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数字仿真CAD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18316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工程大数字仿真CAD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武汉工程大数字仿真CAD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武汉工程大数字仿真CAD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武汉工程大数字仿真CAD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武汉工程大数字仿真CAD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工程大数字仿真CAD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工程大数字仿真CAD实验报告.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10工电02姓名:孔令上学号:1004150213课程名称: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 王利恒 实验名称:Matlab的基本操作与编程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软件的运行环境和基本操作2)掌握MATLAB矩阵的输入方式、元素的提取与组合3)掌握数值运算。4)掌握MATLAB软件的绘图功能5)掌握M函数的编写。二、实验内容:1)启动MATLAB软件,观察其界面组成及操作方法,了解各部分的功能2)使用基本的MATLAB命令,并观察记录执行结果帮助、查询信息类命令:Demo、help、who、whos显示、记录格式等命令:clc、clear、

2、format尝试一下其他的命令(dos命令)3)生成一个5阶魔方矩阵,并提取其第(3、4、5)行,第(2、3、4)列构成的新的矩阵5)用命令行方式求解下式的值(提示使用syms x 定义一个符号,使用limit函数)6)MATLAB的绘图(1) 二维绘图命令plot:画出在上的图形(2) 三维绘图命令plot3: 画出三维螺旋线,的图形mesh命令:绘制,在,区间的曲面7)编写M函数利用程序流程控制语句编写一个函数myfactorial(n),实现n!(阶乘)。要求使用help命令可以列出相关的帮助信息。三、实验结果及分析2、Demohelp3(1)实验程序:a=magic(5)运行结果:a

3、= 17 24 1 8 15 23 5 7 14 16 4 6 13 20 22 10 12 19 21 311 18 25 2 9(2)实验程序:a(3:5,2:4)运行结果:ans = 6 13 20 12 19 21 18 25 25、实验程序:syms x; limit(cos(x)-exp(x*x/2)/2)/4) 运行结果:ans = 1/86、 (1)实验程序:x = 0 : pi/20 : 2*pi;y = sin(x);plot(x, y); 实验结果:(2)实验程序:t=0:pi/20:2*pi;x=sin(t); y=cos(t);plot3(x,y,t);实验结果:实验

4、程序:x=-5:0.5:5;y=x;X,Y=meshgrid(x,y);R=(X.2+Y.2)/(-1)*4);Z=exp(R);surf(X,Y,Z)实验结果:7、实验程序: 结果: myfactorial(3)ans = 6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10工电02班姓名:孔令上学号:1004150213课程名称: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 王利恒 实验名称:典型闭环系统的数字仿真及计算机解题一、实验目的:1)熟悉典型闭环的仿真过程2)掌握MATLAB编程实现典型闭环环节仿真3)利用典型闭环环节仿真程序解题。4)掌握MATLAB下对控制系统进行时域、频域和根轨迹的分析

5、二、实验内容:1)编写典型环节阶跃响应函数典型环节冲击响应函数function yout,t = my_step(num,den,v,t0,tf,h,R,n)输入参数:num:传递函数的分子系数向量den:传递函数的分母系数向量v:反馈比例系数t0:仿真起始时间tf:仿真终止时间h:仿真步长R:阶跃幅值n:系统阶次输出参数:yout:响应输出t:时间向量2)用上述函数分析以下系统,同时用simulink分析该系统,并比较其结果。3)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用simulin建模并分析其单位阶跃响应。用MATLAB命令绘出其伯德图和根轨迹图。三、实验结果及分析1)函数如下:functionyout,

6、t=my_step(num,den,fbp,t0,t1,h,r)num=r.*num;den=den+fbp.*num;time=t0:h:t1;sys=tf(num,den);yout=step(sys,time);plot(time,yout)my_step(0123,3451,2,0,10,0.01,1)2) 图像:3)系统图像:Bode num=0,0,0,400; den=1,30,200,0; bode(num,den)根轨迹 num=0,0,0,400; den=1,30,200,0; rlocus(num,den)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09过程自动化01班姓名:陈双学号

7、:0904160102课程名称: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王利恒 实验名称:双闭环控制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一、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2. 掌握Simulink图形化建模方法;3. 验证 “直流电动机转速/电流双闭环PID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二、实验内容:(详见后面的实验指导)1.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建模2. 电流环调节器设计3. 电流环动态跟随性能仿真实验4. 转速环调节器设计5. 转速环动态抗扰性能仿真实验6. 系统动态性能分析(给出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结论)三、 实验结果及分 1、“双闭环直流

8、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建模仿真波形2、电流环模型及其环动态跟随性能仿真实验伯德图num,den=linmod(current_loop)sys=tf(num,den)margin(sys)mag,phase,w=bode(sys);奈奎斯特图num,den=linmod(current_loop)sys=tf(num,den)margin(sys)gm,pm,wcg,wcp=margin(mag,phase,w)Nyquist(sys)阶跃响应曲线num,den=linmod(current_loop)sys=tf(num,den)margin(sys)Step(sys)运行程序得到相关参数:Tr

9、ansfer function: -1.164e-010 s3 + 2.038e007 s2 + 4.977e009 s + 2.136e011-s5 + 1043 s4 + 3.253e005 s3 + 4.531e007 s2 + 3.22e009 s + 8.544e010 gm = 4.3078pm = 48.4499wcg = 345.6682wcp = 163.79233、转速环建模及其抗干扰性能仿真模型仿真波形参考文献: 1 张晓华 主编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 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 陈伯时 主编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附件:“双

10、闭环控制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数字仿真实验实验指导四、 实验目的4. 熟悉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5. 掌握Simulink图形化建模方法;6. 验证 “直流电动机转速/电流双闭环PID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五、 实验内容7.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建模8. 电流环调节器设计9. 电流环动态跟随性能仿真实验10. 转速环调节器设计11. 转速环动态抗扰性能仿真实验12. 系统动态性能分析(给出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结论)六、 实验步骤1、系统建模A控制对象的建模建立线性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如下:(1)根据系统中各环节的物理定律,列写描述据该环节动态过程的

11、微分方程;(2)求出各环节的传递函数;(3)组成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并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下面分别建立双闭环调速系统各环节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B额定励磁下的直流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图1给出了额定励磁下他励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其中电枢回路电阻R和电感L包含整流装置内阻和平波电抗器电阻与电感在内,规定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图1 直流电动机等效电路由图1可列出微分方程如下: (主电路,假定电流连续) (额定励磁下的感应电动势) (牛顿动力学定律,忽略粘性摩擦) (额定励磁下的电磁转矩)定义下列时间常数: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单位为s;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间常数,单位为s;代入微分方程,并整理后得: 式中,负

12、载电流。在零初始条件下,取等式两侧得拉氏变换,得电压与电流间的传递函数 (1)电流与电动势间的传递函数为 (2) a) b)c)图2 额定励磁下直流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a) 式(1)的结构图 b)式(2)的结构图c)整个直流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C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动态数学模型在分析系统时我们往往把它们当作一个环节来看待。这一环节的输入量是触发电路的控制电压Uct,输出量是理想空载整流电压Ud0。把它们之间的放大系数Ks看成常数,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可以看成是一个具有纯滞后的放大环节,其滞后作用是由晶闸管装置的失控时间引起的。下面列出不同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表1 各种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f=50Hz)整流电路形式平均失控时间Ts/ms单相半波10单相桥式(全波)5三相全波3.33三相桥式,六相半波1.67用单位阶跃函数来表示滞后,则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输入输出关系为按拉氏变换的位移定理,则传递函数为 (3)由于式(3)中含有指数函数,它使系统成为非最小相位系统,分析和设计都比较麻烦。为了简化,先将按台劳级数展开,则式(3)变成考虑到Ts很小,忽略其高次项,则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传递函数可近似成一阶惯性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