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制度ppt医学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08396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沟通制度ppt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患沟通制度ppt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患沟通制度ppt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患沟通制度ppt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患沟通制度ppt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患沟通制度ppt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患沟通制度ppt医学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患沟通制度 肿瘤四科 医患沟通制度 一 医患沟通的涵义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把对病人的尊重 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在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中 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与患者建立相互尊重 理解 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 维护患者切身利益 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确保医疗安全 各医院要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 加强医患沟通工作 医患沟通制度 一 医患沟通的涵义医患沟通是医患双向的互动 是一种交流 是一种默契 医患沟通制是指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实现医务人员同病人及其家属在医疗服务中的主动合作 构筑相互尊重 理解 信任 平等的新型医患关系 而总结出的比较

2、系统的医患交流方法 并形成制度在医院实行 沟通是无限的 可以不限时间 不拘形式 要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 知识层次 年龄结构 心理特征 性格脾气 疾病状况等因人而异 沟通的内涵探索也永无止境 要持续改进 不断完善 医患沟通制度 二 医患沟通的时间1 门诊接诊沟通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 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 现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 并安排在门诊治疗 对符合入院指征的可收入院治疗 在此期间门诊医师应与患者沟通 征求患者的意见 争取患者对各项医疗处置的理解 必要时 应将沟通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志及门诊病历上履行签字互认 医患沟通制度 2 入院时沟通病房医务人员在接收新患者入院时 应首先

3、向患者作自我介绍 在完成病史采集及入院体检后 应按医院 就医须知 内容及要求与患者或其亲属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 并适当地进行卫生宣教 接诊 主管 医生在做出初步诊断 制定治疗方案后 应将患者目前病情 拟采取的治疗方案 医学界目前对此病的认识及诊疗现状 本院对此病的诊治水平向患者或其亲属做详细讲解及充分的告知 并记录在首次病程记录中 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 应履行告知签字手续 医患沟通制度 3 住院期间沟通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 对所采取的各项诊疗措施及其相应风险与副作用均应向患者或其亲属进行解释说明 患者病情变化或变更治疗方案时应让患者充分了解相关原因及理由 病情恶化至病重 病危者应有书面告知及签字手

4、续 对于欲实施手术 麻醉 输血 化疗 放疗 植入医用器材 有创诊查 试验性检查和治疗 会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等高风险诊疗活动者 应征求患者 原则上为患者本人 特殊情况下为其亲属或授权代理人 同意并履行签字手续 对特殊情况下变更诊疗措施 如术中改变术式 患方拒绝 放弃诊疗者 务必告知其原因及可能的后果 争取患方签字 同时做好记录 医患沟通制度 4 出院时沟通患者出院时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或亲属说明患者在院期间的总体治疗情况及疾病恢复 治愈状况 并详细交待出院医嘱及出院后注意事项 以下几种病人在出院时必须向患方充分告知相关情况 并履行签字手续 1 对于临床治疗尚在进行 而因各种原因患者自动要

5、求出院者 2 本次住院实施了各种医疗器械植入 置入 性手术治疗者 3 患者出院后必须进行后续治疗或定期监测复查 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者 4 出院后需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活动及功能锻炼者 医患沟通制度 5 出院回访沟通对已出院的患者 医护人员应采取电话回访或登门拜访的方式进行回访沟通 对病人出院后病情恢复 用药 生活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和康复指导 并在出院患者登记本中做好必要登记 医患沟通制度 三 医患沟通的内容 诊疗方案的沟通 1 既往史 现病史 2 体格检查 3 辅助检查 4 初步诊断 确定诊断 5 诊断依据 6 鉴别诊断 7 拟行治疗方案 可提供2种以上治疗方案 并说明利弊以供选择 8 初

6、期预后判断等 医患沟通制度 2 诊疗过程的沟通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 主要治疗措施 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 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 药物不良反应 手术方式 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医疗药费情况等 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 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局限性 风险性的了解 有的放矢的介绍给患者或家属 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 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 支持和配合 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将沟通内容记载在病程记录上 护士在患者入院时 应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和住院须知 并安慰患者 并把沟通内容记录在

7、护理记录单上 医患沟通制度 3 分级沟通沟通时要注意沟通内容的层次性 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 复杂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由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沟通 同时要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文化程度及要求不同 采取不同沟通方式 如已经发生或出现纠纷的苗头 要重点沟通 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及院领导 医患沟通制度 3 分级沟通对于普通疾病患者 应由责任医师在查房时 将患者病情 预后 治疗方案等详细情况 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 对于疑难 危重患者 由患者所在的医疗小组 主任或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住院医师和责任护士 共同与家属进行正式沟通 对医疗风险较大 治疗效果不佳及考虑预后不良的患者 应由科主任主持召开全科会诊 科主任 主管医

8、师共同与患者沟通 并将会诊意见及下一步治疗方案向患者或家属说明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必要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在必要时可将患者病情上报医务科 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人员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 医患沟通制度 4 出院访视沟通对已出院的患者 医护人员在出院患者登记本中做好记录 对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和对出院后用药 休息等情况写在出院证上 延伸的关怀服务 有利于增进患者与医护人员情感的交流 也有利于培养医院的忠诚顾客 医患沟通制度 5 重点的沟通对象病情复杂 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住院预交金不足者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患者和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曾经和医院发生过纠纷者性格古怪或

9、偏激者有自杀倾向者 医患沟通制度 5 重点的沟通对象低收入阶层的患者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 但家庭不和睦者自费患者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预计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或情绪偏激者发生院内感染者 医患沟通制度 四 医患沟通的方法1 沟通方法 1 预防为主的沟通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 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病人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 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还应在早 晚交班时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和事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 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 2 交换沟通者 如责任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

10、 应另换其他医护人员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 医患沟通制度 四 医患沟通的方法1 沟通方法 3 书面沟通 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 治疗 重大手术的患者 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 或一些特殊的患者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4 集体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 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同集体沟通 5 协调统一后沟通 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 在沟通前 医 医之间 医 护之间 护 护之间要相互讨论 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 避免使病人或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医患沟通制度 2 沟通技巧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应体现尊重对方 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

11、 同情患者的病情 愿为患者奉献爱心的姿态 并本着诚信的原则 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 一个技巧 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 尽量让病人和家属宣泄和倾诉 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作出准确解释 2 二个掌握 掌握病情 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 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 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 医患沟通制度 2 沟通技巧 3 三个留意 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 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 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期望值 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 学会自我控制 4 四个避免 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 语调 语句 避免压抑对方情绪 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 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 避免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 医患沟通制度 五 沟通记录及要求每次沟通都应在病历中有详细的沟通记录 沟通记录作为查房记录或病程记录的内容 要包括实际内容及沟通结果 医患沟通制度 六 评价1 医患沟通作为病程记录中常规项目 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2 因没有按要求进行医患沟通 或医患沟通不当引发医疗纠纷 按照或参照医疗质量奖惩规定 从重处罚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