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1486800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236 大小:8.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6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6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6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6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课标解读1渗透作用的条件及原理简单了解即可。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和应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可结合“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分析理解。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知道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和含义。教学地位本节课是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基础上对细胞功能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奠定了基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实验,学好本节知识能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

2、兴趣,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题中,重在考查实验材料的选取及结果分析等。教法指导1教材P60“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的实验现象难以解释,进行演示实验时可强调漏斗内为蔗糖溶液,烧杯内为清水,引导学生思考单位体积内清水中的水分子与单位体积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的数量比,较继而展示动画课件中直观显示的量的变化,由学生归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结合图41的生活实例,总结发生渗透作用(或扩散)满足的条件。完成【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的4T(1)的表格填充。2教材P6163探究实验可分组于实验室完成。特别是对于洋葱的选择即紫色的或无色的;选其根尖分生区细胞还是成熟区细

3、胞等应给与点拨。教材P62的表格及下面的4个小问题由学生思考解决。指导学生对【课堂互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部分的例2进行分析并完成【课后知能检测】1、6、7小题。(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凉拌西红柿时,常常要放一些糖,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或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也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动画展示渗透作用装置及实验动态过程,同时设问:“装置中漏斗液面何为升高?把纱布代替玻璃纸还会出现如此现象吗?为什么?”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导学:阅读教材P6063有关知识,勾画概

4、念“原生质层”,填充“【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及思考交流1”;阅读教材P6364完成“【课前自主导学】知识2及思考交流2”。步骤1:课程导入:建议用【新课导入建议】第一种导入方式设问引发思考,以第二种方式播放动画,观察现象,导出课题。步骤2:尝试作答【课前自主导学】部分的【正误判断】,检查自学效果。步骤3:教师演示渗透作用实验结合教材P60“问题探讨”及【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的1、2总结3的有关知识。完成【当堂双基达标】第2小题。步骤7:对教材P63的柱状图可先由学生认真观察,再以提问方式汇总图解体现的结论,最后予以补充并归纳图解题的一般答题思路。步骤6:对【当堂双基达标】3、4、5小题以抢答

5、方式完成。分组探讨教材P6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2、3、4小题的准确答案。步骤5: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强调洋葱的选择、装片的制作、高倍镜的使用及探究问题的表达交流等。学生自主完成对实验报告中的问题探讨及结论的总结。步骤4:以例1中【审题导析】准确表述加以强调。学生自主作答例2及【当堂双基达标】1题并进行同位间互评。步骤8:诵读【结论语句】,尝试构建最优知识网络图解,互评后参看【本课知识小结】的网络构建。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分组讨论教材P64【拓展题】。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1.渗

6、透作用发生的条件。(重难点)2.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重点)3.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践中的应用。(难点)(见学生用书第35页)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渗透作用。2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3细胞具备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4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浓度浓度关系结论细胞外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形态不变细胞吸水膨胀(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原理和现象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1用白色的洋葱鳞片叶代替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做质壁分

7、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实验现象是否更容易观察到?【提示】白色洋葱的液泡为白色,视野也白亮。改变条件后不易观察到液泡体积及颜色的变化。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细胞对无机盐离子吸收的实例(如图示)水稻吸收SiO多,吸收Mg2、Ca2较少,番茄吸收Mg2、Ca2较多,吸收SiO较少。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具体表现为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2试想检测核酸分布实验时使用的吡罗红染色剂为何进入了人的口腔上皮

8、细胞中?【提示】实验时先用8%的盐酸对细胞进行了处理,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1只要具有半透膜,就能发生渗透作用。()【提示】还需要具有浓度差。2渗透作用过程中,只发生水分子由低浓度溶液透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提示】水分子穿过半透膜属于自由扩散,是双向的,只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方向多一些。3当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液柱保持一定的高度,此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提示】液柱高的一侧浓度小于液柱低的一侧。4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只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提示】还包括两者间的细胞质。5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内细胞液颜色由深变浅。()【提示】由浅变深。6番茄和水稻对同一种无

9、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见学生用书第36页)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问题导思】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失水皱缩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渗透作用发生时,液面升降的原因是什么?1渗透作用的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相对含量高的地方向相对含量低的地方扩散的现象。2渗透作用现象分析(1)蔗糖溶液液面上升的原因(2)图示: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1一段时间后蔗糖分子数目不变,只是蔗糖溶液浓度降低了。2渗透作用停止,即漏斗内液面不再上升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双向扩散速度相等,但漏斗内溶液浓度仍高于烧杯中溶液浓度。这是漏斗内液面升高阻止烧杯中水向漏斗扩散的作用力加大的

10、缘故。3动、植物细胞均符合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细胞种类具备条件动物细胞成熟植物细胞半透膜细胞膜原生质层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细胞液与外界溶液(2013苏州高一检测)如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H1,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H2,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用胶头滴管吸出,则H1H2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间的关系是()【审题导析】(1)明确单位体积内蔗糖溶液中水分子数与烧杯中水分子数的差值,是导致液面上升的动力,差值越大,液面上升幅度越大。(2)吸出蔗糖溶液会导致漏斗中蔗糖溶液浓度降低。【精讲精析】由于蔗糖溶液的单位体积中水分子的数量要少于清水中单位体积内水分子的数

11、量,所以导致蔗糖溶液中的液面上升,当用吸管吸走了蔗糖溶液从而使蔗糖分子数量减少,造成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则蔗糖溶液和清水之间浓度差逐渐变小,H1H2段产生的压强,即H1H2液面间的高度差随着吸出蔗糖溶液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答案】D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实验原理(1)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3)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进而质壁分离。(4)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2实验设计及现象3实验结果现象试剂中央液泡变化原生质层位置变化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

12、本不变4.结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同,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假设是成立的。5质壁分离实验的原因分析及表现(1)原因细胞渗透失水(2)表现6注意问题(1)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实验材料的选择。要选取成熟的、液泡带有一定颜色的植物组织进行实验,便于观察实验现象。(2)滴加蔗糖溶液或清水时,应在载物台上操作。(3)选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要适宜。过低,不足以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过长;过高,则造成植物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内在前提,死亡的细胞既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也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

13、n.1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可以分离,而未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是紧贴在一起的,无法正常分离。2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细胞膜间充满了降低浓度的外界溶液。3当以可吸收的物质作溶质时(如甘油、尿素、KNO3、乙二醇等),可出现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2011天津高考)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通透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思维导图】仔细阅读

14、题干后,可按以下过程分析答题: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特点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质壁分离后原生质层内外液体比较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分析【精讲精析】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图中的N是外界的蔗糖溶液,不是细胞质,A错误;在清水中,细胞会通过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B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两者在物质通透性上存在差异,C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还没成熟,不具有大型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D正确。【答案】A本 课 知 识 小 结网 络 构 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动物细胞吸水会膨胀,甚至涨破;失水皱缩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半透膜二是要有浓度差植物细胞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吸水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实验材料:成熟的植物细胞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小结 论 语 句1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浓度差。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1)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4只有活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