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山东省单县一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线上周测试题答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1627310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山东省单县一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线上周测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山东省单县一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线上周测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山东省单县一中高二生物下学期线上周测试题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 第五周 周末测试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1:D2:A3:C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因此细胞中溶酶体酶的释放可造成细胞裂解;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聚集在精子尾部的线粒体鞘;受精卵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汇合在一起,因此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4:C囊胚的内细胞团属于全能细胞,滋养层细胞不是,桑椹胚的细胞都是全能细胞;囊胚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胚胎在孵化之前未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从受精卵到桑椹胚时期,卵裂球的总体积基本不变,因此单个细胞的

2、体积缩小,因此细胞的相对表面积逐渐变大。5:B 由桑椹胚发育到囊胚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每个细胞内的DNA总量不变,但细胞数目增多;囊胚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该时期的滋养层细胞不是全能细胞;受精卵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所以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不在卵巢。故选B6:C若a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则反映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胚胎分割技术所得个体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表现型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为试管动物,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中作为供体的动物品种是珍惜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而受体只要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同种个体即可,不需要是珍惜或存量少的雌性动

3、物。7:C8:A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没有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导致松毛虫肆虐,很多地方的樟子松因此奄奄一息。9:D造成“前面造林,后面砍树”的原因是在追求生态效益时没有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违反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10:C该农业生态工程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农作物是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其他生物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该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因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

4、率;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塘泥、粪中的有机物,有机物需要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塘泥、粪等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离不开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1:D A.根据果醋制作原理可知,醋酸菌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A正确;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B正确;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C正确;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通过浸提后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D错误。12: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其在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有氧环境;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其进行泡菜制作时需要无氧环境,故A正确。13:D果酒、果醋、泡菜

5、分别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进行发酵,都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所以不需要严格灭菌,也不需要专门去接种相应的微生物,A、B错误;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C错误,D正确。14:C甲装置密闭,可用来进行酵母菌的发酵制作果酒,酒精进入乙装置,在有氧条件下,可用来制作果醋,故A正确;酵母菌酒精发酵温度一般为1825 ,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故B正确;该装置不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故C错误;甲装置进行的是果酒发酵,该过程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pH下降,乙装置进行的是果醋发酵,该过程中产生醋酸,pH也下降,故D正确。15:D葡萄汁

6、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A错误;果酒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后除去葡萄枝梗,不能冲洗多次,否则菌种会流失,B错误;酿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天左右,D正确。16:C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果酒制作时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的原理。如果溶氧量越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只产生CO2和H2O,不产生C2H5OH,A错误;由于pH可以影响酶活性,每种酶有一个最适pH,高于或低于该pH,酶活性下降,所以B中曲线应该先上升,再下降,B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

7、酶活性有提高作用,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C正确;酵母菌酿酒初期,进行有氧呼吸,繁殖后代,然后进行无氧呼吸,发酵后期由于产物积累,影响酒精发酵,所以曲线是先从0点开始上升,再下降,D错误。17:D发酵时当酒精含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A错误;罐体密封生产酒时不能再通入空气,B项错误;;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环境温度会影响酿酒进程,C错误;发酵时选用菌种的种类和比例会影响酒的品质,D正确。18:B 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应一致处于密闭状态,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A错误;家庭制作果酒、果醋与腐乳过程中所用的菌种

8、均来源于自然环境,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因此均不是纯种发酵,B正确;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因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渐降低,C错误;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D错误。19:A 果酒发酵菌种为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异养型,果醋的发酵菌种为醋酸菌,为需氧异养型,A错。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消灭其他微生物,B正确。醋酸菌为好氧菌,在

9、氧气充分的果酒表明繁殖,C正确。酒精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后阶段要隔绝氧气,醋酸发酵温度控制在3035,且需要不断通入氧气,D正确。20:B 本题考查“腐乳制作”实验的相关问题。在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以保证毛霉的生长以及密封后相关酶的活性,A项错误。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既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又能调节腐乳的风味,B项正确。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以分解豆腐制品中的蛋白质和脂肪,C项错误。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是由毛霉的菌丝形成的,能固定腐乳的形状,D项错误。21:C 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项错误

10、;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仅是制作腐乳的第一步,还需要加盐腌制、配制卤汤等,B项错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项正确;加盐一方面有利于析出水分,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毛霉的生长也受到抑制,D项错误。22:D 在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错误。泡菜制作中起发酵作用的有乳酸菌和假丝酵母,B错误。乳酸菌将糖类分解为乳酸,C错误。23:B泡菜制作中应先加蔬菜,再加盐水,且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由于乳酸菌严格厌氧,因此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

11、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稳定,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24: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根据曲线图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可知,发酵初期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所以乳酸菌成为了明显的优势菌种;结合曲线图分析,前6天,由于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其产生的乳酸会降低培养液的pH;由于整个发酵过程都是在无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发酵中期(2226天),酵母菌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25:B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A错误; B.检验醋酸产生的

12、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试纸鉴定,B正确; 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定,C错误; D.亚硝酸盐无味且有毒,不能用品尝法检测其含量,D错误. 故选:B.26:B鲜奶变酸主要是由乳酸菌发酵导致的,乳酸菌为厌氧型微生物,氧气浓度越低,发酵速度越快,有氧气存在会抑制乳酸菌发酵。27:B泡菜制作初期多种微生物并存,乳酸菌也存在,A错误;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开始时较少,进入中期数量最多,然后又慢慢下降,B正确、D错误;腌制过程中,乳酸在不断积累,不会急剧下降,C错误。28:B亚硝酸盐含量是通过与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而估算出的,所以只有标准显色液制备标准才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

13、29:B泡菜制作中不需要加入糖和酒,加糖不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适当加入食盐可以起到抑制有害菌的作用。30:D发酵初期,乳酸菌数量增加较快,种内关系主要为种内互助;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与其他微生物争夺食物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营养物质消耗、乳酸积累,乳酸菌的种内斗争趋于激烈。发酵后期,死亡细胞增加,坛内各种微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会下降。31:D好泡菜的标准是咸淡适中、酸度适中、亚硝酸盐含量低,所以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新鲜蔬菜。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因微生物活动强弱而发生变化,所以应及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而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般采取比色法。32:D对氨基苯磺酸

14、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为保证其稳定性,应低温密闭保存;亚硝酸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NH4Cl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33:B泡菜腌制初期,乳酸菌和其他杂菌并存,数量相对较少,这时乳酸菌之间存在种内互助,以抑制杂菌的生长,而和其他杂菌的关系是种间竞争,但是到发酵后期,其他杂菌被杀灭,大量乳酸菌繁殖,由于营养物质和空间资源有限,所以乳酸菌之间又转化为种内斗争。34:D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繁殖

15、的结果;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故选D。35:B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加深,营养物质逐渐消耗,代谢废物逐渐积累,酵母菌生存条件逐渐恶化,酵母菌死亡数量增加,代谢减弱,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会逐渐减少,A项错误;生产果醋时,酵母菌使糖转变成酒精,然后醋酸菌使酒精转变为醋酸,二者起协同作用,B项正确;毛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是单细胞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C项错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项错误。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36:AC A.同种动物的精卵细胞的表面有特异性相互识别的蛋白,这是同种动物的精卵

16、能结合的原因之一,A正确;B.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即卵裂,卵裂产生的细胞团称卵裂球,随着卵裂的进行,卵裂球体积不变或减小,细胞逐渐变小,B错误;C.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C正确;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D错误。37:BD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A错误;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B正确;C.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C错误;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D正确。38:BCD39:BCD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自我调节能力强,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