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94396医学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1945483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94396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94396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94396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94396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94396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94396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94396医学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脉血气分析简析 李超 评估肺泡通气 氧合和酸碱平衡三个重要的生理过程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正确理解和使用血气参数 使病人受益 为什么要解读血气分析 01 02 03 04 基本知识回顾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用血气分析仪对受试者的动脉血进行PH PO2和PCO2测定 同时通过仪器对HCO3 O2饱和度 碱剩余进行计算 用这些参数进行推理而获得人体酸碱及气体状况的过程 手术病人 呼吸系统衰竭 危重病人 血气分析定义 一般对象 1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血气分析的概念是PO2仅与溶解在血液中的O2相关 PCO2仅与溶解在血液中的CO

2、2相关 实际上 在血液中的O2总浓度是溶解的O2和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的总和 CO2的总浓度是溶解的CO2 碳酸 HCO3 非游离碳酸氢盐和碳酸盐离子的总和 血液气体状态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中枢 神经 肌肉 胸廓和气道 呼吸膜面积 离散距离 气 血比例肺泡PAO2 113mmHg 动脉PaO2 100mmHg 组织细胞 40mmHg 线立体 5mmHg 随年龄增加呼吸功能逐渐减退 呼吸功能 1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两类型呼衰 泵衰 不能完成通气的各种原因 主要变化PaO2 PaCO2 肺衰 不能完成换气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 静脉样

3、分流 的各种原因 主要变化PaO2 PaCO2 手术病人 呼吸系统衰竭 危重病人 呼衰的分型 1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酸碱平衡 挥发性酸H2CO3 三大营养物质完全氧化 CO2 H2O 酸性物质 食物 饮料 药物 三大营养物质中间产物成人每天进食混合膳食 约生成40 60mmol固定酸 固定酸 硫酸 乳酸 丙酮酸等 1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酸碱平衡 柠檬酸盐 苹果酸 乳酸盐等 食物 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 碱性物质 在正常膳食情况下 体内产生的酸比碱多 但在一定范围内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后不会引起血液的显著变化 原因在于有一系列的调节机理 包括缓冲 肺和肾的调节 1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定义

4、 是指某一化学体系具有抵御外来酸碱的影响而保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 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弱碱盐所组成混合溶液 全血中缓冲对 主要 血浆中缓冲对 主要53 另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7 红细胞18 HPO42 H2PO4 缓冲系统5 占88 1 血液缓冲调节 缓冲系统 1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2 肺的调节 正常情况下 肺 通过改变呼吸频率及幅度 呼出CO2来调节血浆HCO3 H2CO3的比值 维持血液PH稳定 呼吸运动受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 中枢化学感受器远较外周强 缺氧 CO2增多 PH降低 呼吸加深 加快 CO2排除增多 减少H2CO3反之 1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肾 主要是通过泌H 泌NH

5、3和储碱 HCO3 保持血液正常的PH值 排酸保碱作用 组织细胞 通过离子交换进行调节 这种调节会影响电解质 3 肾的调节 4 组织细胞 1 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回顾 几种调节的对比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pH log1 H pKa lg 6 1 lg 20 1 7 4体液总酸度的重要指标正常值 动脉血pH7 35 7 45 平均值7 40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 03 0 05 PH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PaCO235 45mmHg 平均值40mmHg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 7mmHg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PaCO2 45mmHg呼酸或代碱的呼吸代偿Pa

6、CO2 35mmHg呼碱或代酸的呼吸代偿 PCO2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PaO2正常值80 100mmHgPaO2预计值 102 0 33 年龄 岁 10 0PvO2正常值40mmHg判断呼吸功能时 一定要用PaO2 决不能用PvO2替代联合应用PaO2和PaCO2可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 PO2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SO2 氧合血红蛋白 全部血红蛋白 100 SaO2正常范围为95 99 SaO2与PaO2间的关系即是氧解离曲线C O2是指血液氧的化学结合量和物理溶解量的总和CaO2 1 34ml g Hb g 100ml SaO2 0 003 ml mm

7、Hg 100ml PaO2 mmHg 在正常条件下 每100ml的血约含20ml 16 22ml 氧 SO2 血氧饱和度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即AB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HCO3 值正常值22 27mmol L 平均值24mmol L动 静脉血HCO3 大致相等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HCO3 22mmol L代酸或呼碱代偿HCO3 27mmol L代碱或呼酸代偿 实际HCO3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标准HCO3 即SB在标准条件下 38 SO2100 测得的HCO3 值正常值22 27mmol L 平均值24mnol L正常情况下AB SBAB SB CO2潴留 代碱或呼酸代偿AB SB C

8、O2排除过多 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体液中缓冲阴离子 HCO3 Pr Hb 的总和BBp 血浆缓冲碱 HCO3 Pr 24 17 41mmol LBBb 全血缓冲碱 HCO3 Pr Hb 47 3mmol L正常值45mmol L 55mmol L反应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PCO2无影响 仅BB一项降低时 应考虑为贫血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是指在标准条件下 38 PCO240mmHg SO2100 将1L全血或血浆滴定至PH7 4时所用的酸或碱量正常范围为 3mmol L 平均为0BE 0时表示缓冲碱增加 BE 0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或缺失是反映酸碱失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BB 缓

9、冲碱 BE 碱剩余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血液中未测定阴离子 UA 与未测定阳离子 UC 的差值 正常值10 14mmol L 平均值12mnol L正常情况下NA K UC CL HCO3 UAAG UA UC NA CL HCO3 区分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和诊断某些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有重要意义 AG 阴离子间隙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采血前嘱病人安静 如病情许可 最好停止吸氧30分钟后再采取 否则应注明吸氧浓度采血部位是动脉 如股动脉 挠动脉或肱动脉消毒肝素液湿润2ml注射器内壁并充满死腔当注射针头刺入动脉后 借助于动脉压推动针芯使动脉血自动进人含肝素液的注射器内取血l 2ml后即在针头

10、上加塞子 严密隔绝空气 立即送检如有空气混入 应尽快排除 然后再混匀动脉化毛细血管血 可从指尖 耳垂或足跟采血 但目前临床上较少采用 样品的采集 2020 5 11 23 可编辑 2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样品应在采集后20分钟内进行测定如果需要放置 则应置于碎冰块中 0 或放置冰箱内 最好不超过2小时血液离体后如在室温下久放 由于血细胞代谢作用耗氧 可使PaO2下降 PaCO2升高和pH下降此种改变在白细胞增多的病人尤为明显 样品的保存 酸 碱 中毒 中毒 H 排泄受损 H 产生过多 HCO3 丢失 H 丢失 碱摄入 钾丢失 高热 感染 惊厥糖尿病酮酸血症 酒精中毒 肾功能衰竭 高钾饮食 排K

11、抑制排H 重度腹泻 肠吸引术 大面积烧伤 失K Na同时失HCO3 妊娠有厌食 恶心 呕吐时 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原因 治疗代酸过度用HCO3 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肾小管回收过多HCO3 慢呼酸伴代偿过多 呕吐 缺钾性代谢性碱中毒 缺K 肾小管排大量H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呼吸性酸碱失衡原因 酸 碱 中毒 中毒 呼吸道阻塞 支气管肺炎呼吸肌麻痹 急性广泛性肺组织病变 癔症性通气过度 机械性过度通气 颅内压升高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是否存在酸碱失衡分清原发与继发 代偿 变化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分析结合临床表现 病史综合判断 基本步骤

12、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规律1 HCO3 PaCO2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同向性 机体通过缓冲系统 呼吸和肾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于7 4 0 05极限性 HCO3 原发变化 PaCO2继发代偿极限为10 55mmHg PaCO2原发变化 HCO3 继发代偿极限为 慢性 15 45mmol L 推论1 HCO3 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推论2 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或HCO3 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血气分析定义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规律2 原发失衡的变化 代偿变化 比如 HCO3 高了 PH肯定要相应变化 PaCO2也要升高 因为要消耗

13、增加的HCO3 并引起PH相反的变化 但这种变化不可能消除PH原来的变化趋势 所以PH永远是跟着原发变化走的 推论3 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例1 血气pH7 32 PaCO230mmHg HCO3 15mMol L 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例2 血气pH7 42 PaCO229mmHg HCO3 19mMol L 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这个的PH值在正常范围中 但依然可以判断 基本步骤 原发性酸碱失衡及代偿反应 原发性失衡代偿反应 pCO2 呼吸性酸中毒 HCO3 pCO2 呼吸性碱中毒 HCO3 HCO3 代谢性酸中毒 pCO2 HCO3 代谢性碱中毒 pCO2 常用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 3 血气

14、分析的临床应用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代谢性酸中毒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最临床上常见的一种 细胞外H 增加或 和 HCO3 丢失 引起血浆HCO3 原发性减少 病因 1 HCO3 丢失过多 常见于 严重腹泻 小肠 胆道瘘管 肠道引流 2 固定酸产生过多 HCO3 消耗而减少 常见于 乳酸中毒 缺氧后无氧酵解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 饥饿 3 肾脏排酸减少 急慢性肾功衰 4 外源性酸性物质摄入过多 如乙酰水杨酸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AB SB BB BE负值增大 AB SB 代谢性酸中毒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根据AG值得变化 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两类 AG增高型 CL 正常 和AG正常型 机

15、体的调节 1 血液缓冲 H HCO3 H2CO3CO2 H2O2 肺的调节 H 刺激化学感受器呼吸加深加快CO2排除增加3 肾脏调节 分泌H NH4 吸收HCO3 4 细胞调节 离子交换 代谢性酸中毒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pH7 45 PaCO229mmHg HCO3 19mmol LPaCO229mmHg 40mmHg 可能为呼碱HCO3 19mmol L 24mmol L可能为代酸pH7 45 7 40偏碱结论 呼吸性碱中毒 是指肺通气过度引起血浆H2CO3浓度减少 例子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pH7 48 HCO3 32mmol L PaCO248mmHg BB65mmol LPa

16、CO248mmHg 40mmHg可能为呼酸HCO3 32mmol L 27mmol L 可能为代碱pH7 48 7 40偏碱结论 代谢性碱中毒 指细胞外H 丢失或碱过多 引起血浆HCO3 原发性升高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AB SB BB升高 BE正值增大 AB SB 例子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pH7 30 PaCO260mmHg HCO3 32mmol LPaCO260mmHg 40mmHg 可能为呼酸HCO3 32mmol L 24mmol L 可能为代碱pH7 30 7 40偏酸结论 呼吸性酸中毒 是指肺通气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血浆H2CO3 PCO2 浓度增高 例子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HCO3 和PaCO2呈相反方向变化 必定为 混合性酸碱失衡PaCO2升高同时伴HCO3 下降 肯定为呼酸合并代酸pH7 22 PaCO250mmHg HCO3 20mmol LPaCO250mmHg 40mmHg HCO3 20mmol L 24mmol L结论 呼酸并代酸 例子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PaCO2下降同时伴HCO3 升高 肯定为呼碱并代碱pH7 57 PaCO232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