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饲养技术文章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07841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的饲养技术文章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的饲养技术文章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的饲养技术文章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的饲养技术文章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的饲养技术文章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的饲养技术文章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的饲养技术文章教学教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的饲养技术观众朋友们,您现在看到的这匹马形体高大,躯体结实,四肢修长,身体各部位棱角分明,轮廓流畅,简直就是一尊“活的艺术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隔断片花:轻松快节奏画面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是最善解人意的动物之一,同时也是吉祥的象征,自古便有“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说法。马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代步,还是耕作、运输,乃至娱乐休闲、竞技运动,都有马的功劳。但是对于马来说,无论是役用、还是休闲娱乐用,都得精心饲养,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寿命和效果。今天,我们以休闲运动马为主,向大家介绍马的饲养技术一、马的品种及生理特性(不读)马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000万年以前,进入人

2、类社会以后,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马的驯养要求,马逐步融入人类社会,形成了具有不同适应性的品种。目前,世界上的马约有300多个品种,如纯血马、阿拉伯马,以及我国的伊犁马、蒙古马、西南马等。它们都具备马匹共同的生理特点,所以,只有了解并掌握马的生理特点,才能做到正确地饲养管理。首先要特别注意他们的感官特点:视觉(不读)马眼位于头部两侧,其视野呈圆弧,全景视野可达330360度,所以,马除了能看到正面、侧面外,对其后部也可兼顾,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马后眼”,在接近马匹时,对其后肢可要小心呀。听觉(不读)马耳的听觉非常灵敏,对于距离远和分贝低的声音,判断能力比较强。此外,过强的音

3、响对马是不良刺激,甚至会使马受惊。嗅觉(不读)马的嗅觉非常发达。马主要依靠嗅觉识别主人、同伴、母子、性别、路途、马厩、饲料种类等。味觉(不读)马的味觉不是很灵敏,对苦味和酸性的食物不敏感,因此,马槽应经常清洗,否则,残余的酸败饲料会影响马的健康。触觉(不读)马触觉比较敏感,像四肢、腹部、口唇、耳朵等部位,神经较为丰富、敏感程度高,人在接触这些部位时要注意安全,不可冒然行事。竞争和争斗性(不读)除了感官上的不同特点之外,马的竞争心理非常强,彼此互不相让,赛马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马是个性很强的动物。外表显得很温顺,安静,但在马的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争斗意识是其他动物所不及的。在战争中,许多马并不是在

4、枪林弹雨中倒下的,而是由于剧烈奔跑,劳累过度而死。记忆力和模仿力(不读)马的大脑较发达。可记住道路、水源、厩舍、饲喂和伤害等。“老马识途”讲的就是马有较强的记忆力,即使离群数月,甚至数年,它仍可返回原地。二、马厩的设计(不读)了解了马的生理特性,就像是驾驶中把握住了方向盘,根据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设置,比如马厩的设计就很有讲究。马厩是马匹生活的小环境,以适合马匹生理需要为原则、以经济、实用、坚固为标准。马厩要干燥、通风采光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配备供水与排水设施。马厩的类型(不读)马要求精细的饲养管理,所以,多为单间饲养,也就是封闭式饲养。封闭式的马厩在北方可抵御寒冷,在南方可防太阳辐射。

5、它最适宜的温度是6-12。单间的面积因马匹形体不同可大可小,一般情况下,体高1米5以下的马,单间面积保持在8-9平方米,体高1米5以上的马,则应提供12平方米的马厩。马厩地面(不读)马厩的地面非常重要,要求防滑、防潮、耐用。通常采用水泥地面,既坚固、耐用、又经济、方便,便于卫生消毒、防疫等。马厩门窗(不读)门窗的大小、高低与马厩的通风采光有直接关系。窗的大小应与地面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以1:10为好,窗高在1.5-1.8米左右。门高约2.5米,宽约1.2米。固定装置(不读)马厩内的固定装置包括饲槽、喂草架、水槽。饲槽应位于门旁的夹角处。 饲槽与水槽应分开,水槽一般使用水桶,可将水桶支架固定在墙

6、壁一角,以防被马弄倒。用喂草架给马喂草。饲槽、喂草架、水桶架的外形设计上要求没有棱角,以免对马造成伤害。附属建筑与设施(不读)鞍具室(不读)鞍具室,要干燥防潮,大小应能装下所需要的马具物品,需要设置固定的鞍具架。运动场(不读)马善奔跑,所以需要设置较大的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以养殖户的管理承受能力为度,越大越好。马匹运动场的地面一般为土壤和沙子的混合地面,这样会减少马匹蹄部的磨损,起到蹄部保护作用。运动场也可以种植一些适口的青草,供马匹在散步时食用。三、饲料的准备(不读)马的饲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脂肪不能太多,否则马的生理功能、功用性就会大大下降,因此马通常以粗饲料为主、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为

7、辅,适当添加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四、选择种马(不读)有了饲料的准备,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选择种马。选择种马,重点应放在马的外型结构和体质气质上。从马匹外貌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与选择。选马的技巧可以总结为“五看”,即看长相、看毛色、看走相、看年龄、看体质与气质。看长相(不读)看长相包括马的外部形态、身体的结实程度和对外界的敏感程度等。马的头要大小适中,呈方圆形。颈部要求:细长、肌肉丰满。颈长的马重心易前移,颈的摆动幅度大,利于发挥速度。背腰宽广平直,肌肉强实,有利于负重和发挥速度。俗话说“好马长在腿上”,说明四肢的重要性。前肢支持体重,要求大膀头,上粗下细。看走相(不读)选择马时,还要注意马的走

8、相。看走相,就是检查马的肢势和蹄形,可以在马慢步前进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可让其快步行走。一般肢势和蹄形正的马,在运步时,前后肢保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看毛色(不读)识别马的毛色是养马的基础知识。看毛色也是选择马的重要步骤和依据。马的毛色可分为单毛色和复毛色两大类,全身被毛只一种颜色为单毛色;被毛由两种以上颜色构成为复毛色,如青毛、沙毛、花毛、斑毛等。比如,广大农牧民都喜欢深色的马,军马的要求更严格,一般白色、花色、斑毛是不准入伍的。看年龄(不读)马的自然寿命一般为2530年。在415岁时劳役能力最强。马的老幼从外观上可以知道个大概。如幼龄马,皮肤紧而有弹性,肌肉丰满,被毛有光泽,身短而腿长;老龄

9、马的嘴唇下垂,多皱纹、眼窝塌陷,皮肤缺乏弹性,动作不灵活。随着年龄的变化,马匹牙齿的生长、脱换和磨损都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马匹牙齿的变化,来判定马的年龄。如:3岁时,永久门齿完全长出4岁时,永久中间齿完全长出5岁时,所有的隅齿完全长出,俗称“齐口”看体质与气质(不读)体质是马的外部形态和生理机能的综合体现,也就是结实程度。一般将马的体质分为湿润型、干燥型、细致型、粗糙型和结实型五个类型。但是在实践中,很少见到单一体质类型的马匹,一般都是以某种类型为主的混合型。气质指的是马的性格,是马匹对外界敏感性反应的一种表现,养马学上称为悍威。通常可分为烈悍、上悍、中悍和下悍四种。五、马的饲

10、养技术(不读)运动用马一般品质较好,最好让它们个个都“住上”单间,依据马匹的个体特性实施针对性饲喂。请您往这儿看,在每个马厩的墙上都有一张特制的“身份证”,上面明确注明:马主、马名、性别、身高、血统、出生日期、饲料配比、教练等信息,这样在日常饲喂管理时可就方便多了。我们可以从马匹的生理特性和运动强度两方面采取个体饲养。选择优秀饲养员(不读)马匹良好的饲养效果首先取决于饲养员。诚实可靠、热爱马匹、有责任心、努力工作是饲养员最可贵的品质。优秀的饲养员,善于观察并总结出每匹马的行为特点和习惯,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和改善饲养管理。按生理特性饲喂(不读)在根据马匹的生理特性饲喂时,要注意种马、妊娠马、幼驹

11、和育成马的生理特点,并在饲喂时区别对待。(一)种公马的饲养管理(不读)先来看一下种公马。为了保证种公马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量多且品质好,延长使用年限,必须要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在饲养上,首先要保证种公马的营养需要。粗饲料主要是由优质干苜蓿和羊草混合而成。除了饲喂精料和粗饲料以外,为了提高精液品质,最好补充一些维生素进行“特殊关照”。在非配种期间,精料参考配方为:燕麦50%、黄豆10%、黑豆10%、麸皮10%、玉米10%、葵花籽8%、矿物质2%。其中,矿物质包括:盐、钙粉等。另外,黄豆要用水泡透,黑豆要煮熟。在配种期间,可以降低燕麦5%的比例,增加鸡蛋、酸奶、红米等营养饲料。(二)种母马的

12、饲养管理(不读)种母马主要分为空怀期和妊娠期。空怀期母马(不读)空怀期母马体重下降较快,需要提高营养,促进发情。粗料为8-12千克/天,精料为3-4千克/天。粗料可以是优质苜蓿、羊草。其中精料参考配方为:燕麦35%、黄豆15%、黑豆12%、麸皮10%、玉米15%、葵花籽10%、矿物质3%。妊娠母马(不读)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除满足母马本身的营养需要外,还要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及产后泌乳的需要,所以怀孕母马的日粮必须含有丰富的营养。妊娠期应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推荐使用胡萝卜、马铃薯和甜菜,这些食物可以提高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消化、还可以预防流产。妊娠期最后12个月的饲养管理对泌乳量的提高

13、非常重要,要加强饲养,但在分娩前23周应适当减少饲料,给予质地优良、松软、易消化的饲料。(三)幼驹的饲养管理(不读)幼驹出生后,对外界适应能力比较差,而其发育又同以后成年马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幼驹的饲养管理。整个幼驹期为6个月。幼驹出生3天内,如果天气好,可让幼驹随母马做户外运动。1015天时,幼驹开始自行吃草,一个月开始补料。准备易消化的麸皮和压扁的大麦、燕麦等,加适量豆饼,饲喂时加水、浸湿拌匀,开始每日50克,分两次喂,以后逐渐增加饲喂次数至每日三次。(四)育成马的饲养管理(不读)幼驹满6月龄时,就可以从幼驹舍转入育成马舍,进入育成马阶段,育成马阶段时间为6-30月龄。这一阶

14、段是幼驹全面生长发育的时期,应补充肌肉骨骼生长素、奶粉等营养物质。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是依据生理特性进行的区别饲喂,另外,在马匹的实践使用中,运动强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所以,也要结合马匹不同程度的运动强度进行个性化饲喂。根据不同运动强度饲喂(不读)总体来讲,若马匹运动强度加大了,日粮也必须随之调整,以满足其能量所需,运动量减少了或马匹受伤、患病、休息,应适当减少精饲料,增加粗饲料。 马匹不运动时,每天只喂给优质干草就可以维持马匹的正常生理所需。轻度运动时,每日运动时间在4小时以下,通常将日粮中的精料控制在15%左右就可以了。中度运动时,每日运动时间在48小时,日粮的精料比例为30%。重度运动时

15、,每天运动时间在8小时以上,日粮的45-55%为精料。如果马太瘦,需要增加营养丰富的饲料,太胖则减少营养饲料;有些马逐渐反应变得迟钝,可以通过改换饲料来进行调节,比如多饲喂燕麦等高能量饲料,马吃了燕麦后,容易兴奋,可促使其活动。老龄马消化功能减弱,体质逐渐下降,这就需要酌情增加容易消化的饲料。马在饲喂时还要注意以下要点:饲喂注意事项(不读)饲喂次数(不读)马匹通常日喂34次,每天要定时饲喂,不得随意更改饲喂时间,以免破坏马的饮食规律而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每日的精料在白天分23次饲喂,每次饲喂时,应本着先粗后精的原则,即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提倡晚上补饲,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这可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在白天,马大多处于运动或者劳役状态,没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和吸收饲料,所以,可以把每天饲喂干草量的一半以上放在晚上饲喂。饲喂品质良好的饲料(不读)马对饲料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草的质量好,粗纤维含量少,没有被雨水淋泡。精料要保持干净无杂质,无发霉变质。饮水(不读)水对马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马匹缺水,会严重影响马的健康。马厩内要常备清洁、新鲜饮水,保证马匹可以随时饮用。马匹饮水后,不能立即作剧烈运动。同样,剧烈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