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第一课时 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955364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蝉 第一课时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蝉 第一课时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蝉 第一课时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蝉 第一课时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蝉 第一课时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 第一课时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备 王海燕 备课时间 复备 王海燕 副备时间_ 上课班级_高二2班 上课时间_ 课题:蝉教材分析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原文共有5章,分别是第13章“蝉和蚂蚁的寓言”,第14章“蝉的地穴”,第15章“蝉的变态”,第16章“蝉的歌唱”,第17章“蝉的产卵和孵化”。本文节选自第14章和第17章。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说明文有一定了解,对于科学小品品析能力不强,应引导学生从把握语言上入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类似记叙文的“倒叙”手法的妙处2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取和筛选主要信息的阅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讨论鲁迅对法布尔文章的观点,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

2、学重点理解类似记叙文的“倒叙”手法的妙处2教学难点理解类似记叙文的“倒叙”手法的妙处教学方法与手段文本研读法,探讨法,资料搜集课前准备 材料资源:其他书籍及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师: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师:对不对啊?(出示题目)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把蝉叫出来吧。生齐读古诗。师:你们瞧,它来了(出示蝉的图片。)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

3、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学生自读,指名猜。蝉古诗导入,既是激趣,又能增长知识。作者简介出示法布尔图像、名字。师:谁能用三五句话介绍一下法布尔?。出示对法布尔的文字介绍,师介绍。师: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学生介绍法布尔掌握简单的文学常识。总体感知文章1、师: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经典读本56页,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全文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

4、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第二层次(2-9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第三层次(7-10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这一层次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时按实物发展顺序进行的。第7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8-9自然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0

5、自然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第一层次(第11-13自然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第二层次(第14-17自然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第三层次(第18-24自然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第24自然段写幼虫钻到地穴后“隐藏了自己,此后就再也看不见了”,以后,蝉要到四年之后的文本第2自然段所写的“蝉初次被发现”时才会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样,就把对蝉从卵幼虫成虫的生长过程衔接起来并连成一体了。第四层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学生回答问题,并理清思路整体感知,把握思路。板书设计- 4 -南京市秣陵中学语文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