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160509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二语文选修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主 备: 审 批:班 级: 姓 名: 时 间:2010 年 3 月 10日一、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习目标:1、了解“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诗歌欣赏方法,能够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诗歌;2、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3、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

2、内涵。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2、学会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对诗歌进行准确解读,从而窥见作品的内容和主旨,避免望文生义。 3、在欣赏和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达成心灵的共鸣。【学法指津】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读懂大意知人论诗领悟情感赏析技巧 二、课前预习:阅读“赏析指导”弄懂“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含义。(1)以意逆志“以意逆志”是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所说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

3、,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2)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

4、程和精神世界。 (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三、学习与欣赏过程(一)导入:欣赏古诗: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朗读并思考: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一点的?参考答案: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

5、幽雅闲致。12 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2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

6、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二)理论指导A、理论指导之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介绍: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注:以,用;意,意象(有意味的形象) ;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小结:我们要正确把握一首诗歌的主旨,就得从正确解读诗歌意象入手。 (即解读意象,揣摩情意)意象,不仅是有意味的景象,也可以是人物形象。

7、我们再来看一首诗。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a、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明确:“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 “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b、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c、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

8、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那么,本诗的鉴赏是否到此为止了,杜甫为什么要如此叹颂诸葛亮,我们除了解读意象,揣摩情意,我们还有什么样的途径去深一层地探究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感? 明确:知人论世。B、理论指导之二: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介绍: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怎样运用“知人论事”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课文中为我们归纳了几点? 明确: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

9、、品质等)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

10、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了 解 了 这 些 , 我 们 再 来 读 杜 甫 的 咏 昭 君 会 有 什 么 更 深 的 体 会 呢 ?群 山 万 壑 赴 荆 门 , 生 长 明 妃 尚 有 村 。 一 去 紫 台 连 朔 漠 , 独 留 青 冢 向 黄 昏 。画 图 省 识 春 风 面 , 环 佩 空 归 月 夜 魂 。 千 载 琵 琶 作 胡 语 , 分 明 怨 恨 曲 中 论 。3明 确 : 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标自持

11、,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因为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入朝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请欣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理论推断此词的主旨。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 ,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这 首 诗 的 意 思 很 简 单 , 可 是 表 现 了 作 者 什 么 样

12、 的 情 感 呢 ? 下 面 有 三 种 说 法 , 请 判 断 哪 一 种 说 法 是正 确 的 。A 李 白 出 川 时 作 , 他 早 年 出 川 时 的 壮 志 豪 情 。B此 诗 写 于 李 白 流 放 夜 郎 路 中 遇 赦 之 后 。 我 们 就 可 以 判 断 诗 中 反 映 的 是 他 重 获 自 由 的 欢 快 之 感 。C旅 行 途 中 游 山 玩 水 的 壮 志 豪 情 。明 确 : 天 宝 十 四 年 ( 公 元 755 年 ) 冬 , 安 禄 山 叛 乱 , 他 这 时 正 隐 居 庐 山 , 适 逢 永 王 李 遴 的 大 军东 下 , 邀 李 白 下 山 入 幕

13、 府 。 唐 肃 宗 乾 元 二 年 ( 759) 春 天 , 李 白 因 永 王 璘 案 , 流 放 夜 郎 , 取 道 四 川赴 贬 地 。 行 至 白 帝 城 , 忽 闻 赦 书 , 惊 喜 交 加 , 旋 即 放 舟 东 下 江 陵 , 故 诗 题 一 作 “下 江 陵 ”。 此 诗抒 写 了 当 时 喜 悦 畅 快 的 心 情 。由此可见:境遇不同,诗情有别思考:还有其他影响诗歌情感和诗歌风格的因素吗?明确:另外,诗歌能反映特定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在全面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

14、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即时代不同,精神迥异。总结归纳: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是欣赏方法。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三)赏析示例长恨歌【自主学习把握基础】1、给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注音。温泉水滑洗凝脂( ) 骊宫高处入青云( ) 渔阳鼙鼓动地来( )花钿委地无人收( ) 翠翘金雀玉搔头( ) 云栈

15、萦纡登剑阁( )临邛道士鸿都客( ) 金阙西厢叩玉扃( ) 珠箔银屏迤逦开( )含情凝睇谢君王( ) 钗擘黄金合分钿(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汉皇重色思倾国(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宛转蛾眉马前死(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为感君王辗转思( ) 上穷碧落下黄泉( ) 其中绰约多仙子( ) 雪肤花貌参差是( ) 珠箔银屏迤逦开。( )【资料准备】1、白居易,字乐天,号 ,出身于仕宦之家,生活在“ ”时期,曾任左拾遗,任职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来被贬到浔阳任 。因仕途不顺,他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每到一处,仍力求造福一方,如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 ”。他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