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950312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课型】阅读推荐课(整本书阅读)【学段及年级】小学五年级【课 题】城南旧事【设计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设计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以点带面,授之以渔,学习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

2、课件3、下发导读表格【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

3、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本环节设计意图:在入情入境的背景音乐中,介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激发阅读兴趣。有助于推动学生急切地想了解作者。)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3、(课件出示)指着课件插图给学生看(童年纯真可爱的英子)这就是书

4、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本环节设计意图:把作者和故事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激发兴趣,感受人物形象。)三、读书方法举隅1、由书名展开想象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2、先读序言师:(指书中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课件出示)“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师强调: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

5、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授法)3、引导学生看目录师:(指着图书)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目录上写得很清楚。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出示课件) 目录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便于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本环节设计意图:(授法):看书名猜故事;简介序言及其作用;目录的作用。)三、人物画廊巡游精彩片段展读(穿插在“人物画廊巡游”部分中)1、英子(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她纯真善良的形象。2、妞儿(同位互读、指两女生读)感

6、受她悲惨的身世、朋友间的亲密无间的感情。3、英子和爸爸(爸爸的花落了)老师和学生一齐读。感悟思想(责任、成长)师:还等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进入书中,感受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吧!(一)英子(视频播放)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断师: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便是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书中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师:请大家自己放声读一读。生:(自由朗读体会)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预

7、设)生: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的英子。(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课件出示)林英子的照片“我来给英子画幅像” 师:这就是同学们所说的英子,对照图片,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语言把你已经了解到的英子的形象描摹一下?生:(在提前下发的白纸上写给1-2分钟)指生读自己的描述:(预设)(英子长着一张可爱的圆脸,双眸透着善良,面庞上永远挂着纯真的微笑的,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再指生读、补充)师小结: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在她身上有着林海音女士童年的身影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关注她吧。 (二)妞儿师: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也肯定有在一起玩的伙伴,想知道她的

8、玩伴吗?(生:想)与他同龄的小伙伴叫妞儿。(课件出示)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家住在那条胡同里?”“恩。”我说。“第几个门?”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们家来玩。”她摇摇头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怕什么,她又不吃人。” 她仍然是笑笑的摇摇头。 A、同位两人互读课文B、指两女生分角色读课文(师生共评价)师:这段文字是小英子和

9、妞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预设)生:内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的形象。(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课件出示)妞儿的照片(和英子在一起)师导:大家看,妞儿脸上显现出凝重的神色,与一旁脸上挂着纯真的笑容英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她的身世将会是怎样的呢?(预设)生:不幸、悲惨、可怜(教师肯定评价随时板书)师:想关注她命运的结局吗?请同学们回去自读惠安馆这一章节。师:英子和妞儿平时都玩些什么呢?吃完饭我到横胡同去接了妞儿来,天气不冷了,我和妞儿到空闲着的西厢房里玩,那里堆着拆下来的炉子、烟筒,不用的桌椅和床铺。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

10、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小鸡吃不够,我们可是看够了,盖上藤箱,我们站起来玩别的。拿两个制钱穿在一根细绳子上,手提着,我们玩踢制钱,每一踢,两个制钱打在鞋帮上“嗒嗒”地响。妞儿踢时腰一扭一扭的,显得那么娇。这一下午玩得好快乐,如果不是妞儿又到了她吊嗓子的时候,我们不知要玩到多么久。生:(自由朗读体会)师:读了这部分文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预设)生:我感受到了她们亲密无间的友谊,她们两个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幸福啊!(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三)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师连接:除了英子和妞儿,书中还有不少令大

11、家特别感兴趣的人物。1、 秀贞(课件展示秀贞的剧照)师:惠安馆附近的住户都说秀贞是“疯女人”,大家看图片,这个把英子搂在在怀里,像搂着自己孩子的女人像是“疯女人”吗?(板书:秀贞:“疯女人”?)同位两人说说看。同位讨论:(初步断定:精神失常的秀贞有一颗善良的心)(板书)师小结:虽然心地善良,但为何会精神失常,请大家阅读惠安馆这一章节,来了解这个人物吧。2、小偷(“坏人”?)师:生活中的小偷给你怎样的印象?(预设)鬼鬼祟祟、凶神恶煞(课件出示)名著中“小偷”的照片师:蹲在草丛中的厚嘴唇的年轻人是英子的朋友,但是最后被指认为小偷而被警察带走了。师:你认为他是坏人吗?(板书:小偷:“坏人”?)(生:

12、不像,他和英子是好朋友,应该是个好人。)(板书)请大家课后阅读我们看海去这一个章节。(本环节设计意图: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感受人物形象是阅读的关键。通过照片、画像和精彩片段进一步概括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四、关注人物命运归宿(课件出示)爸爸的图片师:我们的小英子并不缺乏关爱,除了朝夕相伴的宋妈,还有他的爸爸在始终牵挂着他:然而,当英子长到13岁时1、教师范读(课件出示)爸爸是多么喜欢花。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

13、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陈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儿!”师连接:然而有一天,爸爸的花却落了。下面的部分请同学们和老师来一起读吧!(播放视频)英子在医院里探望处在弥留之际的爸爸。2、师生互读:(课件出示)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14、”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师:这就是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大结局。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探讨,说说你们都有怎样的感受?生:(四人小组讨论)若遇冷场,师可鼓励学生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你心里有所感触,大可放心大胆地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预设)生:我感受到了英子经历了爸爸去世这个不幸的事,突然变懂事了、成熟了,懂得了要照顾弟弟妹妹,明白了要挑起家庭的重担。师小结:(幻灯播放人物图片)是啊,妞儿、秀贞、小偷一个个人物都

15、先后离英子而去,最后爸爸也永远地离开了她(板书:去世)。经历这个过程,英子似乎一瞬间长大了,其实这说明英子渐渐成长起来了。(板书:成长)照顾弟弟妹妹,挑起家庭的重担,这就是责任!(板书:责任)我们读了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中许多段落,文章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淡淡的伤感、隽永的回忆,这种语言风格有别于我们读过的很多名著,它是一种散文化语言(板书),这是城南旧事的一大特点。 (本环节设计意图:人物命运牵扯人物情感。读者的感受同故事中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同故事中人物同喜同悲。这就是阅读带给人的情感体验。同时,写作特点和方法,也是阅读中应该用心体会到。)五、总结全课。1、配乐:李叔同的送别(配图)2、教师语言渲染总结小说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如一篇淡雅的散文,似一首含蓄的诗。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曾经阅读了这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