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7单元-3 认识几分之几(1课时)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31294250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7单元-3 认识几分之几(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7单元-3 认识几分之几(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7单元-3 认识几分之几(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7单元-3 认识几分之几(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7单元-3 认识几分之几(1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3认识几分之几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教材第80页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时,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2使学生能够正确写出用几分之几表示的分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难点:根据题目要求能准确地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有红、黄两张同样大小的彩色纸,玲玲把红纸平均分成了2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纸船;芳芳把黄纸平均分成了3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花篮。她们各用去原来纸的几分之几?谁用去的纸多一些?为什么?二、学习新课认识几分之几。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

2、盘桃的几分之几?(出示教材第80页例4)(1)学生先独立思考,分一分、涂一涂,再和同学交流。(2)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3)引导:一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一份是,2只小猴取走这盘桃的几份?(2份)是几分之几?()列式计算:(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2个是。(5)归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份数作分母,所表示的份数作分子。三、巩固反馈1完成教材第80页“试一试”。2份是这些桃的,3份是,4份是。2完成教材第8182页“想想做做”第16题。第1题:第2题:

3、第3题:略提示:涂3个灯笼,涂6条鱼。第4题:答案不唯一。如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等。第5题:第6题:四、课堂小结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2谈谈你在认识几分之几的学习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板书设计认识几分之几例4:答: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出其中的几份,用几分之几表示。教学反思1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时,利用“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情境。学生可以用尝试、猜测、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以直觉感悟等方法另辟蹊径,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的舞台上展示智慧和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思维方法。

4、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三分之几就是由几个三分之一组成的,它与三分之一比,只是所取的份数不一样,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能力、情感等得到提高和超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课堂教学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适当地调整教学程序,增减部分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去体会、去认知,应时时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备课资料参考典型例题准备【例题】把一根纸条对折两次,再从中间剪开,把纸条剪成了_段,其中最短的一段是原来纸条长度的_。分析:把一根纸条对折二次,再从中间剪开,把纸条剪成了5段,折痕把纸条平均分成了8份,最短的一段占一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其中最短的一段是纸条长度的。答案:5相关知识阅读分数符号的演变古希腊人用“”表示分数记号。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海赛尔最先采用分数线。而斐波那契是最早把分数引入欧洲的人。1845年德摩根在他的一篇文章函数计算中提出以斜线“/”来表示分数线。由于把分数以A/B来表示有利于印刷排版,故现在有些印刷书籍中也采用这种斜线“/”分数符号。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