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技巧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试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9年《大纲教法指导书》编撰委员会主 任:缪仲一副 主 任:郭振明委 员:唐金山、王文生、李艳翎、周 丹、沈宏伟、张 军技术顾问:陆金良、习力刚主 编:王文生副 主 编:李艳翎、周 丹、沈宏伟编撰工作组基础理论组:王文生身体训练组:李艳翎技术训练组:周 丹舞 蹈 组:沈宏伟第1部分 技巧项目教学训练理论基础第一章 技巧项目概述第一节 技巧项目的内容与分类 按照现行国际体操联合会举行的国际性技巧比赛的项目设置来看,技巧项目包括女子双人项目、男子双人项目、混合双人项目、女子三人项目和男子四人项目按照我国现行的全国性技巧比赛的项目设置来看,技巧项目包括女子双人项目、男子双人项目、混合双人项目、女子三人项目和男子四人项目,以及混合三人、混合四人和大集体等技巧项目第二节 现代技巧运动特征一、技巧运动是一项集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其项目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运动员将个人天赋及能力巧妙而独特的融入到同伴间的接触性技术配合之中二、技巧运动是由翻腾、抛接、平衡、舞蹈等动力性、静力性动作组成,竞赛项目主要包括女子双人、男子双人、男女混合双人、女子三人和男子四人等五个国际性竞赛项目,以及男女混合三人、男女混合四人以及大集体等国内特设竞赛项目。
三、技巧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等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练习,对增强自我保护,发展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前庭器官以及时空感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四、技巧运动因其具有极强的艺术欣赏性,更适合表演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应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共同邀请,我国技巧男子四人在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馆的两场表演完美展现了技巧运动的魅力时任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布鲁诺.格兰迪先生称赞这次表演是“里约奥运会体操秀最精彩的节目,没有之一!”第三节 技巧项目教学训练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着力推进技巧项目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扩大人口、激励参赛,夯实基础、着眼长远,选好苗子、系统培养”为立足点,以人人可练技巧为理念,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技巧项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积极营造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和俱乐部参与青少年儿童技巧活动的氛围和环境,促进青少年儿童技巧活动的广泛开展,帮助青少年儿童在技巧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大力创新技巧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稳步推进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优秀技巧后备人才;拓展和提高技巧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及效益,增强技巧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创编《中国青少年技巧项目训练大纲》的目的是:育人为本,塑才为基;激发潜质,精心育苗;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多出人才,为国争光第四节 技巧教练员职业道德规范一、师德规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二、教学规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态度和蔼,耐心体贴;深谙技巧特征,熟知教材教法;坚持正面教育,不歧视、不挖苦、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致力于营造一个健康、尊重和安全的技巧教学训练环境三、竞赛规范熟悉并严守技术规程、反兴奋剂条例、宣传条例、纪律与道德规范和评分规则;尊重所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官员和观众,举止文明礼貌,遵守人权法、儿童保护法和体育道德规范第五节 国内外技巧运动发展简况与趋势 现代技巧运动起源于欧洲1973年创立了原国际技巧联合会(IFSA)1974年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技巧锦标赛,1975年在瑞士的威德诺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杯比赛1984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91次代表大会上,技巧运动被列为国际奥委会承认项目1999年起,技巧与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健美操和大众体操一起归属于国际体操联合会(FIG),从而开启了世界技巧运动发展的新征程。
技巧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华夏大地就出现了技巧造型,文化底蕴深厚、艺术魅力独特我国的技巧运动在现代世界技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技巧运动的普及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的技巧运动自1956年开展以来已走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技巧运动员在世界技巧大赛中已获得了347枚奖牌(金牌135枚、银牌109枚、铜牌103枚),率先创造出了100多个高难新颖动作;中国技巧运动员独具艺术魅力的高超竞技水平也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第二章 青少年儿童技巧教学训练相关理论基础第一节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征 一、青少年儿童身体发展特征简述(一)身高和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均衡生长发育顺序上一般先下肢,后上肢,然后才是躯干二)骨骼系统软骨组织较多,水分和有机质多,无机质少因此骨骼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硬度低,坚固性差,容易变形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所以活动范围大,但牢固性差三)肌肉系统肌肉含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质较少,富于弹性,但肌肉力量较弱大肌肉、上肢肌、屈肌发展较早,小肌肉、下肢肌、伸肌发展较晚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最早发育完善的系统。
因此,与此紧密相关的器官(视、听、前庭、本体等分析器)和能力如:协调、灵敏、反应、节奏、平衡等都能在儿童、少年时期得到充分发展神经过程比较弱,而且容易扩散,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主要靠直观的思维形象建立条件反射,以后第二信号系统逐渐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五)内脏器官人体内脏器官的发育还未完善心跳频率比较快,心脏就比较容易疲劳呼吸频率比成人快,呼吸系统也容易疲劳二、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简述(一)心理过程青少年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感性认识,即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眼、耳、本体感觉来进行感知的因此他们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形象思维,善于模仿注意力大多为不随意注意(不一定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与此同时,随意注意开始发展,但是不能坚持,注意带有情绪的色彩,且不易集中情绪易波动,还不会象成年人那样控制自己的感情,喜、怒、哀、乐都会从面部表情上表现出来,并直接影响训练二)个性特点青少年儿童往往好胜心强,好模仿,兴趣广泛而多样,情绪和情感容易激动,不肯轻易服输,具有一定的自尊心等,但独立性、主动性、坚持性较差,缺乏自制力,往往依靠外界影响来坚持完成一些工作。
第二节 青少年儿童技巧教学训练原则一、快乐健康原则快乐是指教有教乐,学有学乐,善教善学,其乐融融;健康是指要准确把握住技巧教学训练的程序性(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与反馈)、阶段性(身心发展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等)、针对性(人各有异,难求同归)、可行性(教有行,行有效)等二、安全首位原则安全首位原则是指在技巧教学训练过程中,始终要把安全性放在心上,落实在实践中换句话说,教练员要做到熟知教材的难点与关键、熟知学生的天赋与弱点、熟知教法的把握与运用、熟知课堂的环境与氛围,把安全措施与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三、全面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原则是指要将育人、增智、强体、健心有机融合在技巧教学训练的全过程之中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技巧教学训练,培养青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同时要善于抓住其发展敏感期,实施全方位针对性教育四、普及提高原则普及是指以技巧项目人人都可练、人人都爱练、人人都能练、人人都能练到自己的“极限”为理念,让技巧练习者通过参与技巧训练从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是指既要充分激发、调动和挖掘青少年儿童的技巧训练潜质,又要促进其运动技术达到自己的理想水平简言之,就是要通过技巧训练,使其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梦想实现。
五、因材施教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年龄、性别、体质状况、个性特征、需求等)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技巧教学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必须清晰地了解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并做出扬长克短的教学训练设计,实施有助于促进个人持续发展的教学训练实践六、融入教育原则融入教育原则是指技巧教学训练要积极适应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社会化教育需求,主动推进技巧项目融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机构等教育之中第三章 技巧项目安全手册第一节 技巧项目安全宣言技巧是一项很好玩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国技巧致力于创设一个绿色、健康、安全、有尊严、有爱心的活动环境;尊重每一个技巧运动参与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保护每一个参与者在技巧项目训练和比赛全过程中免受虐待等;希望为所有青少年儿童搭建起开心快乐学习技巧、自信满满展示自我技巧才艺的茁壮成长平台为此,每一个技巧活动参与者都必须自觉遵守国际奥委会《运动员权利和责任宣言》(IOC Athletes’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Declaration),以及国际体操联合会《道德规范》(FIG CODE OF ETHICS 2019)和《行为准则》( FIG CODE OF CONDUCT)等相关规定。
尊重青少年儿童技巧活动参与者的人权和尊严;任何侵犯青少年儿童身体或智力完整性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严禁任何级别的兴奋剂,努力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健康安全的技巧教育、培训和竞赛方案第二节 技巧项目教学训练的保护与帮助一、保护与帮助的意义技巧动作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人为设计性也就是说,这些动作是人们根据技巧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而创造出来的,所以,动作的形式和所需要的运动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同时完成这些动作时的身体状态和时空条件又比较复杂所以说,保护与帮助是技巧运动的特点之一,是技巧教学训练中特有的教学训练手段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与帮助作为技巧教学训练中特有的手段,不仅能消除练习者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信心;同时有助于加速学习进程,使练习者尽快建立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通过保护与帮助,对于培养练习者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技巧教练员必须掌握这一基本技能二、保护与帮助的种类及其常用的方法在技巧项目教学训练中,保护与帮助的方式、方法很多,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改进和创新一般来说,保护与帮助主要分为保护、帮助和利用器械的保护与帮助(见表1)。
表1 保护与帮助的种类及其常用的方法种类常用方法及作用保护他人保护运用接、抱、挡、拦等手法,使练习者的运动速度得到减缓或停止,以避免直接撞击器械或地面自我保护利用惯性顺势做屈臂、团身、滚动、滚翻、下蹲等动作,或改变身体姿势或动作性质等方法,及时、果断地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以摆脱危险利用器械的保护在练习者完成动作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海绵坑(或沙坑、稻草坑)、不同规格的垫子、各种护具(如护掌、护肘等)等器械设备,以增强练习者完成动作的信心,维护其健康帮助直接帮助主要包括托、拨、提拉、握、搓、顶、挡、扶等手法,引导练习者按照正确的技术要领体验动作的时空感觉与结构特点,加速动作的掌握、改进与技术提高间接帮助过信号、标志物和限制物等手段,诱导练习者尽快地掌握动作方向、用力时机与节奏的方法利用器械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