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常见病诊断、治疗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1487986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常见病诊断、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口腔科常见病诊断、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口腔科常见病诊断、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口腔科常见病诊断、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口腔科常见病诊断、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常见病诊断、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常见病诊断、治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什么是龋齿,龋病是怎么发生的?龋齿是龋病的俗称,它是一种很常见牙体硬组织疾病,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或牙骨质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龋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疾病,我国古人及亚述人和巴比仑人都认为龋齿是由于牙齿被虫子腐蚀而造成的,这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所造成的错误认识。自公元前2世纪至现代对龋齿的认识有很多学说,有化学细菌学说、蛋白分解学说、蛋白分解-螯合学说、糖原学说、四联因素论。目前公认的多为四联因素论。它指出龋齿的发病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大因素有关,即龋病的发生要求敏感的宿主、口腔致龋菌丛以及适宜的底物,而这些底物又必须存在足够的时间。首先,

2、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主要条件。牙菌斑是细菌在牙面上产生龋病的重要环境。口腔卫生好坏也是龋病发生的条件,良好的口腔卫生使牙菌斑形成受到控制,从而控制龋病的发生。二是食物。食用粗糙的食物有一定的自洁抗龋作用,食用粗糙的食物不易产生较丰厚的牙菌斑和积聚较多的酸,从而不易形成患龋病的条件。而精制食物中蔗糖的含量较粗糙食物多,糖进入菌斑,菌斑内的致龋菌使糖发酵,形成各种的酸,这些酸在牙面停留时间较长,将牙齿硬组织溶解破坏而产生龋病。在牙齿发育期间、两餐之间及临睡前吃糖更为有害。三是宿主。宿主是指对龋病的易感程度,宿主对龋病的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牙齿的形态与结构,机体的全

3、身状况。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重叠处易患龋病。唾液有清洁牙齿的作用,唾液的某些成分对龋齿和牙周病能起到抑制作用。其他如遗传、营养、矿物质、内分泌对宿主的抗龋力有一定的影响。四是时间。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相当慢的过程,碳水化合物滞留于牙面上所需的时间、牙齿萌出所需的时间、菌斑从形成到具备致龋力所需的时间,均是影响龋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四联因素论把细菌、宿主、食物和时间共同作用,归结为造成龋病发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龋齿不及时治疗的危害由于就诊难、挂号难、怕疼心理、以及认为“牙疼不算病”的认识误区,很多人患了龋病只要不疼就不就医,以为牙有洞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龋病如不及时治

4、疗,将会危害局部甚至全身的健康。 局部危害: 龋病可继续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引起剧烈疼痛,严重者还可造成间隙感染,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牙齿龋坏,牙体缺损使食物残渣、细菌等容易滞留,使相邻牙齿易发生龋齿; 由于龋病导致牙体缺损,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降低,由于患者不敢用疼痛牙齿咀嚼,形成偏侧咀嚼习惯,久之会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龋齿造成的残冠、残根还可刺激局部粘膜,形成创伤性溃疡; 对于儿童,当乳牙龋发展为根尖周炎后,炎症会影响继承恒牙胚,引起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形成含牙囊肿或始基囊肿; 乳牙根尖周炎还会使得感染根管的牙根吸收异常,残根滞留,是继承恒牙萌出过早或过迟,影响恒牙萌出顺序和位置;乳

5、牙龋病导致的乳牙早失,致使相邻牙齿向缺隙处移位,造成恒牙错合; 由于咀嚼功能下降,缺少了对颌骨的生理性刺激,使颌骨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形成颌面畸形。 全身危害:1、由于龋齿造成咀嚼功能降低,一些粗纤维、富含营养的饮食摄入减少,形成偏食、食欲不振,必然引起机体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龋齿特别是引起根尖周感染后,往往成为感染病灶,造成全身性感染。 感染病灶就是身体某局部的局限性细菌感染病灶,病灶本身不出现或很少出现症状,而在远处组织或脏器出现异常反应,造成功能障碍或组织脏器损害。和病灶牙有关的疾病有肾炎、风湿热、扁桃体炎、蛛网膜炎、脓疱疮、腥红热、败血症等,给患者的全身健康带

6、来危害。 儿童乳前牙因龋缺失,还会影响美观和发音,并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龋齿所产生的危害不可忽视,患了龋病应及时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口腔功能,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龋齿如何治疗?龋齿治疗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龋病的治疗要以终止病变的发展,保护健康的牙髓,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维护牙列的完整性为原则。对无或少量组织缺损的静止龋可不治疗。对无明显缺损的浅龋,用药物疗法、再矿化法治疗,在窝沟处者用窝沟封闭疗法。对已有牙体缺损的静止龋、浅龋、中龋和慢性龋,进行填充治疗。对急性龋和猖獗性龋在窝洞制备后,作暂时充填或封药,应先作再矿化法治疗,然后再进行永久性充填治

7、疗。猖獗性龋应进行全口患牙治疗设计和全身疾病的治疗。对龋病易感者和猖獗龋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防龋措施,如清除菌斑、控制糖食、窝沟封闭、再矿化治疗等,术后进行定期追踪观察。对浅而宽的牙合面缺损可用嵌体或高嵌体修复外形和功能,大面积缺损的龋损,可用嵌体修复或充填治疗后全冠修复。对继发龋的治疗,原则上应去除原充填体或修复体,再按浅、中、深龋治疗原则处理,如果不影响抗力形和固位型,也可只在龋洞的局部进行充填治疗,不必除去全部充填体或修复体。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牙的继发龋或再发龋,应在完善牙髓治疗后,重新充填或修复。如何预防?防龋的其它有效措施有哪些?龋齿的预防措施较多,主要的有饮水加氟、口服氟化物、

8、牙膏中加氟化物和氟化物涂擦;其它如刷牙以清洁牙齿和减少食糖量来防止龋坏等。此外,祖国医学也有防龋措施如茶水漱口防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激光防龋、防龋涂料。(1)茶水漱口防龋:用茶水含漱防龋,在我国历史很久,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研究结果证明茶水漱口防龋效果可靠,因为茶水中含有氟化物。(2)激光防龋:激光是翻释名词的简称,其完整含意是放大的受激辐射光。激光为同一波长、相位一致的近似平行光线,用透镜和四面镜等聚焦,能获得极高能量密度,在聚焦点可产生高温。 (3)防龋涂料:又称窝沟封闭剂,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防龋材料。主要用于容易龋坏的点隙裂沟内,以防止龋坏。1965年,外国学者用

9、氰基丙烯酸涂于牙牙合面,将窝沟封闭起来,起到防龋作用,收到防龋效果。预防蛀牙问:如何预防蛀牙?答:到目前为止口腔的疾病还没有任何疫苗方法可以加以预防。但是可以利用一些其它的方法来减少牙齿和口腔的疾病,甚至于可以完全消除口腔疾病。这些方法就是:1、饭后睡前刷牙2、不偏食摄取均衡营养 3、定期口腔检查 4、涂氟保护牙齿 5、儿童可做窝沟封闭问:勤刷牙的益处:答:多刷牙少蛀牙,若能勤刷牙,则必能保持口腔卫生,破坏蛀牙形成的环境与机会,必定会减低 蛀牙率。同时由于口腔的清洁,同时也降低了牙结石的形成率,相对地也可以减少牙周病发生的可能。 问:如何饮食才能预防蛀牙?答:适度的饮食,足够的养份是人体维持健

10、康之道,也是口腔健康的基本原则。 预防蛀牙可以从降低醣类食物着手,过去许多研究报告指出:1.乳酸菌愈多,蛀牙率愈高。2.乳酸菌可经由食用低醣的食物而减少。3.乳酸菌数目的降低,导致蛀牙率的降低。由上可知限制醣类的摄取来防止蛀牙是有必要的。 问:涂氟可以有效预防蛀牙吗?答:是的。氟化物可以防止蛀牙的原因是因为它能降低牙齿的牙釉质对酸的溶解度。涂氟最适当年龄是在三、七、十和十三岁时实施,每年涂二到四次,所常使用的局部氟剂是百分之二的氟化钠和百分之八的氟化锡,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可减少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以上的蛀牙率。 问:什么时候该做口腔检查?答:由于蛀牙的早期是没有疼痛的感觉,所以常会被人疏忽。等到疼痛

11、才来就医时,已经是需要更多的治疗时间和费用,所以定期的口腔检查是口腔保健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定期检查并非大家一律每年检查一次,应该视年龄及各人的状况而定。 一般来说定期检查开始时期是在小孩前面上、下六颗乳牙都长齐时,也就是大约一岁至一岁三个月左右,就需要到牙科诊所检查。而幼儿及学龄儿童则需三至六个月 检查一次。老年人由于肿瘤机会的增加,牙周状况的改变,也应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而其他的人则需要至少一年检查口腔一次。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預防蛀牙有五大秘诀: 1.咨询合格的口腔科医师 2.定期口腔检查 3.建立良好口腔卫生習慣 4.均衡的飲食 5.正确使用氟化物 龋齿龋病(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指牙齿

12、组织逐渐毁坏崩解形成缺损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儿童发病率更高,成为全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冠心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重点防治的疾病。龋病不仅使牙齿崩溃缺损,还能继发牙髓组织和根尖周围组织的疾病,甚至使赣骨受感染引起骨髓炎等并发症,以至影响全身健康。病因目前认为,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是细菌、宿主和饮食三大因素相互作用致病。细菌因素: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另有嗜乳酸杆菌、产酸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食物因素:食物的化学性作用,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内经细菌发酵作用产生酸,往往引起龋齿发生。食过多的糖,而缺少钙、磷、维生素A、D、B等皆可引起龋病惩病库增高。3宿主牙齿和唾

13、液因素:牙齿本身的窝沟、牙釉质发育不良;含氟量低易患龋;牙齿排列拥挤、错位、阻生等容易滞留食物,引起细菌生长繁殖也是龋病发生的条件;唾液缺少,口干症等常可发生猛性龋。临床表现龋病最好发于磨牙,特别是下领第一、二磨牙,其次为上颌第一、二磨牙,再次为上下颌双尖牙和上倾侧切牙。临床上根据龋病所在牙部位的深浅,分为浅龋(釉质龋)、中龋(牙本质浅龋)、深龋(牙本质深龋)。浅龋的龋坏部位只顾于牙齿的表层,病入无主诉症状。牙齿表面有白色斑点或呈棕色、灰黑色斑点。用探针可探及粗糙面。中龋:临床上可见牙齿已形成较深的龋洞,病人有时对冷、热、甜、酸等刺激较为敏感。渐龋:当牙齿破坏,龋洞较大。病人对冷、焦、甜、酸等

14、刺激感到明显的疼痛。此外,临床上又根据龋病的发展速度,又有将龋病分为三种类型即慢性龋、急性龋(猛性龋)和静止性龋。治疗治疗龋病的目的是终止病变发展,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保持牙髓的正常活力,从而维持牙列的完整性,增进身体健康。治疗方法,包括磨除法:药物疗法、再矿物化法、充填法以及修复法。一般均需要采用充填法(即补牙)或修复法。2牙髓炎牙髓炎是怎样发生的?牙髓炎病因牙髓炎多由感染引起,主要感染源来自深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常常今思后坐卧不安,冷热酸甜均会激发疼痛加剧。临床表现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主要是剧烈疼痛。疼痛的特点是自发性阵发性痛;疼痛往往是夜间比白天更为剧烈;冷热刺激可

15、使疼痛加剧;还有疼痛难以定位(不能区别是哪一颗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表现一般没有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有不明显的阵发性钝痛。也有急性发作,疼痛加重。 如何治疗?如何预防?治疗牙髓炎的应急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施行开髓引流减压。药物止痛,常用口服止痛片,去痛片0.5克次,牙痛安2片次,颅痛定等。牙痛水或樟脑酚小棉球放入龋洞内。中药用花椒、细辛、芘拨等也有止痛效力,可研成粉末放入龋洞内。针刺止痛,针刺双侧合谷穴或同侧平安穴(在对耳屏与口角连线的中点),也可取得良好止痛效果。牙髓炎新疗法牙齿中央为牙髓,牙髓通过牙根尖孔与颌骨相连。牙髓的感染可以通过根尖孔进一步感染颌骨。因此,对感染的牙髓腔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并严密封闭,才能防止感染向颌骨内扩散,达到保留患牙的目的。目前,控制牙髓腔内感染的方法主要有干髓疗法,塑化疗法和根管治疗术。前两种方法,因为制剂中含有甲醛类药物,应用范围比较局限。而根管治疗术则是目前国际口腔医学界主流的治疗牙髓腔感染的方法。但是由于根管治疗术需要复杂的器械,费用较高,长期以来没有在国内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