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1531581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考前基本概念梳理与要点提示一、搞清一些易忘易错的概念与公式对物理概念、规律要求达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表达的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变形;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计算;(一)一些基本概念1、常见的数值常见物体的长度 ,如楼层高度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 ;普通中学生质量和体重 、对地面的压强 ;人体温度 ;一张报纸平摊时对水平面的压强 ;大气压强的值 ;将一个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所做的功 ;一些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 等。家庭照明电压值2

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秒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2、与水有关的物理概念和数据:物态变化、密度、凝固点、沸点、比热容、能量、浮力3、用比值法定义的概念:速度: vs t 密度:V 压强:pFS 功率:P t 要求:搞清楚表示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

3、位。4、正确理解几个物理概念(物质物理属性):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s t 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比热容:() 燃料的热值: 导体的电阻: 5、知道以下计算公式:(1)速度: / (2)密度:(3)重力:G(4)压强:(5)浮力:用测力计称量:浮示;阿基米德原理:浮排排液排;漂浮或悬浮(二力平衡):浮(6)杠杆原理:ll(7)功:(8)功率: (9)机械效率:有总(10)热量:吸()放()(1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mq (12)欧姆定律:(1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重点:两个电阻并联,并联电阻公式:R并R1R3/ (R1+R3) N个相同电阻R0串联:N个相同

4、电阻R0并联:(14)电功: =t=t=Pt(15)电功率: (对于电热器 )(16)焦耳定律:= =t= Pt(17)对于纯电阻,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热能:要特别注意:滑轮组吊重物时的机械效率:(1)有总()()()(段绳子吊物体)(2)有(有额)(动)(不计绳重和摩擦)W有=W总=W额=S= F= (3)滑轮组水平拉物体时的机械效率(克服摩擦力做功): W有W总(fs物)/(Fs)f(nF)6、弄清一些数据与表格物理意义晶体的熔点表、液体的沸点表、一些物质的密度、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粒子大小和结构、物质的比热表、一些运动物体的功率、燃料的热值表、热机的效率表、常见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导体的电阻

5、表、一些用电器的电功率值、电磁波谱等。(二)切实理解一些重要规律1、理解基本物理规律:第一要搞清以下问题:(1)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2)规律成立的条件及结论;(3)文字表达形式及含义;(4)公式表达形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各量的单位;(5)规律的适用范围;(6)如何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第二要知道以下主要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2)二力平衡的条件;(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4)阿基米德原理;(5)杠杆平衡条件; (6)光的直线传播规律;(7)光的反射定律;(8)光的折射规律;(9)平面镜成像规律;(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12)欧姆定律;(1

6、3)焦耳定律。比如: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研究方法:控制变量。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研究方法:控制变量、转化(三)重视能源与现代通讯相关知识1、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 不可再生(煤、石油、天燃气、核能)可再生(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地热)二次能源:汽油、焦炭、煤气、蒸汽、电能等2、能源的利用: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燃气(A:获取内能燃烧:化学能内能;B:做功热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C:发电火电站: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新能源:一是核能:核裂变(链式反应):

7、A:人工控制核电站: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不加控制原子弹。二是核聚变(热核反应):氢弹3、知道太阳能利用方式与传输:(1)三种利用方式: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光能内能);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光化转换绿色植物(光能化学能)(2)太阳能传输:从太阳到地球,主要借助红外线来传递能量4、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不会凭空消灭和凭空产生,只会转化或转移,总量保持不变。(2)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运动反映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一是目前能源的利用存在的问题: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量转化效率不高;(注意:能源效

8、率输出的有用能量/输入的总能量100%)二是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6、注意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7、注意区别常见易混概念,异同对比:蒸发和沸腾;电功和电热;磁场和磁感线;功率和机械效率;压力和重力;内能和热量;实像和虚像;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二、重视探究实验的过程要求1、明确探究性实验七个要素:七个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一要理清课本中的探究性实验,二要有所拓展,三要弄清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实验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2、测量性实验要求:

9、对于测量性的学生实验要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所需的实验器材,主要的实验步骤及其注意点,记录的物理量和实验结论,以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如(1)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 。力学:测长度 测时间 测速度 测体积 测质量 测密度 测力(测拉力、重力、摩擦力等)热学: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电与磁:测量电流 测量电压 测量电阻 测量电功率 测量电功等 对于测量性的学生实验要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所需的实验器材,主要的实验步骤及其注意点,记录的物理量和实验结论,以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比如:(1)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伏安

10、法测电阻和电功率 。3、探究性实验要重视步骤的规范与物理量的表述及测量(1)常见的探究性实验力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等。 声与热学: 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 探究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属性 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另外,还有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等。 光学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平面镜的成象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等电与磁学:探究串联电路的I、U、R特点 探究并联电路的I、U、R特点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1、探究U、I、t、Q的关系焦耳定律 探究I、U、R的关系欧姆定律 探究电磁铁磁的特点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 另外,还有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等实验等 (2)探究性实验设计中要注意问题:科学性(设计原理要正确,量与量关系要正确),可行性(设计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准确性(选取最佳方案,使实验误差最小)。 如:在烧杯中装满水后测其质量(),在量筒中装上液体测质量()比如: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在物理实验中,有很多的细节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如在天平读数时要注意游码示数、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变阻器的滑片要滑至在电路中的阻值最大位置、在用量筒测体积时,在

12、量筒中加的水要适量等等,注意这些细节,才能正确的操作实验,才能有效的提高实验技能。 探究性实验要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联”。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电流表突然损坏,怎么样利用剩余器材完成该实验?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电压表突然损坏,怎么样利用剩余器材完成该实验?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电压表突然损坏,且无滑动变阻器,怎么样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完成该实验。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电流表突然损坏,且无滑动变阻器,怎么样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完成该实验。 例题:现给你一个电池组、开关二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小灯

13、泡一只、导线若干,从上述器材中选择适当器材,你可以完成哪些初中物理学过的电学实验?请至少写出五个实验的名称。答案:(1)测电流(2)测电压(3)测电阻(4)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5)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6)测电功率(7)调节灯泡亮度等。重探究性实验注意视结论形成过程及结论表述的复习。分析与论证能力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推理能力,在中考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找出现象或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或内在的联系,通过论证,得到结论。在表述结论时,不要忘记结论成立的条件,对初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考查归纳推理能力。 重探究性实验方法的评价与反思,评价反思实验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当、是否合理、有无控制变量、变量控制的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等等。(3)注意:不同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一定相同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测小电灯的电功率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测出小电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注意多次测量不等于简单的重复测量,要改变一定的条件再进行相同物理量的测量。三、科学规范的完成作图(一)作图题分类:(力的示意图 、杠杆示意图 、滑轮组的装配 、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根据光路填光学元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