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1).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1454282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5分)(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杂然相许(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入则无法家拂士( )2.翻译下列语句。(3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行拂乱其所为。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面对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愚公的光辉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

2、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通过摆事实和正反两方面分析,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忧劳兴国家”的道理。C.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的故事都表现了远古人民改造自然的坚毅精神。D.纪昀是唐朝学者、文学家。4.语文实践活动。(9分)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为此,学校开展了“提倡光盘,告别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有关任务。【材料一】早在1996年,我国政府就提出,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方能保证粮食安全,但现在这个“红线”已经被冲破。在20

3、12年前11个月中,我国对三大谷物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粮食自给率勉强维持在90%。【材料二】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材料三】今年日照市“”期间,会场内外没有摆放鲜花,没有铺设红地毯,没有彩球标语,简约朴素的会风赢得广泛好评。自2012年6月以来,日照市还广泛开展了以“文明用餐,以俭养德”为主题的“文明餐

4、桌行动”,目前,全市已有1436家餐饮单位、食堂积极参与到此次行动中,节约用餐、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尚已悄然形成。(1)认真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3分) (2)结合上面材料,围绕“光盘行动”主题活动,谈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3)“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让我们一起对此说“NO”!请你根据活动主题,为学校食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主题,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

5、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6文中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 ,他的根据是: 。(2分)7.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 。(2分)来源:Zxxk.Com8.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2分)9.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 )(2

6、分)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的矛盾。C.人如何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力量。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10.文中画线句子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意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注】鹬(y):一种水鸟。箝(qin):夹住。喙(hu):嘴。1

7、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赵且伐燕 ( ) (2)以敝大众 (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1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1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从埃菲尔铁塔谈起张 贺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

8、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有的,而是经历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

9、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化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经历了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全国四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

10、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来源:学,科,网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有删改)15.第一段写埃菲尔铁塔的价值,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决定文化古迹的价值,其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7.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4分) 18.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4分) 三、写作(4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