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1331071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西方现代思想在界定人之为人时,通常将人视为具有心灵、能够思维的主体;人的存在的特征,突出体现为既与身体无关、又与环境无关的主体性。这种哲学观念体现在美学上,就是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性美学:主体运用其心灵的先验能力构建表象,当心灵中的表象与主体的感受及其情感发生关联的时候,主体就根据其感受的愉悦与否作出审美判断,将能引发愉悦的表象判断为美的,反之则判断为丑的。按照这种美学思路,主体被极度高扬了,客体则被极度贬低了。简言之,现代主体性美学通过高扬主体性及其创造力,将人类这个物种从自然世界中无以复加

2、地突出出来,甚至割断了人与自然界的血肉联系。针对上述理论弊端,生态美学首先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人类的存在理解为“生态存在”,也就是身在生态系统之中的存在:生态系统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物种,是人类存在的母体。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生之功能、生生之德性的具体体现之一。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天赋良知及其反思能力,将自身对于生态系统的责任理解为“参赞天地之化育”,将自身使命理解为帮助生态系统达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共生状态。按照生态美学的思路,自然不是人类可以无度利用的资源,而是人类得以产生且赖以生存的本源。生态美学从生态存在论出发,其核

3、心命题是,自然事物以人类的审美知觉为通道,如其本然地显现其自身。正是从生态系统的生生特性出发,生态美学展开了对于审美价值的生态重估,探讨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辩证关系。在生态美学之前的美学理论中,“美”与“审美”都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字词,审美价值毋庸置疑地居于价值序列之首。但是,从生态审美的高度来看,生态美学的理论思考多了一个重要参照,即生态健康,也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生态美学则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审美互动,清醒而自觉地考察人类审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严肃地反思和批判审美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生态美学看到,人们很少考虑审美偏好的生态后果,因而造成了对于

4、环境的极大破坏。比如,人们通常喜欢整整齐齐的草坪,通常用“杂草丛生”来贬低一个地方的审美价值;然而,草坪的维护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化肥,对于淡水资源奇缺的地区来说,草坪审美偏好却成了生态破坏的重要诱因。简言之,生态美学在认真反思形成人类审美偏好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的基础上,以生态健康为价值标准,将事物的生态价值放在审美价值之前,通过探讨审美偏好与生态灾难之间的关系,反思和批判人类审美偏好的生态后果,努力倡导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从而使美学在拯救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摘编自程相占生态美学:迈向生态文明的美学转型)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5、项是A. 康德是西方的主体性美学的代表,他认为人的存在与环境没有关系,主张人要与自然界对立起来,并隔断与自然界的联系。B. 生态学原理是生态美学的理论依据。人类存在于生态系统的母体中,只有人类才是生态系统生生之功能的具体体现者。C. 生态美学探讨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辩证关系,是基于生态系统的生生特性而展开的、从生态角度对于审美价值的重估。D. 生态美学与其它美学理论的不同在于它倡导生态审美观,使美学得以完成拯救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任务。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重点论述了美学对于保护生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具有很

6、强的思辨色彩。B. 文章用对比论证写出生态美学不同于主体性美学的内涵及理论依据,对人与生态系统的位置关系作了理性地阐释。C. 文章指出了生态学与生态美学之间既有关联又各自不同的研究重点,表明了生态美学对于审美价值相关问题的独特思考。D. 文章举例论证了人类审美偏好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这一生态美学的观点,简明扼要地表明了生态美学倡导生态审美观的认真思考。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主体性美学的理念中,心灵是有先验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感受是否愉悦,对心灵中的表象做出美丑判断。B. 因为人类有天赋良知及其反思能力,所以人生的责任就在于帮助生态系统达成理想共生状态,人类也因此被

7、称为“万物之灵”。C. 在淡水资源奇缺的地区维护整整齐齐的草坪,并不符合生态健康的价值标准,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人类审美偏好的结果。D. 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是生态美学理论思考的参照之一。这种美学理论会严肃地反思和批判人的审美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答案】1. C 2. A 3. B【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A项,说康德“主张人要与自然界对立起来”曲解文意,从原文第1段结尾“简言之,现代主体性美学通过高扬主体性及其创造力,将人类这个物种

8、从自然世界中无以复加地突出出来,甚至割断了人与自然界的血肉联系”可见,“人类这个物种从自然世界中无以复加地突出出来,甚至割断了人与自然界的血肉联系”并不等同于“人要与自然界对立起来”,所以选项表述错误,属于曲解文意; B项,“只有人类才是生态系统生生之功能的具体体现者”以偏概全,从文中第2段“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生之功能、生生之德性的具体体现之一”可知,“之一”是其中的一个,是部分,而“只有”是唯一的一个,是全部,所以选项属于以偏概全;C项,该项信息在文中第3段,表述正确; D项,“使美学得以完成拯救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任务”不合逻辑,文章最后一句“从而使美学在拯救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

9、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句话是对前文“态美学在认真反思形成人类审美偏好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的基础上,以生态健康为价值标准,将事物的生态价值放在审美价值之前,通过探讨审美偏好与生态灾难之间的关系,反思和批判人类审美偏好的生态后果,努力倡导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的内容总结,题干把“发挥作用”变成了“完成任务”,可见题干推理不正确,所以选项属于不合逻辑。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

10、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文章重点论述了美学对于保护生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分析错误,通过分析原文内容可知文章重点论证的是生态美学的内涵及意义,所以选项表述错误;B项,该项是对文章1、2段内容的分析总结,表述正确;C项,该项是对文章第2段内容的分析总结,表述正确;D项,该项是对文章第3段内容的分析总结,表述正确。故选A。【3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A项,该项是对文章第1段内容的分析总结,表述正确; B项,“人生的责任就在于帮助生态系统达成理想共生状态”

11、偷换概念,从原文第2段“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天赋良知及其反思能力,将自身对于生态系统的责任理解为参赞天地之化育,将自身使命理解为帮助生态系统达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共生状态”可知,是人类“将自身对于生态系统的责任理解为参赞天地之化育”“将自身使命理解为帮助生态系统达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共生状态”,而题干将二者混在了一起;C、D两项是对文章第3段内容的分析总结,表述正确。故选B。【点睛】科技文阅读要揣摩命题陷阱: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

12、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2.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3.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4.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5.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6.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7.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13、。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哪个”、“其”、“即”等词。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8.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现在的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其发展模式从一种单一救治模式转向了“防-

14、治-养”一体化模式。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涵盖以“医”为支撑的医药医疗产业、以“养”为支撑的养老养生保健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康体运动产业、以“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大健康产业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举措,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大推动力。大健康产业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是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服务身心健康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都十分巨大。但是,当前我国大健康产业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在资金、项目支持等方面力度仍不够大。(摘编自吴明兰大力

15、发展大健康产业时不我待)材料二:注:图一中每一年的健康服务产业结构顺序依次是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健康养老产业。材料三:当前,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疾病不是单纯由生物因素引起,而是综合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医学模式,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才能较好地控制疾病。2018年4月,国务院明确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家卫健委正在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要求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结算、用药、公卫、家庭医生服务、远程医疗、健康信息、应急救治、政务共享、检查检验等方面的服务流程,这相当于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打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不均衡局面,整合并重新配置资源,重塑大健康管理模式。这意味着,医疗体系需要联动医疗、医药、医保三方,并对个体进行疾病前、中、后的全周期管理。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也在倒逼医疗机构转变服务理念。大医院应主动打破“信息孤岛”,以维护患者健康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优化服务流程,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就医需求,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摘编自李红梅让“互联网+”托起“大健康”)材料四:当前大健康产业面临着巨大机遇,潜力巨大。在庞大的人口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