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487269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平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2000全国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2000全国16)已知反应A+3B 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2000广东20)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

2、是A.2NH3(g) N2(g)+3H2(g) B.2NO(g) N2(g)+O2(g)C.2NO3(g) 4NO2(g)+O2(g)D.2NO2(g) 2NO(g)+O2(g)(2000上海19)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体积2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C.平衡时,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生成速度的两倍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2000上海26)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进行到45秒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0.0125mol/L)。右图中的吗线表示二氧

3、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反应进程。(1)请计算前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2)若反应延续至70秒,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25秒至70秒的反应进程曲线。(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1)5.510-4molL-1s-1(2)图中实践 (3)图中虚线 (4)k= (2001天津16)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用物

4、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2001上海24)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

5、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0mol/L(填、)(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1)0.013 (2)1.0 催化剂 (3) (4)由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2001上海27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2)n mol 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n mol、产生H2 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K2CO3(aq)和 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 (多选扣分)(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 (c

6、)酸碱中和原理(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 (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5)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循环物质)。(1)3H2S2Fe(OH)3Fe2S36H2O (2)27n (3)b (4)生产纯碱(或作制冷剂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 (2001广东13)反应:L(固)aG(气)bR(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ab D.ab(2

7、001江西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 I2(g) 2 HI(g) B3H2(g)+N2(g) 2NH3(g) C2SO2(g)+O2(g) 2SO3(g) DC(s) CO2(g) 2CO(g)(2001江西13)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AK2 和K1的单位均为mol/L BK2 c2(CO)(2001江西1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

8、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2002天津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02广东1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

9、,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2002广东15)1mol X气体跟a rn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 Y(g) 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A.a1,b1 B.a2,b1 C.a2,b2 D.a3,b2(2002广东20(8分)将2mol H2O和2mol

10、CO置于1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H2O(g)2H2O2 2COO22CO2(1)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 和 ,或 和 。(填它们的分子式)(2)若平衡时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O2)平a mol, n(CO2)平b mol。试求n(H2O)平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1)H2O H2, CO CO2 (2)(22ab) mol(2002上海2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

11、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1) (2)吸热 (3)b、c (4)830(2003春季12)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

12、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003江苏理综15)在0.l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力向移动C.滴加少量0.l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03广东大综28)恒温恒压下,

13、在容积可变的器血中,反应2NO2(气) N2O4(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003全国1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2003江苏26)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A(气)B(气)C(气)(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