩大“清迈协议多边机制”(CMIM)共同储备基金的规模。并提议建立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控机构亚洲宏观经济研究机构 AMRO将于2011年在新加坡成立。2009年5月3日,东盟10+3财长会议中公布09年将完成筹建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中、日、韩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