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新华东师大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174319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新华东师大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新华东师大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新华东师大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新华东师大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新华东师大 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本章主要知识进行梳理回顾,使学生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情感态度】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回顾思考,梳理知识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

2、方程的解.2.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等式仍然成立.如果a=b,那么a+c=b+c,a-c=b-c.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除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如果a=b,那么ac=bc ,a/c=b/c(c0).3.方程的变形方法: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4.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5.解一元一次方

3、程的一般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6.等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变形前的体积变形后的体积.7.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本金(1利率期数)8.利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数商品利润/商品进价100%=商品利润率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9.行程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变形可得到: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常见题型是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不管哪个题型都有以下的相等关系:相遇: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和, 追及:追及时间速度差被追及距离.10.工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工作量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11.运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1)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各个量及其关系;(2)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3)列方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检验求出的值是否正确或符合实际情形;(6)答:写出答案.【教学说明】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对本章主要知识进行梳理回顾,使学生体会 本章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方程y-10=-4y的解是(B)A.y=1B.y=2C.y=3D.y=4例2给出下面四个方程及变形:(1)4x+10=0,变形为2x+5=0;(2)x+7=5-3x,变形为4x=12;(3)2/3x=

5、5,变形为2x=15;(4)16x=-8, 变形为x=-2;其中方程变形正确的编号组为( C)A.(1)(2)B.(1)(2)(3)(4) C.(1)(3)D.(1)(2)(3)例4解方程5x-7+3x=6x+1.解:5x+3x-6x=1+72x=8x=4解:2(1-2x)+4(x+1)=12-3(2x+1)2-4x+4x+4=12-6x-3 6x=3x=1/2例6某企业对应聘人员进行英语考试,试题由50道选择题组成,评分标准规定:每道题的答案选对得3分,不选得0分,选错倒扣1分,已知某人有5道题未做,得了103分,则这个人选错了多少题?分析:等量关系是:选对所得的分-选错所扣的分最后的得分解

6、:设这人选错了x道题,则选对了(50-5-x)道.3(50-5-x)-x103解这个方程得 x8.答:这个人选错了8道题.例7 某校学生进行军训,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去执行任务,出发4小时12分钟后,学校军训指挥部派通讯员骑摩托车追赶学生队伍传达新任务,用了36分钟赶上了队伍,求摩托车的速度.分析:等量关系是:学生队伍的行进路程摩托车行驶的路程 解:设摩托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解这个方程得x40.答:摩托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师生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自我展示.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若关于x的方程3(x-1)+a=b(x+

7、1)(a,b为常数)是一元一次方程,则(D)A.a,b为任意有理数B.a0C.b0D.b32.方程|2x-1|=4x+5的解是(C)A.x=-3或x=-2/3B.x=3或x=2/3C.x=-2/3D.x=-33.解方程3/4(4/3x-1)=3,下列变形中,较简捷的是(B)A.方程两边都乘以4,得3(4/3x-1)=12B.去括号,得x-3/4=3C.两边同除以3/4,得4/3x-1=4D.整理,得(4x-3)/4=34.解方程(1)5(x-4)-7(7-x)-9=12-3(9-x)解:5x-20-49+7x-9=12-27+3x5x-3x+7x=12-27+20+49+99x=63x=75(

8、10x-20)-2(10x+10)=30 50x-100-20x-20=30 50x-20x=30+100+20 30x=150 x=5(3)x-2x-3(x-1)=8解: x-2x-3x+3=8 x-2x+6x-6=8x-2x+6x=8+65x=14x=2.85.某校组织学生春游,如果包租相同的大巴3辆,那么就有14人没有座位;如果多包租1辆,那么就多了26个空位,问春游的总人数是多少?分析:本题若直接设总人数则较难列出方程,所以可以改设每辆大巴的座位数为x 较方便.等量关系为:两种方案中的总人数相同.解:设每辆大巴的座位数为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3x+144x-26解这个方程得x40所以

9、总人数为:340+14134(人)答:春游的总人数是134人.6.某工人原计划用26天生产一批零件,工作两天后,因改变了操作方法,每天比原来多生产5个零件,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问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分析:本题利用“前2天的工作量后20天的工作量工作总量”来列等式,而“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解:设改进操作方法前每天生产零件x个,根据题意,得2x(26-2-4)(x5)26x解得x25.所以,这些零件有2625650(个).答:原来每天生产零件25个,这批零件有650个.7.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

10、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分析:(1)细审题意:学生队伍出发18分钟后,通讯员才开始出发,并且与学生队伍同向而行.通讯员追上队伍时,通讯员所走的距离和学生队伍所走的距离相等,但是在同一时间里(从通讯员出发到追上队伍),他们所走的路程是不同的,通讯员比学生队伍多走了518/60千米,设通讯员用x小时可以追上学生队伍(2)找等量关系:追上学生队伍时,通讯员走的路程=学生队伍走的路程.解:设通讯员用x小时可以追上学生队伍,根据题意,得14x=518/60+5x.解这个方程,得x=1/6(小时)=10(分钟)答:通讯员

11、用10分钟可以追上学生队伍.【教学说明】学生独立作答,自我检验,提升信心.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与同学交流.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第2122页“复习题”中第4、5、6、7、8、9、16、17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分层次设置练习题,逐步突破难点.初一学生在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不住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用算术解法,对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其中,第一个方面是主要的,解决了它,另两个方面就都好解决了.重点训练学生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要求学生独立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能突破用算术解法解应用题的思维定势,学会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进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