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1453204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训练】-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帮一课初中独家资料之【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专项训练一、经典例题【例 1】(2019鞍山)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 A、B 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1) 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 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 与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3)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 B 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4) 小明把蜡烛 A

2、 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 A 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 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 MN 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不能;虚;(4)不变;(5)A。【解析】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 棋子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 棋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B 能和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 因为光屏只能接收

3、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虚像,因此如果在像 B 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4) 如果使蜡烛A 离玻璃板靠近一些,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5) 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镜面对称,像点与物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只有一个像的位置。每个平面镜都成一个完整的像,但这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应选 A。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不能;虚;(4)不变;(5)A。二、巩固练习【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2018 秋莱城区校级期末)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

4、中A 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 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 A 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C眼睛应从A 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A 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 完全重合2(2019 春江阴市月考)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棋子A、B 应该等大B. 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C. 方格纸有助于确定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D应该在暗室中进行试验3(2018 秋曾都区期末)如图所示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 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 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

5、的说法错的是()A. 玻璃板应选择薄玻璃板B. 眼睛应从B 一侧观察成像情况C蜡烛燃烧长时间后像与物不再重合D蜡烛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远离4(2019阜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2)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3) 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 的蜡烛。(4) 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 B,都不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原因是 。(5) 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 。(6) 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5(2019朝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 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好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 (填“较亮”或“较暗”

6、)的环境中进行。(2) 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3) 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 。(4) 将蜡烛 B 拿走,然后在蜡烛 B 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实”或“虚”)像。6(2019常州)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 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 A 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 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 (选填“仍然”或“不能

7、”)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 (选填“缩小”“反射”或“折射”)形成的。(2) 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 (选填“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A、A。(3) 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4) 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 烛的两个像,这是因为 。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 【答案】D【解答】解: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

8、放置。故A 正确;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故 B 正确;C、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A 一侧观察,在蜡烛 B 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故C 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不能与蜡烛 B 完全重合,故 D 错误。故选:D。2. 【答案】D【解答】解:A、为了比较 A 的像与 A 大小相同的结论,棋子 A、B 应该等大,故 A 正确; B、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棋子 A 的像的位置, 又看到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故 B 正确;C、

9、方格纸每个方格距离相同,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故 C 正确;D、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棋子也是暗的,反射光线少,进入人眼的光线更少,感觉棋子的像最暗。所以最比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D 错误。故选:D。3. 【答案】B【解答】解:A、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A 正确;B、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A 一侧观察,在蜡烛 B 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故B 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10、,故C 正确。D、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远离玻璃板,故 D 正确;故选:B。4. 【答案】(1)光的反射;(2)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3)完全相同;(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在 B 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在 B 侧观察,如果光屏上没有像,那么,所成像为虚像;(6)相等。【解答】解:(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2)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3) 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

11、系。(4) 若实验中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请你解释最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A 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 B 蜡烛与 A 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5) 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 棋子反射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为了判断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应在 B 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在 B 侧观察, 如果光屏上没有像,那么,所成像为虚像。(6) 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1)光的反射;(2)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3)完全相同;(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在 B 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在 B 侧观察,如果

12、光屏上没有像,那么,所成像为虚像;(6)相等。5. 【答案】(1)较暗;(2)像的位置;(3)大小相等;(4)不能;虚。【解答】解:(1) 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 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应在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也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3) 实验时,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A 侧现察;当B 和 A 的像完全重

13、合时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4)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使它与蜡烛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移开蜡烛 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在白纸上不能看到蜡烛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答案为:(1)较暗;(2)像的位置;(3)大小相等;(4)不能;虚。6. 【答案】(1)仍然;(2)等大;(3)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玻璃板太厚导致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两个表面都成虚像。【解答】解:(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仍然看到蜡烛的像。(2) 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 B 与前面的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3) 根据图乙可知,A 和 A、B 和 B、C 和 C都是关于玻璃板所在位置对称的,则可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 太厚的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成虚像,前面一个反射面成的虚像较后面一个反射面而成的虚像清晰。故答案为:(1)仍然;(2)等大;(3)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玻璃板太厚导致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两个表面都成虚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