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植物理化分析法.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15949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276 大小:8.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水植物理化分析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6页
土壤水植物理化分析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6页
土壤水植物理化分析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6页
土壤水植物理化分析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6页
土壤水植物理化分析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水植物理化分析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水植物理化分析法.doc(2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土壤 水水 植物理化分析法植物理化分析法 第一篇第一篇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1 第一章第一章 土壤样品的采集 制备与保存土壤样品的采集 制备与保存 1 1 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 1 2 土壤样品的制备 3 1 3 贮存 5 第二章第二章 土壤含水量 土水势和土壤水特征曲线的测定土壤含水量 土水势和土壤水特征曲线的测定 5 2 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5 2 2 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 7 2 3 土壤稳定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8 2 4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9 2 5 土壤土水势的测定 9 2 6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12 第三章第三章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定

2、19 3 1 土壤土粒密度的测定 19 3 2 土壤密度 容重 的测定 21 第四章第四章 土壤颗粒组成分析土壤颗粒组成分析 26 4 1 吸管法 26 4 2 比重计法 36 4 3 土壤颗粒分析简易比重计法 43 第五章第五章 土壤团聚体组成的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48 5 1 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48 5 2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50 第二篇第二篇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52 第六章第六章 土壤养分分析土壤养分分析 52 6 1 土壤中氮的测定 52 6 1 1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 53 6 1 1 1 开氏消煮法 53 6 1 1 2 高锰酸钾 还原性铁修正开氏法

3、 57 6 1 1 3 氢氟酸修正开氏法 58 6 1 2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59 6 1 3 土壤中铵态氮的测定 61 6 1 3 1 靛酚蓝比色法 61 6 1 3 2 扩散吸收法 63 6 1 4 土壤中硝态氮的测定 64 6 2 土壤中磷的测定 67 6 2 1 土壤全磷量的测定 67 6 2 1 1 氢氧化钠碱熔 钼锑抗比色法 67 6 2 1 2 硫酸 高氯酸酸熔 钼锑抗比色法 70 6 2 2 土壤有机磷的分离测定 71 6 2 3 土壤无机磷的分级测定 72 6 2 3 1 酸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测定 72 6 2 3 2 中性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测定 75 6 2

4、 4 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76 6 2 4 1 碳酸氢钠法测定土壤有效性磷 76 6 2 4 2 盐酸 氟化铵法测定土壤有效磷 78 6 2 4 3 盐酸 硫酸浸提法测定土壤有效磷 79 6 2 4 4 阴离子交换性树脂法测定土壤有效性磷 80 6 3 土壤中钾的测定 81 6 3 1 土壤全钾量的测定 81 6 3 1 1 氢氧化钠碱熔法 81 6 3 1 2 氢氟酸 高氯酸消煮法 83 6 3 2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84 6 3 3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85 6 4 土壤中微量元素 铁 锰 铜 锌 钼 硼 有效含量的测定 87 6 4 1 土壤有效铁的测定 87 6 4 1 1 邻菲啰啉比

5、色法 87 6 4 1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88 6 4 2 土壤有效锰的测定 89 6 4 2 1 土壤交换性锰的测定 89 6 4 2 1 1 高锰酸钾比色法 89 6 4 2 1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1 6 4 2 2 土壤易还原锰的测定 91 6 4 2 2 1 高锰酸钾比色法 91 6 4 2 2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3 6 4 3 土壤有效铜的测定 93 6 4 3 1DDTC 比色法 93 6 4 3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5 6 4 4 土壤有效锌的测定 96 6 4 4 1 双硫腙比色法 96 6 4 4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9 6 4 5 土壤有效

6、钼的测定 100 6 4 5 1 草酸 草酸铵浸提 硫氰化钾比色法 100 6 4 5 2 极谱法 102 6 4 6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104 6 5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06 6 5 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106 6 5 2 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108 第七章第七章 土壤酸碱性及阳离子交换性能分析土壤酸碱性及阳离子交换性能分析 111 7 1 土壤酸碱性分析 111 7 1 1 土壤 pH 值的测定 111 7 1 1 1 电位法 112 7 1 1 2 比色法 114 7 1 1 2 1 混合指示剂比色法 114 7 1 1 2 2 永久色阶比色法 115 7 1 2 土壤交换性酸

7、 氢 铝 的测定 117 7 1 3 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的测定 119 7 1 4 石灰需要量的测定与计算 120 7 2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 121 7 2 1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122 7 2 1 1 乙酸铵法 122 7 2 1 2 氯化钡 硫酸镁法 126 7 2 1 3 氯化铵 乙酸铵交换法 127 7 2 2 土壤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的测定 128 7 2 2 1 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128 7 2 2 2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130 7 2 2 2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0 7 2 2 2 2 EDTA 络合滴定法 131 7 2 2 3 土壤交换性钾和钠

8、的测定 133 7 2 2 4 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 134 7 2 3 土壤盐基饱和度的计算 135 7 2 4 土壤碱化度的计算 135 第八章第八章 土壤水溶性盐分析土壤水溶性盐分析 136 8 1 土壤水溶性盐的浸提 136 8 2 土壤可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138 8 2 1 质量法 138 8 2 2 电导法 139 8 3 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的测定 142 8 3 1 双指示剂滴定法 142 8 3 2 点位滴定法 143 8 4 氯离子的测定 144 8 5 硫酸根的测定 146 8 5 1 土壤浸出液中硫酸根的预测 146 8 5 2 硫酸钡质量法 147 8 5 3 EDTA 间

9、接络合滴定法 148 8 5 4 硫酸钡比浊法 150 8 6 钙 镁离子的测定 151 8 6 1 EDTA 滴定法 151 8 6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54 8 7 钠和钾离子的测定 156 第九章第九章 土壤矿质土壤矿质全全量分析量分析 158 9 1 样品的熔融与提取 159 9 1 1 碳酸钠碱熔法 159 9 1 2 偏硼酸锂 LiBO2 熔融法 162 9 2 硅的测定及系统分析待测液的制备 162 9 2 1 动物胶脱硅 质量法 162 9 2 2 容量法 164 9 3 铁的测定 167 9 3 1 邻菲啰啉比色法 167 9 3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8 9 4

10、 钛的测定 170 9 4 1 变色酸比色法 170 9 4 2 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 171 9 5 铝的测定 172 9 6 锰的测定 174 9 6 1 甲醛肟比色法 174 9 6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76 9 7 钙 镁的测定 177 9 7 1EDTA 络合滴定法 177 9 7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80 9 8 钾 钠的测定 182 9 9 磷的测定 183 9 10 硫的测定 185 9 10 1 燃烧碘量法 185 9 10 2 EDTA 间接滴定法 188 9 11 烧失量的测定 190 第三篇第三篇 土壤水化学分析土壤水化学分析 191 第十章第十章 土壤水和

11、天然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土壤水和天然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91 10 1 土壤水和天然水样品的采集 191 10 2 土壤水和天然水样品的保存 19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水样化学性质的测定水样化学性质的测定 192 11 1 烘干残渣总量及盐分总量的测定 192 11 1 1 品质法 192 11 1 2 电导法 193 11 2 PH 值的测定 193 11 3 总酸度的测定 194 11 4 总氮的测定 195 11 4 1 开氏法 195 11 4 2 过硫酸钾氧化 紫外分光光度法 197 11 5 水解氮的测定 198 11 6 铵态氮的测定 199 11 7 硝酸根的测定 200 11 7

12、 1 酚二磺酸比色法 200 11 7 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02 11 8 亚硝酸根离子的测定 202 11 9 全磷量的测定 204 11 9 1 硫酸 高氯酸酸熔 钼锑抗比色法 204 11 9 2 过硫酸钾 钼锑抗比色法 205 11 10 磷酸根的测定 206 11 11 钾 钠的测定 207 11 12 钙 镁的测定 209 11 12 1 EDTA 络合滴定法 209 11 12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1 11 13 硅的测定 213 11 13 1 硫酸亚铁铵 硅钼蓝比色法 213 11 13 2 1 2 4 氨基萘酚磺酸 硅钼蓝比色法 214 11 14 铁的测定 21

13、5 11 14 1 邻菲啰啉比色法 215 11 14 2 联吡啶比色法 217 11 13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8 11 15 铝的测定 219 11 16 锰的测定 220 11 16 1 甲醛肟比色法 220 11 16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22 11 17 碳酸根 重碳酸根 总碱度 的测定 222 11 18 氯离子测定 223 11 19 硫酸根的测定 225 11 19 1 EDTA 间接滴定法 225 11 19 2 硫酸钡比浊法 226 11 20 有机碳的测定 228 11 20 1 高锰酸钾 硫酸氧化法 228 11 20 2 高锰酸钾 氢氧化钠化法 229

14、第四篇第四篇 植物全量养分分析植物全量养分分析 230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30 12 1 植物样品的采集原则 230 12 2 植物样品的制备 231 12 3 植物样品的保存 231 12 4 注意事项 231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植物样品全量养分的测定植物样品全量养分的测定 232 13 1 植物粗灰分的测定 232 13 2 植物全氮量分析 233 13 2 1 待测液的制备 233 13 2 1 1 硫酸 混合加速剂消化法 233 13 2 1 2 硫酸 高氯酸消化法 234 13 2 1 3 硫酸 过氧化氢消化法 235 13 2 2 待测液

15、中氮的定量分析 235 13 2 2 1 蒸馏法 235 13 2 2 2 靛酚蓝比色法 237 13 2 2 3 扩散法 238 13 3 植物全磷量分析 239 13 3 1 待测液的制备 239 13 3 1 1 硫酸 高氯酸消化法 239 13 3 1 2 硫酸 过氧化氢消化法 239 13 3 1 3 硝酸 高氯酸消化法 239 13 3 1 4 三酸混合消化法 241 13 3 2 待测液中磷的定量分析 242 13 3 2 1 钼锑抗比色法 242 13 3 2 2 钒钼黄比色法 244 13 3 2 3 1 2 4 氨基萘酚磺酸比色法 245 13 4 钾的测定 246 13

16、5 钠的测定 247 13 6 钙 镁的测定 247 13 6 1 待测液的制备 247 13 6 1 1 干灰化法 247 13 6 1 2 硫酸 高氯酸消化法 248 13 6 1 3 硫酸 过氧化氢消化法 248 13 6 1 4 硝酸 高氯酸消化法 248 13 6 1 5 三酸混合消化法 248 13 6 2 待测液中钙 镁离子的测定 248 13 6 2 1 EDTA 滴定法 248 13 6 2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50 13 7 硫的测定 251 13 7 1 硝酸 高氯酸消化法 251 13 7 2 待测液中硫的测定 251 13 8 铁的测定 252 13 8 1 待测液的制备 252 13 8 1 1 干灰化法 252 13 8 1 2 硝酸 高氯酸消化法 252 13 8 1 3 三酸混合消化法 252 13 8 2 待测液中铁的测定 252 13 8 2 1 邻菲啰啉比色法 252 13 8 2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54 13 9 1 待测液的制备 255 13 9 1 1 硝酸 高氯酸消化法 255 13 9 1 2 三酸混合消化法 255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