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210380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世界食糖生产和消费以蔗糖为主,2017年中国食糖消费量达1750万吨,食糖产量达53万吨,进口520万吨,其中60%来自巴西。近年来,我国积极尝试“走出去”,企业境外糖业投责合作巳遍及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以及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合作模

2、式以建设糖料种植基地为主。据此完成13题。1.与巴西相比,制约我国食糖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A.市场 B.技术 C.原料 D.交通2.与非洲国家相比,我国在东南亚国家建设糖料种植基地的主要优势是A.运输成本低 B劳动力成本低 C.环保成本低 D.原料成本低3.我国糖业为实现“走出去”可持续发展应A.拓展当地市场 B.学习当地技术 C.扩大种植规模 D.发展精深加工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不断增大、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升高的动态演化过程。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始终高于城镇。2010年后,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明显逆转,超过东、中、西部地区。下图为19532017年我国不同地区

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4. 2010年后,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发生逆转是因为东北地区A.人口死亡率急剧上升 B青壮年人口迁出量大C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D.老年人康养设施完善5. 2000年以来,导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的主要因素是政策 交通 经济 资源A. B C. D.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该风蚀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风力强盛 B.植被破坏严重 C.粉沙表土深厚 D.坡度较陡7.甲处物质A可延缓风蚀坑扩展速度 B.加速古风成沙出露地表C.

4、逐渐堆积,变得越来越厚 D.来源于背风坡的粉沙土8.推测图示风蚀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风蚀坑不断加深 B风蚀坑积水成湖C.风蚀坑坡度逐渐增大 D.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内蒙古西部草原居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家庭能源。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组成),以满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热水使用需求。下图为内蒙古西部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图以及当地居民能源利用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判断该地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最差的月份是A.2月 B.6月 C.10月 D.12月10.57月当地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蒸发弱 B.日照时间长

5、 C.昼夜温差大 D.地表植被稀疏11.该地风能较太阳能季节变化小,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 B.太阳能利用难度大 C.大风天数多 D.风能资源稳定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一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在云南西北部紧紧相邻,并列自北向南流淌。该区域被称为三江并流带(或三江并流区),构成了横断山脉纵向岭谷区北部的主要部分。三江并流区在晚第三纪的准平原阶段所处的纬度位置相比现在低3米-4米。在东西宽不到100 km范围内,由西向东有数列

6、近乎南北纵向排列的高大山地,三条大江河谷深切,形成了相对高差在30000 m以上的大峡谷群景观。同时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世界最著名的植物标本产地。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区地理位置,下表为其发育的地质年代表。(1)简要说明三江并流区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6分)(2)分析三江井流区由准平原到高山深谷变化过程中气候特点的变化。(8分)(3)说明三江井流区物种多样性极为丰高的原因。(8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雾岛酒造位于九州岛宫峙县,是日本最大的烧酒企业。该企企业有近百年历史,其烧酒品牌在日本家喻户晓,年产值超过200亿日元,选用鹿儿岛县产的黄金千贯鲜甘薯

7、,经过严格的拣选,剔除颜色不正的薯块,蒸汽蒸熟后打浆,进入造酒程序。近年来,日本国内兴起一股“烧酒热”,烧酒销量大增。厂家开发多种烧酒品种。不少烧酒厂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酒糟等废弃物。雾岛酒造曾将产生的酒糟等废弃物一部分排放到农田,一部分直接排入海洋。随着酿酒产生的红薯废料和酒糟日渐增多,上述处理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下图示意宫崎县的地理位置。(1)说明宫崎县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8 分)(2)简述雾岛酒造企业开发多种烧酒品种的主要目的。(4 分)(3)指出雾岛酒造企业对酿酒废料和酒糟处理不当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4)请为雾岛酒造企业在酿酒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提出合理的处理建

8、议。(6 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盾、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10分)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北依泰岭主脊,南靠大巴山主梁,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境内月河川道和汉江谷地之间,“三山夹两川”的地貌格局显著。 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出了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图为安康市族游素区空间分布图。指出安康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并为安康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合理建议。44. 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10分)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是种植棉花纬度最高的国家。该国南部的南哈州是哈萨克斯坦唯一的产棉区。哈

9、萨克斯坦政府已将纺织业列为七个优先发展的领城之一,并在南哈州建立了以纺织业为特色产业的经济特区。目前,当地政府在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扩大棉花种植规模。 分析南哈州棉花种植规模扩大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C 解析本题考查农 业区位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文字材料信息的能力。与巴西相比,我国甘蔗种植地区所处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甘蔗产量小,原料不足,所以制糖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原料不足。故C选项正确。2.A解析本题考查制糖业的区位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由题意可知.我国食糖生产原料缺口较大,需要大量从国

10、外进口,与非洲国家相比.我国在东南亚国家建设糖料种植基地的主要优势是,原料运输成本较低。故A选项正确。3.D解析本题考查制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由题意可知,我国糖业走出去主要是在国外建立原料种植基地.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故D选项正确。4.B 解析本题考 查人口迁移,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东北地区为我国老工业基地,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导致大量青壮年人口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显著提高,使该地区201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发生逆转。故

11、B选项正确。5.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对户籍制度管理制度放开,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迁移.所以政策和经济是导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的主要因素。故C选项正确。6.B解析本题考查风蚀坑的根本成因,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风力强盛是风蚀坑形成的动力因素;粉沙土和地表植被对古风成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后,粉沙土活化,古风成沙受风力侵蚀,逐渐形成风蚀坑;坡度大小对风蚀坑影响不大。故B选项正确。7.A解析本题考查风沙物质的来源,

12、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甲处物质是重力作用下坍塌下来的粉沙土.其堆积在风蚀坑的侵蚀凹面处.部分或全面覆盖在古风成沙上.能够保护古风成沙暂时不被侵蚀.但随着堆积物受风力、重力等作用被侵蚀或搬运,古风成沙再次出露地表,遭受侵蚀,故甲处物质可延缓风蚀坑的扩展。故A选项正确。8.D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风蚀坑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探究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在该区域植被不断破坏的情况下,单一风蚀坑受风力、重力、流水等外力侵蚀会导致风蚀坑面积不断扩大.并与周边的风蚀坑相连。从而形成成片裸露古凤成沙区.古风成沙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移动,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在风蚀坑发展过程中,重力、风力侵蚀

13、和堆积作用相互作用,风蚀坑的深度、坡度会出现陡缓交替的现象。故D选项正确。9.A解析本题考查对风能和太阳能季节分布的对比,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由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图可知,2月风能和太阳能均不足,互补效果最差;6月风能不足,但太阳能丰富;10月太阳能较丰富,风能较低:12月太阳能最低,风能较高;6、10.12三个月太阳能和风能互补较好。故A选项正确。10.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5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内蒙古西部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故B选项正确。11.C解析本题考查对太阳能效果不好的理解,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

14、理信息的能力。内蒙古西部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时间较长,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大风天数多,风能较太阳能季节变化较小。故C选项正确。36.(1)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东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强烈抬升;同时形成了近似于东西向的褶皱和南北向的断层;沿褶皱和断层发育的河流.在地壳的抬升作用下下切侵蚀强烈,形成高山深谷的地貌特征。(6分)(2)在准平原阶段,由于纬度位置较低,三江并流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南北向的高山深谷形成.构成了夏季海洋湿润水汽通道,由于地形抬升作用,降水量增多,形成局部温暖湿润的小气候;随着相对高差不断增大,气候特点随海拔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受地形影响,部分谷地难以形成降水,形成干热谷地。(8 分)(3)由于南北向岭谷地貌的发育.局部区域水热条件优化,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大部分生物生存;地形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明显,为不同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阻隔了东西向物种间的交流,使一些珍稀物种在此进行演化;山高谷深,受人类活动干扰少。(8 分)解析本题以三江并流区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地貌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三江并流区地貌特征的成因、地形地貌的变化对当地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