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183377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 前言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我国快递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进入壁垒小吸引了大量的供应者的加入,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知名快递公司就顺应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要求,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邮政快递便在此时营运而生,并在中国长期处于霸主地位。进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物流配送需求的数量与类型大量增加。在强烈运输需求的推动下,快递、快运、速递等各种形式的运输承运者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快递货物运量快速增长。在运输方式上,出现了民航、铁路、公路等运输部门竞相加入货物快运,从业者也从原来只有邮政、民航等少数几家国营企业经

2、营发展成为国营、民营、外资等三大主体竞争的局面。中国加入WTO,以因特网为平台的在线交易,为快递业的发展提供契机,配送瓶颈的解决需要大量的门到门服务,这些都为快递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根据“入世”的承诺,物流服务行业全面开放,世界快递巨头如联合包裹、联邦快递、敦豪快件、荷兰TNT等纷纷涌入中国,他们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及信息系统优势迅速在大中城市建立服务网点,使邮政快递及民营快递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下滑,尤其是邮政快递的市场份额从最初的97%降到如今的40%。曾被视为“大蛋糕”的中国快递市场,如今竞争激烈,在和EMS和国外外资快递巨头的抗衡中,我国民营快递该何去何从,是继续经营还是撤出该行业?是

3、在原领域挣扎还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业务?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从快递的定义、特征及重要性出发,再结合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竞争中的优势、弱点、机会、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借助宅急送的实际案例认证对策的可行性,希望能为民营快递提供一些建议。1.2 文献综述虽然快递20世纪中期就已经在国外出现,并且在发达国家发展已经很成熟,相继出现了DHL、UPS等国际巨头,但我国民营企业涉入这一领域很晚,经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互联网资料后发现,国内对快递行业市场研究基本上还不成熟,专门性的学术著作几乎为空白。以下是国内关于快递市场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

4、在快递方面发表的文章比较多,主要是针对我国快递业整体的研究,站在宏观的角度考察我国快递市场发展现状,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快递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GDP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外贸进出口发展、物流发展、信息和互联网发展等;中信公司高级战略研究员张洪斌提出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经历了三次论战:20世纪80年代初至1986的“专营之争”、1992年至1995年的“监管之争”以及2001年至2003年的“委托之争”,研究的是邮政法的修改,EMS和快递之间的竞争。西安邮电学院教授薛蓉娜、赵会娟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EMS邮政和国外快递的比较,得出未来快递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网络和服务

5、方面;北京物资学院的田雪和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广告部的尹隆运用熵理论中基熵原理、熵增原理和最大熵原理、测不准原理的三个基本原理,探讨他们在中国快递业市场分析中的运用,探求中国快递企业市场竞争新思路:创新服务管理。达利世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刘毅则对我国民营快递对现有的品牌化经营模式、差异化经营化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并指出其优劣,但并未指出具体的措施。上述专家的研究立足点更多的站在整个快递行业,也有些站在EMS的角度,对于我国民营快递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即使提出了一些大的战略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没有考虑到民营快递企业的现状和操作层面上的困难,本人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

6、身经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本论文是在宅急送快递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实习工作的基础上,掌握了民营快递公司操作层面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电话咨询和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与国外知名快递公司和EMS进行比较,对国内民营快递公司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深入分析,探讨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策略。(1)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电话咨询相关知识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与国外巨头和EMS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对策不充分充分实地实习,了解操作技术 图1-1 研究技术方法(2)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实地实习和

7、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得出我国民营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对我国民营快递企业、EMS和外资快递巨头进行比较分析。 为我国民营快递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宅急送为案例对上述对策进行认证。2 民营快递行业理论概述2.1 快递的基础知识(1)快递的概念快递业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的行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04年报告对快递业定义如下: 快速收集、运输、递送文件、印刷品、包裹和其他物品,全过程跟踪这些物品并对其保持控制; 提供与上述过程相关的其他服务,如清关和物流服务。从表面上看,快递业和传统邮政业,都是通过网络提供文件和物品的递送服务。它们的递送对象都是文件和物品,都含有信息传递和实

8、物递送的成分,似乎属于同一行业(在国民经济分类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为同一大类,但又有很大的不同。(2)快递的分类按照运输的空间距离远近,快递业务可分为国际快递业务、国内异地快递业务和同城快递业务。通常可以把国内异地快递业务和同城快递业务统称为国内快递业务。不同的公司内部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例如宅急送根据物品的重量和形状,将快递划分为小件和大件两大类。小件是指长+宽+高=100cm,且重量100cm,或重量10kg的物品;此外,还根据客户要求送达的时间分快件和普件,一级城市快件一般只要一天就可以达到,通常采用的是航空运输;普件采用的班车运输和铁路运输。(3)快递的基本特征快递产业具有服务

9、性、网络性、时效性、规模经济性等基本特征。 服务性。快递需求是衍生需求,快递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服务性是快递产业的基本特征,因此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运营状况。 网络性。网点的增加对业务量的影响有两个,一是由于新增网点的快递业务直接增加业务总量,二是由于便利性提高及公司影响的扩大,原有网点的业务量也间接增加。但另一方面,网点增加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增加网点是否能够使整体盈利增加,以及网点覆盖面扩大到什么程度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值得已经具有较大规模的民营快递企业思考。 时效性。在全球都讲究效率的前提下,时效性更是快递的本质要求,时效性是信息、物品类传递服务的基本要求。快递的实物传递性,

10、决定了快递服务在保证安全、准确的前提下,传递速度是最重要的服务质量衡量标准之一。 规模经济性。规模效应是所有企业都追求的,当然也包括快递业。当快递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无论是分拣还是运输效率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4)快递的作用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蓬勃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快递是国际、国内贸易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在许多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取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环节,此外还可以促进贸易的交易; 快递可以促进企业的商务效率与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成本最优化、竞争力更强化。以德国公司为对象的调查结果表示,三分之二的企业通过与快递公司合作已经实现了成本的节省,三分之一的使用快递服务能能够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 快递业对就业的影响。预计在未来的十年内,快递业将会给中国增加300-500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快递业队GDP的贡献。快递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领域,据牛津经济观测报告称,2003年快递业对世界GDP的直接贡献为640亿美元;2005年中国的快递业对国

12、内的GDP贡献大约在350亿美元,还将继续增长。2.2 民营快递的发展历程1969年,达尔西、Hillblom和Lynn三人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速递公司一一敦豪公司,由于快捷、准确、可靠,所以快递的就深受从事跨国经营的贸易、金融、运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率先()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签订了中国第一个快件代理协议。开始了中国快递业的起步,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也成为中国第一个经营快递的企业。随后其他国际跨国快递巨头,如、及等相继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达成快递代理协议。 其后不久,在1985年中国邮政成立了经营速递业务的企业-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与国际快递企

13、业不同的是,不仅从事国际快递业务,也从事国内快递业务,并在两个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国际快递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保持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快递市场,更是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商务文件、样品、目录等传递的时效性、方便性、安全性产生更高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民营快递业应运而生。目前在中国快递业中两家有代表性的民营快递公司,上海申通和深圳顺丰速运公司都是199

14、3年分别在浙江和广东起家的。民营快递业提供了企业迫切需要而邮政却难以满足的更高要求的服务,因而在短时间里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并成为中国快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3 我国民营快递发展现状由于没有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行业组织,行业缺乏自律,使中国民营快递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混乱,同时民营快递企业在经营理念、服务水平、网络结构等方面与外资快递巨头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我国民营快递行业总体上呈现“散、小、弱、差”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目前,我国从事快递业的民营企业有上万家,从业人员达100之多,年营业规模在100亿人民币以上。据国家调查局上海调查总队2007年5月31日公布的调查

15、报告,2006年上海市具有独立核算法人资格的民营快递企业有467家,注册资金在20万元以下的占九成。按员工人数算,20人以下的企业有373家,占79.9%;20至100人之间的有64家,占13.7%;100人以上的有30家,占6.4%;超过千人只有4家,仅占1%不到;而上海恰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之一,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数量多,总整体规模都比较小。(2)缺乏行业标准快递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尚未列入国民经济统计系统。在中国,只有邮政经营的速递业务被列入其中,但民营企业的业务则没有官方的统计记录。经过十多年的讨论勉强划分在邮政的掌管范围下,但还是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尽管国家邮政局2007年9月21颁布了首个快递服务标准,但并未得到民营快递企业的支持,落实不到位;此外虽然成立了快递协会结合建立了中国快递网,但网站无人管理,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在论坛里甚至还上传了一些色情网页 中国快递网:http:/www.kuaidi.cc/。(3)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主要还是靠人工操作,在宅急送,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都是手工作业,偶尔能利用上的叉车都是手拖叉车,只有上海北京这些大的分公司能看到立体仓库,这跟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是无法比较的。(4)遭遇“资金瓶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