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1947056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爱因斯坦在评价伽利略所取得的成就时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主要是基于伽利略( )A. 通过自制望远镜观测天空支持了“日心说”B. 通过逻辑推理揭露了“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蕴含的矛盾C. 通过理想斜面实验颠覆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 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发展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答案】D【解析】【详解】爱因斯坦认为,“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

2、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A. 通过自制望远镜观测天空支持了“日心说”,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通过逻辑推理揭露了“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蕴含的矛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通过理想斜面实验颠覆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发展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研宄方法,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弯曲的水平公路行驶,依次通过公路上的a、b、c、d、e各位置,其中汽车速度方向与它在e位置的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是( )A. 位置aB. 位置bC. 位置cD. 位置d【答案】A

3、【解析】【详解】质点沿如图所示的曲线abcde运动,则a、b、c、d、e各点的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a和e的切线方向都是向下偏左的,速度方向大致相同。A. 位置a,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B. 位置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位置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位置d,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3.高速公路上常有区间测速的警示牌,如图所示。根据这个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 不应超过10minB. 不应超过6minC. 不应短于10minD. 不应短于6min【答案】C【解析】【详解】由警示牌可知小汽车最大速度为:vm=120km/h、s=20km;则小汽车

4、在区间测速段运动的最短时间为:;A. 不应超过10min,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不应超过6min,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不应短于10min,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 不应短于6min,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4.三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如图)来比试臂力,大家都不甘示弱,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 三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胡克定律知,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则知手臂长的人弹簧伸长量大,所用的拉力大,选项A正确;BC.拉力的大小与臂

5、力大小和体重无关,选项B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5.2018年11月,北斗卫星组网内第一颗同步轨道卫星(又叫GEO卫星)升空,与之前发射的周期为12h的中圆轨道星(又叫MEO卫星)组网,相互配合,实现卫星服务全球化。GEO卫星与MEO卫星相比,前者( )A. 受地球引力较大B. 轨道的高度较大C. 绕行线速度较大D. 向心加速度较大【答案】B【解析】【详解】由解得:A.因引力与卫星的质量有关,因质量关系不知,则其受力不可知,故A错误;B.由可知周期大的轨道半径大,故B正确;C.由可知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小,故C错误;D.由可知轨道半径大的加速度小,故D错误;6.如图甲所示,一滑块

6、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只力传感器a系在滑块上,另一只传感器b握在手中,通过传感器拉滑块,计算机屏幕显示出两传感器受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 )A. 滑块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传感器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先有a受到拉力,后才有b受到的拉力D. 两传感器受到的拉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D【解析】【详解】A.不知道滑块受到的其他的力,所以滑块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两个传感器之间的作用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C错误;D.由图乙可知,两个传感器受到的拉力是一

7、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正确;7.株洲湘江风光带的湿地常有白鹭栖息。当一只质量为m的白鹭沿图示虚线方向匀速滑翔时,白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mgB. mgC. mgD. mg【答案】C【解析】【详解】白鹭受重力、垂直于速度方向的空气浮力、空气阻力三个力的作用,受力图如图所示,由于白鹭做匀速运动,故其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空气阻力为f=mgsin30=mg。A. m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m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mg,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 m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8.一高尔夫球以二百多公里的时速水平

8、撞击钢板。图为球撞击过程中的三个状态,其中甲是刚要撞击的时刻,乙是球的形变最大的时刻,丙是刚撞击完的时刻。设球在甲、丙两时刻的动能分别为Ek1和Ek2,忽略撞击过程中球的机械能损失,则A. Ek1 Ek2B. Ek1 Ek2,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B. Ek1 Ek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Ek1= Ek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Ek1和Ek2的大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9.图为流浪地球中旋转空间站的示意图,空间站为圆环,圆环内的中空管道为宇航员的活动空间,圆环外径为r,当圆环绕O点自转时,能产生类似地表的重力。要使位于管道外侧的宇航员感受到与在地

9、表相同的重力,那么,空间站自转的角速度应为(设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宇航员是靠环对他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m2r,据题有 FN=mg;可得;A.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C.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10.骑变速自行车时,如果车速v随人体输出的动力F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那么,随着动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变速自行车的功率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象知纵横坐标的乘积是先增大后减小的

10、,即功率P=Fv先增大后减小。A. 一直增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一直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先增大后减小,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 先减小后增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11.在一次足球比赛中,球从位于球门正前方的罚球点踢出后,在空中飞行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球在t2时刻刚好飞入球门,不计空气阻力,则罚球点到球门的距离为A. v2t2B. v1t2C. v3t2D. 【答案】B【解析】【详解】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做斜上抛运动,足球在t1时刻速度最小,到达最高点,此时足球只有水平速度,所以足球的水平分速度等于v1。足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罚球

11、点到球门的距离为 s=v1t2A. v2t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v1t2,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C. v3t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12.一辆高铁出站一段时间后,在长度为L(远大于列车总长)的某平直区间提速过程中其速度平方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列车通过该区间时,其加速度A. 逐渐增大B. 保持不变C. 逐渐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设列车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加速度大小为a,则由速度位移关系v2v022ax可得:v22ax+v02,结合图象可得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2倍,图象为倾斜直线,故加速度不变;A. 逐

12、渐增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保持不变,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C. 逐渐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先增大后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1)把木板的一侧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匀速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2)图乙是他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部分实验数据在图中已标注。则纸带的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小车的加速度是_m/s2。(3)保持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改变小车质

13、量m,分别测得不同质量时小车加速度a的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丙的坐标纸中作出a-图像_。根据a-图像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答案】 (1). 平衡阻力 (2). 左 (3). 0.51 (4). 图像见解析; (5). 在拉力不变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解析】【详解】第一空.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实验,由于导轨阻力的存在,实验之前要平衡阻力;第二空.由于小车做加速运动,则纸带打出的点迹越来越稀,故左端是跟小车相连的;第三空.由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第四空.根据表格中数据先描点,再画图象如图所示;第五空.从图象可以看出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得出:在拉力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

14、量成反比。14.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性细绳的伸长是_(填“均匀”或“不均匀”)的,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_。(2)可以推断,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的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_cm的位置,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N。(3)手持细绳A、B两端,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A端向左B端向右。实验中若发现标识R1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