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教学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1231556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教学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Julywang 简介EMSS 内容摘要 概念组成细说EMSS总结 3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 EMSS 是集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科诊治 ICU救治和各专科的 生命绿色通道 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院前急救院内救护它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 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什么是EMSS EMSS的组成 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 ICU及专科强化治疗 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 有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 现场救护 5 现场救护 第一反应员 Firstresponder 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 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 EMS

2、救援人员 警察 消防员 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 能对伤员作初步处理的人 电话呼救 国家规定了专用电话号码 例如美国为911 苏联为03 中国为120 伤病员所在的详细地址 主要病情 呼救者姓名 电话号码 伤员做了何种现场处 询问对方有何问题 待对方答复后再挂断电话以及派人在显眼处等待救护车 6 现场急救多为心脏骤停或创伤患者 应做好组织工作 并要求急救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 止血 包扎 骨折固定 转运等技术 7 8 创伤伤员的分类 9 途中转运 目前已改变了 救护车的任务只是把病人转运到医院 的概念 强调运送过程中应边监护 边抢救 边与急救中心或接受医院联系

3、 报告病人情况及接受指导 设备完善的加强监护机动车及小型救护飞机或直升机的使用 有力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转运原则 就近 专科 自愿 10 国内院前急救模式 独立型代表城市北京 保定特点急救中心独立地完成院前 急诊科 EICU急救一条龙服务依托型重庆 青岛 邯郸依托于综合性医院完成以上服务行政型广州统一的城市急救通讯指挥中心 院前急救由各医院分片出诊院前型上海 天津 南京以院前急救为主要任务 不设床位 出诊时随车人员为急救医士武汉同时存在着院前型和依托型 1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 环境复杂 多在事故现场 病家或救护车内进行 2 医疗条件受限 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 辅助检查有限 药品仅备有抢救药品

4、医疗设备配有便携式呼吸机 除颤监护仪 心电图机等 3 对急救人员要求高 处置专科急症病人的能力 具有处理危重症病人的能力4 技术力量单薄 一般由医生 护士 司机等3人组成 部份救护车配备担架员 5 必须在短时间对病人及时作出诊断 并采取急救措施 6 医师现场完成院前急救病历 以便与院内交接 12 院内急救 包括急诊抢救和后续相关专科治疗 13 急诊科救治 急诊病人到达医院后 首先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分诊及观察 其后按病人具体情况决定出院 转入相应科室 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或综合性危重病监护病房 14 急诊科一般均建立在医院最适中的地区 可分设急诊室 抢救室 监护室及留观察室等部门 急诊医护

5、人员应能熟练掌握抢救及监测设备的性能及操作 分诊将病情进行分析 判断 分类 分科 按轻 重 缓 急安排就诊顺序一级 急危症 有生命危险 需要立即急救 如心搏呼吸骤停 持续严重心律失常 重度创伤大出血等 决定 开放绿色通道和抢救室 目标反应时间 即刻 二级 急重症 有潜在的生命危险 可能急剧变化 如严重骨折 突发剧烈头痛 开发性创伤等 决定 各诊室优先就诊 目标反应时间 10分钟 三级 亚紧急 生命体征尚稳定 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 如高热 呕吐 轻度外伤 轻度腹痛等 决定 各诊室候诊 目标反应时间 30分钟 四级 非紧急 一般患者 决定 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目标反应时间 180分钟

6、15 重症监护室救治 硬件 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 中心监护仪 多功能呼吸治疗机 麻醉机 心电图机 除颤仪 起搏器 输液泵 微量注射器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 总结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先进的急救医疗服务结构 在抢救伤病员的生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EMSS把急救医疗措施迅速地送到危重病人身边 送到发病现场 经过初步诊治处理 维护其基本生命 然后将病人安全转送到医院 为抢救生命和改善预后 争取了时间 极大程度的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我国已建立起了 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 重症监护 的 生命绿色通道 为一体的EMSS急诊服务体系 17 美国心脏学会 AHA 2010国际心

7、肺复苏 CPR 心血管急救 ECC 指南标准 1 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 分改为 至少100次 分 2 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 5cm改为 至少5cm 3 人工呼吸频率不变 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 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 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 CAB 即胸外按压 气道和呼吸 5 除颤能量不变 但更强调CPR 6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 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 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 98 8 血糖超过10mmol L即应控制 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 强化按压的重要性 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 分 区别于大约100次 分 3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 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 避免过度通气CPR操作顺序的变化 A B C C A B 18 19 谢谢 放映结束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让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