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高中数学讲义][选修2-1 第10讲 选修2-1模块检测]精品讲义教师版.docx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1234362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培机构高中数学讲义][选修2-1 第10讲 选修2-1模块检测]精品讲义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培机构高中数学讲义][选修2-1 第10讲 选修2-1模块检测]精品讲义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培机构高中数学讲义][选修2-1 第10讲 选修2-1模块检测]精品讲义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培机构高中数学讲义][选修2-1 第10讲 选修2-1模块检测]精品讲义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培机构高中数学讲义][选修2-1 第10讲 选修2-1模块检测]精品讲义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培机构高中数学讲义][选修2-1 第10讲 选修2-1模块检测]精品讲义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培机构高中数学讲义][选修2-1 第10讲 选修2-1模块检测]精品讲义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讲 选修2-1模块复习类型一 常用逻辑用语考点说明: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简单逻辑连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是考查重点例1. 当mN*,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A若方程x2+xm=0有实根,则m0B若方程x2+xm=0有实根,则m0C若方程x2+xm=0没有实根,则m0D若方程x2+xm=0没有实根,则m0【答案】D【解析】由逆否命题的定义可知:当mN*,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若方程x2+xm=0没有实根,则m0,故选D例2.设,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使得=”是0”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

2、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为非零向量,存在负数,使得=,则向量,共线且方向相反,可得0反之不成立,非零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满足0,而=不成立,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使得=”是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例3.在索契冬奥会跳台滑雪空中技巧比赛赛前训练中,甲、乙两位队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落地站稳”,q是“乙落地站稳”,则命题“至少有一位队员落地没有站稳”可表示为()Apq Bp(q)C.(p)(q) D(p)(q)【答案】D【解析】设命题p是“甲落地站稳”,q是“乙落地站稳”,则命题“至少有一位队员落地没有站稳”表示p与q至少一个发生,即p与q至少一个发

3、生,表示为()p(q),故选D例4.已知命题p:xR,x2lgx,命题q:xR,x20,则()A命题pq是假命题 B命题pq是真命题C命题p(q)是真命题 D命题p(q)是假命题【答案】C【解析】由于x=10时,x2=8,lgx=lg10=1,故命题p为真命题,令x=0,则x2=0,故命题q为假命题,依据复合命题真假性的判断法则,命题pq是真命题,命题pq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进而得到命题p(q)是真命题,命题p(q)是真命题,故答案为C例5.已知p:|1|2;q:x22x+1m20; 若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p:|1|2即为p:2x10,q:x22x+1m20即为

4、(x1)2m2,即q:1|m|x1+|m|,又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所以q是p的充分非必要,(两式不能同时取等),得到|m|3,满足题意,所以m的范围为3,3【解析】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所以q是p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求出p、q的范围进而求解例6. p:x0R,使得成立;q:方程x2+(a3)x+a=0有两个不相等正实根;(1)写出p;(2)若命题p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若命题“p或q”为真命题,且“p且q”为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p:x0R,使得成立;pxR,ax22x10成立(2)a0时 ax22x10不恒成立由,即,解得a1实数a的取值范围:(,1(3)

5、设方程x2+(a3)x+a=0两个不相等正实根为x1、x2命题q为真解得0a1由命题“p或q”为真,且“p且q”为假,得命题p、q一真一假,当p真q假时,则得1a0或a1,当p假q真时,则无解;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a0或a1【解析】(1)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直接写出p即可;(2)通过命题p为真命题,转化为 不等式组,求出a的范围即可;(3)利用命题“p或q”为真命题,且“p且q”为假命题,推出命题p、q一真一假,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类型二 圆锥曲线与方程考点说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动点轨迹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6、等是考查重点例7.已知两点F1(1,0)、F2(1,0),且|F1F2|是|PF1|与|PF2|的等差中项,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A BC D【答案】C【解析】F1(1,0)、F2(1,0),|F1F2|=2,|F1F2|是|PF1|与|PF2|的等差中项,2|F1F2|=|PF1|+|PF2|,即|PF1|+|PF2|=4,点P在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上,2a=4,a=2c=1,b2=3,椭圆的方程是,故选C例8.设椭圆C:(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C上的点,PF2F1F2,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A B C D【答案】A【解析】设|PF2|=x,PF2F1

7、F2,PF1F2=30,|PF1|=2x,|F1F2|=x,又|PF1|+|PF2|=2a,|F1F2|=2c2a=3x,2c=x,C的离心率为:e=,故选A例9.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2,0),则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Ay= By= Cy= Dy=【答案】C【解析】依题意可知=2,a=,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x,故选C例10.设F为抛物线C:y2=3x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于C于A,B两点,则|AB|=()A B6 C12 D7【答案】C【解析】由y2=3x得其焦点F(,0),准线方程为x=,则过抛物线y2=3x的焦点F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方程为y=tan30(x)=(x

8、)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y,得16x2168x+9=0设A(x1,y1),B(x2,y2),则x1+x2=,所以|AB|=x1+x2+=+=12,故选C例11.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抛物线上有一点P(4,m)到焦点的距离为6(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若抛物线C与直线y=kx2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AB中点横坐标为2,求k的值【答案】(1)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其准线方程为x=,P(4,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A到其准线的距离,4+=6p=4,抛物线C的方程为y2=8x(2)由消去y,得 k2x2(4k+8)x+4=0,直线y=kx2与抛物线相交于不同两点A、B

9、,则有k0,=64(k+1)0,解得k1且k0,又=2,解得k=2,或k=1(舍去),k的值为2【解析】(1)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其准线方程为x=,根据抛物线的大于可得:4+=6,进而得到答案(2)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得 k2x2(4k+8)x+4=0,根据题意可得=64(k+1)0即k1且k0,再结合韦达定理可得k的值例12.已知F1(1,0)、F2(1,0)为椭圆的焦点,且直线与椭圆相切(1)求椭圆方程;(2)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求ABF2的面积S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直线的方程【答案】(1)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由得,代入消去y并整理得,由=28a44(2a21

10、)(8a2a4)=8a2(a45a2+4)=0,解得a2=1或a2=4,因为a21,所以a2=4,所以椭圆方程为(2)设过F1的直线:x=my1,代入消去x并整理得(3m2+4)y26my9=0,设A(x1,y1),B(x2,y2),则,所以=,=|y1y2|=|y1y2|=,令t=,则t1,=,又3t+递增,=31+1=4,当t=1即m=0时取等号,所以=3,当m=0时,面积S最大为3,此时直线方程为x=1【解析】(1)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由直线与椭圆相切知,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只有一解,消y后由=0即可解得a2值,注意a的范围;(2)设过F1的直线:x=my1,代入消去x并整理

11、得(3m2+4)y26my9=0,=|y1y2|=,由韦达定理即可用m表示出,换元后根据函数单调性即可求得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m值类型三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考点说明: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是考查重点例1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1C与BD所成的角为()A30 B45 C60 D90【答案】D【解析】如图,分别以D1A1,D1C1,D1D三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1,则:A1(1,0,0),C(0,1,1),D(0,0,1),B(1,1,1);,;即A1CBD;直线A1C与BD所成角为90,故选D例14.如图,在长方体ABCDA1

12、B1C1D1中,AB=BC=2,AA1=1,则BC1与平面BB1D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 B C D【答案】D【解析】以D点为坐标原点,以DA、DC、DD1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则A(2,0,0),B(2,2,0),C(0,2,0),C1(0,2,1)=(2,0,1),=(2,2,0),且为平面BB1D1D的一个法向量cos,=BC1与平面BB1D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故答案为D例15.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O是底面A1B1C1D1的中心,则O到平面ABC1D1的距离为()A B C D【答案】B【解析】过O作A1B1的平行线,交

13、B1C1于E,则O到平面ABC1D1的距离即为E到平面ABC1D1的距离作EFBC1于F,易证EF平面ABC1D1,可求得EF=B1C=,选B例1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AB、B1C的中点(1)用向量法证明平面A1BD平面B1CD1;(2)用向量法证明MN面A1BD【答案】(1)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D(0,0,0),A1(2,0,2),B(2,2,0),B1(2,2,2),C(0,2,0),D1(0,0,2),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为=(x,y,z),=(2,0,2),=(2,2,0),取=(1,1,1),同理平面B1CD1的法向量为=(1,1,1),平面A1BD平面B1CD1;(2) M、N分别为AB、B1C的中点,=(1,1,1),MN面A1BD【解析】(1)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