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02期)-2018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1414088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02期)-2018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02期)-2018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02期)-2018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02期)-2018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02期)-2018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02期)-2018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02期)-2018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2018年河南省】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答案】D【解析】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不能,可以区分,正确;B、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研磨(或共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与氯化钾混合研磨(或共热)则没有,可以区分,正确;C、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腈纶线没有,可以区分,正确;D、硫酸显酸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酚酞溶液遇硫酸和硫酸钠溶液都不变色,无法区分,错误。故选D。2【2018年重庆市B】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

2、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AH+ BOH- CH2O DH【答案】B3【2018年重庆市A】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 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答案】B【解析】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pH变大,错误;C、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醋酸属于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正确;D、铝是活泼金属,能与醋酸

3、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气,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正确。故选B。学%科网4【2018年陕西省】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C5【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B若、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C

4、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答案】B【解析】A、甲溶液不能选择稀盐酸,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溶液B为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A错误;B、甲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钙溶液,若、均有明显现象(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别说明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故B正确;C、由A选项的分析,D物质是沉淀,故C错误;D、溶液B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D错误;故选B。6【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

5、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答案】B7【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B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D涤纶和羊毛燃烧:都可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答案

6、】A【解析】A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正确;B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不能形成溶液,错误;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错误;D羊毛燃烧时有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涤纶燃烧时无此气味,错误。故选A。学&科网8【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BCD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AA BB CC DD【答案】B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

7、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情况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答案】C2、 非选择题10【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

8、2 2N2+6H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答案】 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 【解析】(1)氨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故可以看到B试管中的白色的棉花也变为红色;(2)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短缺1个氮气分子和1个水分子,故填。学科#网11【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来源:Zxxk.Com(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

9、况为_。(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面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_。【答案】 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 部分变质 12【2018年四川省广安市】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叫氨水(NH3H2O)呈碱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生成氯化铵。氨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1)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写一点)_。(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的

10、化学方程式为_。(3)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_。(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装置来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答案】 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任写一点) NH3+HCl=NH4Cl 氨气极易溶于水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n端,若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13【2018年陕西省】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II.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III.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

11、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提出问题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OH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实验验证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7,证明猜想二成立

12、。(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答案】 (甲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 (或或=) 2NaOH+CO2=Na2CO3+H2O 不能; 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学科&网【解析】实验验证 (甲组)根据Na2CO3与BaCl2溶液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

13、酸碱性不变解答;根据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解答;(乙组)根据溶液显酸性或中性,pH7解答;【反思交流】(1)根据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2)根据是否能够判定有新物质碳酸钠生成解答。【拓展迁移】根据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是否发生解答。实验验证 (甲组)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乙组)(2)用pH试纸测定C

14、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或或=)7,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1) 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水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实验步骤 II中的现象说明A装置内压强减小,可能是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实验步骤 III中的现象说明A装置内压强比B装置压强小,且A装置内溶于仍然显碱性,故实验步骤中的现象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学科.网14【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反应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 试回答:(1)写出A、B、G的化学式:A_、B_、G_。(2)物质C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3)D与E反应的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