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萧山教育信息网.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1525430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萧山教育信息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萧山教育信息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萧山教育信息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萧山教育信息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萧山教育信息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萧山教育信息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萧山教育信息网.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管理在校阅读缓解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实践研究 萧山区任伯年小学 高凌君摘要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上升,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也在悄然扩大离异家庭子女。而小学阶段的离异家庭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能否得到较好的教育将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为此,本文从离异家庭儿童的特点出发,探究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现状,结合在校阅读教育的资源,从中探索缓解小学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对策,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及将来的生活。关键词 阅读治疗 学校 离异家庭的儿童 心理压力小狗问妈妈:“妈妈,我的幸福在哪里?”狗妈妈说:“就在你尾巴上。”小狗:“为什么我没有看到呢?”狗妈妈:“没有关系,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会一

2、直跟着你。”学校,作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摇篮,在适应时代需求,不断创新的同时,自然也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我注意到班里的特殊学生中存在着这样一批特殊的群体离异家庭子女。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在心理上这些孩子更敏感,更易受到伤害。因此,为了让属于普通孩子的幸福也能一直跟着这些离异家庭儿童走,本文将以学校的阅读教育为载体,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校“阅读治疗”对缓解小学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压力的作用。一、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发展现状的研究 父母的离异其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孩子,受伤害最严重的也是孩子。为了了解这些离异家庭儿童的真实处境,笔者从瓜沥的5所小学选取了57位离异

3、家庭的儿童、15位老师和15位离异家庭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见表一),研究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现状。由于小学低段儿童对事物的判断、理解等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为此本次调查的离异家庭儿童年龄层均在在小学中高段。另外,访谈的老师来自这些离异家庭子女比较集中的班级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家长则是离异家庭儿童的父亲或者母亲。 表一:(一)基本情况1、你今年多大了?读几年级? 2、你父母的职业是什么?现在你和谁住在一起? 3、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父母离婚这件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4、听到这件事情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5、在你父母准备离婚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做些什么去让他们和好? 6

4、、在他们离婚前,你和爸爸的关系怎样?离婚后呢? 7、在他们离婚前,你和妈妈的关系怎样?离婚后呢? (二)离婚对你的影响1、父母离婚,你认为对你有哪些影响?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三件事是什么? 2、父母离婚前后,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从他们离婚到现在,你认为你的生活经历了那些变化?(例如:零用钱、学杂费、生活水平、参加的学校活动开支等) 3、父母离婚后,你的学习有什么变化?从他们离婚到现在,你认为你的学习经历了那些变化? 4、父母离婚后,你的情绪有什么变化?从他们离婚到现在,你认为你的情绪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三)社会支持系统1、父母离婚前后,你觉得亲戚对你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和你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2

5、、父母离婚前后,你觉得老师对你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和你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3、父母离婚前后,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件事?你觉得知道的同学对你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和你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你觉得不知道的同学对你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和你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4、你认为社会对父母离婚的孩子都有哪些看法?你是怎么看待这些看法的? (四)其他1、关于对父母离婚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你还有什么想给我们讲的吗? 2、如果给你一朵七色花,可以实现你七个愿望,你希望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注:对家长和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问卷、访谈的内容,基本与对儿童的一致,仅在文字表述上做了些修改以适应被调查者的身份。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

6、,其生活、学习状态多少也会异于普通家庭,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表一的分析,笔者将从情绪、学习状况和个性发展三方面来总结小学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一)情绪情感波动较大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离异家庭儿童由于父亲或母亲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子女的日常起居或直接托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其情绪波动均比较大。如访谈中的一名五年级的老师,察觉其班里的一个女生在父母离异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变化:“我班那名女生的父母是在去年开学初时分开的,自那之后就经常能听到班中别的学生反映其经常骂人。后经其祖父母撮合,也为了孩子,其父母又复合了,这个孩子很开心地告诉我:孔老师,今天我特高兴,我爸去接我妈回来了!感觉

7、那孩子特别兴奋。后来突然有一天发现这孩子又不高兴了,因为父母又吵架了。从这个女生身上,能比较明显地感觉到,情绪反复非常大。”问卷调查的儿童中有23名表现出上述的情绪情感反应特点。对于父母离异这件事,他们的情感体验大致如下:“感到自责、害怕被抛弃、希望父母复合、谴责母亲、谴责父亲、导致父母亲常互贬、觉得被利用为信息的提供者、觉得责任加重。”进而造成情绪情感的不稳定,而这种波动、变化不仅表现在与家长离婚相关的事件上,同时也会转移到这些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如:“爸妈分开后,好像觉得现在比以前更容易生气、爱哭,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哭了,根本忍不住。我自己也很气我自己,越来越没用了。”任课老师也有相关反映

8、“家庭完整的孩子很少会受家庭琐事的干扰,而离异家庭的儿童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可能就会受到刺激,那时的情绪波动变化就会大一些。”(二)学习动机整体下滑多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作为衡量儿童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试的57个儿童里,仅有8个孩子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前十位,有21个孩子被任课老师判断为学习非常差,离异家庭儿童的学习成绩呈现出整体偏差的状态(如表二)。表二: 访谈中,很多老师有类似的反映“(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特别好的,那些表现较好的孩子,成绩也只是中等班里的*委员学习很用功,原来成绩在中等偏上,其父母离异后,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水平降到了中等偏下。”在父母离婚

9、初期,有39个被调查儿童在问卷中写到:“和爸妈一块儿时学习蛮积极的,但是和他们分开后,情绪很低落,(学习就不怎么积极)成绩有浮动,但不是很大。”这些儿童会因家庭的变故,把很多精力都投注在父母身上,情绪也起伏不定,故很少有心思、精力可以用于学习,进而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动机的普遍下滑。(三)个性发展缺陷严重 家庭的离异对于儿童造成的影响我们成人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处在人格重要发展期的小学阶段。正如F.帕金斯所言:“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许多研究证明,小学儿童的性格处于被塑造而尚未定性的阶段。社会心理专家研究发现,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远比父母一方因故死亡的单亲家庭严重得多。处于此种环境生长的儿童,其

10、个性发展缺陷严重,主要表现在孤僻、粗暴、自卑这3方面。1、孤僻:父母离异的儿童普遍寡言少语,受家庭影响,他们往往把不满、苦闷和怨恨深藏心底,不想与人多说,在校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同学交往。在笔者调查的所有儿童中,除个别学生报告 “父母离异没什么,同学问了我就说”之外,大多数学生表示只有知心朋友知晓,别人从来不告诉,即便老师知晓情况也多是通过开家长会等间接渠道。部分家长也坦言“孩子不爱和他们说话,吃完饭总喜欢一个人待在屋里,就算说话也说不了几分钟。”;被调查的所有老师也反映“父母离婚的孩子不太爱和同学交往,下课后也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很少跟人去交流,很少开开心心地去和别人一块儿做游戏,内向的儿

11、童比较多一些,开朗的比较少,不受影响的也比较少。”2、粗暴:父母经常吵架、打闹,让儿童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悲戚、冷酷的心境,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蛮横、暴躁、冷漠无情。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弱,其情绪变化剧烈,遇事不计后果,如果父母离婚后,与孩子一起生活的父亲或母亲脾气暴躁,则更加剧子女粗暴个性的形成。在问卷调查中,个别父母离异的孩子描述有上述心理问题“好像比以前冲动暴躁多了,一不注意就会没完没了地发脾气。”,“在那件事之后,觉得现在好像比较容易生气。”。班主任也描述有此类情况“变得挺暴躁的,说发脾气就发脾气。”3、自卑:在笔者调查的57个孩子中,多数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学校组织的活动参与度较低,甚至有3个孩子说“从没参加过”。他们的普遍理由是:“我觉得自己能力就这么点,即使参加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努力了也没有多少用,考试还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