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回乡偶书教案篇一:《回乡偶书》教案】《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 、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 这位老爷爷啊活了 85 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 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 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 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 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 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这就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 子们时的情景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 、揭示题目: 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 《回乡偶书》3 、据题质疑: ⑴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重点理解 “偶书”,这里的 “偶”“书”各是什么意思?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 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 懂了什么?2、 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3 、检查反馈:(课件)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三、 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 10 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 82 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 绍了这个内容?2、 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 •师: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 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那么,第一个诗句的后半句 “乡音无 改鬓毛衰”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导理解:乡音:①小朋友,咱们班有乍浦人、四川人,安徽人,你知道不同 地方的人讲的话一样吗?②老师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用自己家乡 的话来说说③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指名用家乡话说, 理解“乡音“一词鬓毛:头发衰:白了•师: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 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 老了才回到家乡。
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 样变老了•知道感情朗读诗句一3、 引出并学习诗句二: (课件图片)•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 时的情景请你读读诗句二(出示句子二)并联系图片,猜猜他们 在干什么?•交流并小结: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 “老爷爷,您是 从哪儿来的? ”•指导感情朗读4、 感情朗读整首古诗5、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四、 故事续编1 、小朋友们, 82 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 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 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2 、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作些什么? 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 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 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 “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 的? ”——贺知章也笑着激动的说: “我呀也是这个村的人,很小的 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来了,你们欢迎我回来吗? ”孩子们听了, 高兴的说: “欢迎您回来,老爷爷去我家做客吧! ”贺知章老爷爷看 着孩子们那么热情,就更加激动了,激动得流着眼泪说: “谢谢你们, 家乡真好啊! ”(等等)3 、师: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 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 讲给家长听。
五、小结小朋友们,你听说过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这句诗句吗?我们 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 年,又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 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教学反思:古诗《回乡偶书》是唐诗中的极品,这首诗中的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在教学中孩子们显得有点难以捉摸,却对 “笑问客从何处来 ”产生出 会心的微笑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手段,使孩子们 感受到 “易”“趣”“活”,比如,我以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诗引出贺知 章,并且让孩子们知道李白与贺知章是好朋友,他们都是很有名的 诗人,以及简单介绍贺知章的一些情况,让孩子们知道贺知章的一 些生活经历,从而对贺知章产生一种敬仰和敬佩之情,有了这种情 感来学习对于理解诗句很有帮助其次,在课堂上我不再是那种没 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把学生引入古诗描绘 的情景中,以其中的儿童身份把学生融入之中,学生的视野、思想 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除此,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 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 使得那种回乡之情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因为学生爱表演,这 是他们的天性在深入理解古诗的语言之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编故事孩子们编得很好,表演的也很好但遗憾的是, 对于贺知章的那种回乡之情领悟得还不是很深刻篇二:回乡偶书教案】《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 3 个字,会写 3 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理解诗的大致意思以及诗人所 表达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懂得热爱家乡教学重点1 、认识 3 个字,会写 3 个字2 、背诵古诗,理解诗的大致意思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八、、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正方体识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 、复习古诗《咏柳》2 、介绍背景3 、揭示课题4 、释题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词语2 、识记生字1) (课件出示)生字以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识记生字2) 指导写字3 、巩固生字三、品读感悟,把握节奏1 、自读古诗2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划节奏。
3 、(课件出示)古诗节奏4 、根据古诗节奏反复朗读古诗四、细读古诗,领悟情感1 、齐读古诗,同桌交流读懂的内容2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3 、学习第一句(1) (课件出示 )第一句古诗2)指名读3)抓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如:少小、老大等)4)有感情朗读古诗4 、学习第二句(1) (课件出示 )第二句古诗2)指名读3)抓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如:儿童、相识等)4)有感情朗读古诗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致意思2 、演一演(看图想象,孩子们和诗人相见后会说些什么呢?)六、谈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布置作业【篇三:回乡偶书教案】课题:回乡偶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 2 个生字,会写 2 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古诗了解诗的意境,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过程与方法:通过 “理解字词、连词成句、体会感情 ”的方法让学生 了解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激发学生 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产生自豪感教学重点: 学会 2 个生字,读懂古诗含义,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 难点: 读懂古诗含义,体会古诗意境教学准备: 课件一、复习导入1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 (指名背诵)2 、介绍背景。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是诗人贺知章, 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 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 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了阔别五 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3、揭示题目: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板书课题:回乡偶书)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1 页,立好,听老师朗诵古诗,注意听字的 读音和老师朗诵古诗的感情2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完后,圈画生字,读一读,记一记3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每个字的?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鬓 ”、“衰”,注意笔顺、间架结构三、读中感悟1、我们看题目,这里的 “偶”、“书 ”各是什么意思?2 、你能完整地说一下题目的意思吗?3 、那么,作者都看见了什么,请同学们齐读古诗4 、你能给这首诗划分节奏吗?试着读一读5、我们看第一行诗, “少小 ”什么意思? “老大 ”什么意思?那么,你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一行诗的意思吗?(板书:离乡日久)6 、第一行诗中还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到吗?7、我们看第二行诗, “乡音 ”什么意思? “无改 ”什么意思? “鬓毛衰 什么意思?你能连起来说一下第二行诗的意思吗?(板书:乡音无 改、鬓毛已衰)8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板书:思念家乡)9 、你还知道哪些思念家乡的诗句?(课件相机出示)10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前两行诗?试着读一读。
11 、我们在学习前两行诗时,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先怎样?再怎 样?最后怎样?(课件相机出示:理解字词、连词成句、体会情感)12 、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小组合作自学后两行诗13 、学生汇报,教师及时点拨,并板书板书:儿童不认、相见 不识、误为客人、变化巨大)14 、请同学们尝试着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15 、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深深眷 恋、无限感慨)16 、你能带着这种感情再读一读这首诗吗?17 、老师把这首诗变一变,你会填吗?(课件出示)我们来背诵古 诗18 、老师想考一考你,看看你学会这首诗了吗?(课件出示问题)四、深入思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贺知章到底是不是客人呢?五、拓展延伸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 《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们欣赏第二 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课件出示,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 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六、总结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收获了什么?板书:回乡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