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浅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1639944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浅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浅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浅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浅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浅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 于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浅 见江西省宁都县洛口中学(342805) 黎绵寿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体(学生)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主动地建构对客体(学习材料)认识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握正确的教学观,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 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中我们常可以发现,有的教师为了挤出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压缩教学时间,把数学学习变为对题型、套解法的过程。对于基础知识,重结论轻过程,把生动活泼的认识过程变成生呑活剥现成结论。这种倾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

2、学,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知识的提出、形成与问题解决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在自主活动中建构良好的基础知识认识结构。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调控者,是选择活动素材,设计并调整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导角色。 例如,在讲绝对值概念时,教学设计为:1、 利用数轴来给出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让学生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2,+2,0,-6,+6,这些数所对应的点。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点与原点的关系,启发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距离”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结合起来,从而建立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通过展示具体事例,实现了由

3、数到形,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二、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概念、理论的相互联系和本质所在,是贯穿于数学的具有一定包摄性和概括性的观念。”正是由于数学思想的存在,才使得数学知识不在是孤立的单点或离散的片断,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再是刻板的套路和个别的一招一式,可见其重要性。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属于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它又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除了具有的数学方法(如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外,其他的数学思想方法常以隐藏的形式,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过程是在主体对客体

4、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因素,把握渗透时机,使学生领悟并逐步学会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认知特点去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重新设计教材结构,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建构。”例如教学“函数概念”时我的做法是: 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认识函数概念(自主学习); 教师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函数事例,使学生对函数概念加深理解(接受学习); 学生举出生活中函数的具体事例,灵

5、活运用概念(体验学习)。在教“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时,我是这样建构教材的,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举出一些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用列表描点法画出图象; 观察所画的一次函数图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再画一些一次函数图象,验证得出的结论; 在学生认识一次函数图象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如何简单地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研究y=kx+b的图象,引导学生分类讨论y随x如何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引导下,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初步掌握了不完全归纳法、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的个性品质。三、 数学能力的教学数学能力是指在

6、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学数学教学,不只停留在领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不平上,更重要的是把它们转化为能力。数学能力有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等。数学能力是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数学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差异,特别是思维过程中的差异。所以,数学能力体系也是主体自主建构、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的。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究、合作交往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注意学生的需要的兴趣,以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注意创造一种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数学能力充分发展

7、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掌握观察、试验、归纳、演绎、类比、联想、一般化与特殊化等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解题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大致有两个思维层次:一是宏观性的,即所谓解题策略,它主要是依赖数学观念、数学思想对思维活动的指导并发挥定向的作用;二是微观性的,即是指明解题策略之后,运用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活动。比如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解答思维层次可作如下划分:1、 宏观策略:用数学观点指导探索解题的思维活动,将原方程转化为x2=a的形式,再用开平方法解决。2、微观方法:运用配方法。3、具体操作:解方程的过程。若忽视1、2两个思维层次的教学,仅仅注重于具体操作

8、的教学,就会造成学生“听得懂,但不会做”的现象,实际上学生未深刻理解配方法的意义,也就不能将配方法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无法形成独立解方程的能力。又如,教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不少教师分行程、溶液、工程等问题讲解。学生以后遇见应用题,首先区别题型,然后再去考虑数量关系。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落实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教学,学生脑子里就没有行程、溶液、工程等具体问题,有的只是一个本质的等量关系(其中一个量等于另外两个量的乘积),长期的训练,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从而建构优化自己的数学能力体系。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既调动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意识倾向,并由此出发把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形成数学课堂学习的理想模式。因此,构建适合于不同学生特点,具有合理梯度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能力体系应被实视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正体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数学教育的新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