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ppt医学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021013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ppt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ppt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ppt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ppt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ppt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ppt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ppt医学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 东昌府人民医院急诊科 马秋平 概念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是指利用先进的 精密的医疗设备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内分泌系统 肾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状况等的动态监测 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有效的反映出危重症患者脏器功能和内环境状况 为临床诊断 预防 治疗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教学目标 掌握循环 呼吸 泌尿 神经 血液系统的监护内容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功能监测 心血管系统功能监测主要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 包括心脏 血管 血液 组织氧的供应与消耗及心脏电生理等方面的功能指标 为临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

2、 临床救治与护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心血管系统功能监测一般可分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两类 创伤性和无创伤性监测 创伤性监测需使用仪器穿过皮肤 粘膜 与体内血管或器官直接接触 无创伤性监测则不需进入体内 间接或直接从体表测出 血流动力学监测分类 创伤性监测1 动脉压2 中心静脉压3 肺动脉压 无创伤性监测心率心电图3 血压间接测定4 心排血量监测5 血氧饱和度SpO2 一 心电监护及心率监测 心电信号通过导联线上的电极获取 心电监护分类 1 床边与中心心电监护仪 2 遥控心电监护仪 心率可通过心电监护仪器的心率视听装置和脉搏搏动而获得数据 监护仪屏幕上显示的心率数值 正常成人安静

3、时心律率在60 100次 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心率监测的意义 二 心电图监测 12导联或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连续进行24 48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 常用于心肌缺血的诊断 评估和心律失常的监测 心电示波监测 通过心电监护仪连续 动态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对即时发现心电图异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电图监测 胸前导联放置位置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4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 V3在V2与V4中间 V5左侧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在左腋中线与V4 V5同一水平 从右到左依次为红 黄 绿 棕 黑 紫 心电图监测 监护仪导联电极放置位置 常用的心电监护仪有3个电极 4个电极

4、5个电极三种类型 每种电极都标有电极放置位置 可参照执行 三 血压监测 血压是血管内血液 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可以反映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 是衡量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成人安静时血压的正常值90 120 60 90mmHg 白天的血压比夜间要高 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实时反映心排血量 外周血管阻力 血容量的变化 指导急诊情况下创伤 出血性休克等疾病的诊断 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 指导临床用药 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急诊 ICU 手术室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床边血压监测 血压监测仪器的种类 无创血压测定 NIBP 无创袖带血压计测定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查方法 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排血量循环血容

5、量周围血管阻力血管壁弹性血液粘滞度 无创血压测定 NIBP 血压计袖带缠的过松或过紧 袖带长度过长或过短 手臂高度与心脏是否平行也会影响血压 四 心排血量监测 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 CO是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对评价心功能 补液与药物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左右心室的射血量基本相等 包括胸腔生物抗阻法与多普勒心排出量监测两种方法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进入动脉 静脉或心脏内 然后将导管与压力换能器相接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 利用监护仪或监测装置直接测定心血管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 二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

6、压监测 一 动脉血压监测 动脉压监测是将测血压装置直接插入动脉血管内 通过压力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的动脉内测压的方法 可较精确地测定血压 提供准确 可靠及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 动脉内置入导管的位置 桡动脉 肱动脉 腋动脉 股动脉 首选桡动脉 其次股动脉 适应症 休克 重症疾病 大手术或有生命危险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的监护 其他存在高危情况的危重症患者监护 动脉血压正常值 收缩压 正常值为90 120mmHg 人体重要脏器的临界关闭压为60 70mmHg 当收缩压低于此值时 脏器功能将受到影响 随着灌注压进行性降低 直至血流停止 血管内压仍大于静脉血压 血流停止时的灌注压称为临界关闭压或零流压 动脉血压

7、正常值 舒张压 正常值为60 80mmHg 舒张压的重要性在于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脉压 正常值为30 40mmHg 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 为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是反映脏器组织灌注的指标之一 正常值为60 100mmHg 预防并发症 局部出血血肿 穿刺失败及拔管后要有效的进行压迫止血 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远端肢体缺血 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 密切观察术侧远端手指的颜色与温度 发现皮肤苍白 发凉及有疼痛感等异常变化时 应及时拔管 动脉内血栓形成 动脉置管时间长与血栓形成有关 在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后 及早拔管 二 中心静脉压 CVP 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或上 下腔静脉近

8、右心房处的压力 主要反映体内血容量 静脉回心血量 右心室充盈压力或右心功能的变化 中心静脉压测量适应症 危重患者大手术前 后的监护各种类型的休克各种严重创伤 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症患者的监测指导临床输血 输液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 影响中心静脉压因素 中心静脉压主要反应右心室前负荷 反映右心室充盈压的变化 亦可以反映右心功能改变 测得值受循环血容量 静脉张力 静脉回流量 胸腔内压力及心包内压力等影响 正常值是5 12厘米水柱 导管置入的部位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 股静脉 首选锁骨下静脉 中心静脉压意义 中心静脉压升高补液量过多或过快右心衰竭血管收缩心包填塞急性或慢性肺动脉高血压机械通气和

9、高呼气末正压 中心静脉降低血容量不足血管扩张血管收缩扩张功能失常 如败血症 中心静脉压并发症 感染 穿刺时注意无菌操作 置管期间加强观察和护理 出血 穿刺前应熟悉局部解剖 掌握穿刺要点 穿刺时若误入动脉应局部压迫止血 防止发生出血和血肿 其他 气胸 血胸 气栓 血栓 神经损伤等 三 肺动脉压监测 气囊漂浮导管 利用气囊漂浮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心脏右心系统和肺动脉进行心脏及肺血管压力以及心排出量等参数测定的方法 肺动脉压监测指标 有创压力监测护理重点 1 严密观察2 伤口护理3 预防堵管4 预防脱管5 预防感染 呼吸运动监测通气功能监测气体交换功能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监测 2020 5 11 38 第

10、二节呼吸系统功能监测 一 呼吸运动监测 呼吸频率 RR 监测 每分钟呼吸次数呼吸节律监测 呼吸的规律性呼吸周期的吸呼比监测 是指一个呼吸周期中吸气时间与呼吸时间之比 1 1 5 2 胸腹式呼吸运动的监测 二 通气功能监测 潮气量 VT 平静呼吸时 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正常8 12ml 男性略大于女性 每分钟通气量 MV 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 正常6 8L min 3 生理无效容积 VD 指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的容积之和 解剖无效腔指从口鼻气管到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所占的空间 肺泡无效腔指肺泡中未参与气体交换的空间 二 通气功能监测 4 肺泡通气量 VA 是指在静息状态下

11、每分钟通气量中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5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ETCO2 监测包括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或呼出二氧化碳浓度 呼出二氧化碳波形及其趋势图监测 二 通气功能监测 6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是通过动脉脉搏分析来测定血液在一定氧分压下氧合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监测方法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 正常96 100 三 气体交换功能监测 氧合作用指标的监测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的监测 正常80 100mmHg 轻度低氧血症60 80mmHg 中度低氧血症40 60mmHg 重度低氧血症 40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CO2 监测 溶解在动脉血浆中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

12、压力 正常35 45mmHg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的监测 氧交换效率的监测 动脉血氧分压 吸氧浓度 PaO2 FiO2 的监测PaO2 FiO2是反映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效率的最简化指标 对快速估计患者气体交换状态是否需要使用其他指标作进一步监测 正常人随着吸入氧浓度 FiO2 的增加 而PaO2也上升 PaO2 FiO2正常为400 500mmHg 肺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弥散功能障碍及动静脉瘘等可使PaO2 FiO2比值下降 急性呼吸衰竭时比值可小于300mmHg 当比值小于150mmHg时提示患者气体交换及氧合作用极差 是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指征 三 气体交换功能监测 四 动脉血气分析

13、监测 监测项目和指标 血pH值 PaCO2 PaO2 HCO3 SaO2等 血气分析标本的留取 采血2ml 与空气隔绝 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 心理因素 采血量 采血部位 血标本有气泡 采血时机 病情许可情况下停止吸氧30分钟 标本送检时间 判断酸碱失衡 详见第六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 第三节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神经系统体征的监测颅内压监测脑电图监测脑血流图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脑氧供需平衡监测 一 神经系统体征的监测 意识状态监测 意识障碍分四级 瞳孔的观察 大小 形状 对称性和对光反射眼球和角膜反射运动系统 肌力评估 肌张力 共济运动 反射感觉系统 浅感觉 深感觉 本位感觉其他 脑脊液漏

14、脑膜刺激征 熊猫眼征等 二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 intracranialpressure ICP 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产生的压力 正常成人平卧时颅内压为10 15mmHg 1 33 2 00Kpa 监测方法 脑室内测压 硬脑膜下测压 硬膜外测压 蛛网膜下腔测压 光导纤维颅内压测压 三 脑电图监测 脑电图显示的是脑细胞群自发而有节律的生物电活动 是皮质椎体细胞群及其树突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通过EEG的频率 振幅 波形变化 了解大脑功能状态 脑电图检查方法简单 经济方便 又便于在疾病过程中反复监测 正常人的脑电图波形根据振幅和频率的不同可分为 波 波 波和 波 第四节肾功能监测 尿液监测 尿量 尿比重

15、 1 015 1 025 蛋白尿 每日尿蛋白为40 80mg 糖尿 血生化监测 血尿素氮 肌酐 肌酐清除率 尿 血渗透压比值 一 尿液监测 尿量观察监测每小时尿量有助于分析周围组织灌注情况 每小时尿量超过0 5 1ml Kg提示肾血流灌注良好 少尿 无尿 2020 5 11 51 二 血生化监测 血尿素氮 BUN 2 9 6 4mmol L血肌酐 83 177 mol L血肌酐清除率 80 120ml min尿 血渗透压比值 2 5 0 8 第五节消化系统功能监测 肝功能监测胃肠功能监测 一 肝功能监测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 具有代谢 排泄 解毒 合成等功能 一 病原学监测通过病原学监测患

16、者的甲 乙 丙 丁 戊型肝炎病毒 二 血清酶学监测正常参考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40U L 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40U L 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活性随之升高 三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监测 四 黄疸监测黄疸是肝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 出现早 进展快 黄疸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相关 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3 4 17 1 mol L 溶血性黄疸时总胆红素虽增高 但小于85 mol L 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也不超过170 mol L 梗阻性黄疸时总胆红素可达510 mol L以上 一 肝功能监测 一 肝功能监测 五 凝血功能监测 凝血因子 凝血酶原时间 活动度等 六 血氨监测 正常18 72 mol L 七 生化监测 分为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 详见本章第六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 二 胃肠功能监测 一 胃液监测1 胃液正常为无色透明液体 正常的pH值 0 9 1 8 2 正常的胃液量 胃液分泌量受食物影响最大 正常空腹胃液量约为30 50ml 在未进食的情况下胃液量明显增多 提示胃分泌量过高及胃蠕动能力减低 二 胃潴留监测具有下列症状之一 可考虑有胃潴留 1 饭后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