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1模块)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122609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1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1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1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1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1模块)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1模块)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1模块)考试语文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段考(暨必修 1 模块)考试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本试卷共 5 页,五大题 24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一、基础知识(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公姥(m) 脉脉(m) 陨(yn )落 饮(yn)马B、蓊蓊(wng)郁郁 嘎嘎(ji)叫 彤(tng)管 深巷(xing)C、倩(xin)影 害臊(so) 驰骋(pn) 踟(ch)蹰D、点缀(zhu) 守拙(zhu) 苗裔(y) 城隅(u)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

2、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B、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C、由于我是个拙劣的小偷,使我无辜的母亲不经意间受到连累。D、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话筒,电话那端传来了一个操着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李刚天不亮就打扫卫生,同学们到教室时,他早隐隐约约地把卫生整理好了。B、讨论会上,大家谈起腐败害国的话题,一个个义愤填膺,慷慨激昂。C、那座房子因年久失修,天花板上斑驳陆离,好像要裂开的样子。D、拘于礼仪,伍廷芳又不好退

3、席,只好勉强下咽。孙中山自己却吃得津津有味。4、下面的句子填在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瑕,像水晶一样纯洁。_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化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

4、穿着洁白素服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A、 B、 C、 D、二、古诗文阅读(共 35 分)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59 题。 (共 22 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

5、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相异,种种在其中

6、。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5、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幸复得此妇(幸运)B、何乃太区区(区区小事)C、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D、终老不复取(获取)6、下列句中加点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A、儿已薄禄相 B、会不相从许 C、及时相遣归 D、还必相迎取7、下列加点词语的语言现象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A、昼夜勤作息B、便可白公姥C、可怜体无比 D、逼迫兼弟兄8、下列对第二段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7、:( )(3 分)A、此段列举“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来突出刘兰芝的多才多艺、有教养。B、此段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从而达到了盛赞刘兰芝才艺的效果。C、此段中罗列的数字是互文,这是一种交叉的表述,只是表示兰芝富有教养,并不是指具体才艺的学习年限。D、此段按时间顺序来写,是为了突出刘兰芝家对她的教育循序渐进,很有整体规划。39、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

8、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C、文章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徘徊比喻夫妻的不忍分离,与文章结尾夫妻合葬化鸟首尾呼应,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D、从选文看,造成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10、翻译下列句子。(7 分)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4 分)_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3 分)_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归园田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9、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体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深刻含义。 (2)本诗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试结合写景部分加以说明。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 (静女 )(2) , 。绕 树 三 匝 , 何 枝 可 依 ? (短歌行 )(3)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 (屈原离骚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 (诗经氓 )三、现代文阅读:(31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20 分

10、)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4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3.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B.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C.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D.本段描写

11、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14.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写景顺序的概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从天上到水里 B.从上到下C.由静到动 D.叶子花清香波痕15.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 ,选出分析最正确的一项( ) (3 分)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 ”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 天里的星星了。16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 (不超过 6 个字) (3 分)_1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

12、点?(4分)_18上面这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4 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11 分)话说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一次,孙中山出洋回国,途经武昌,特地到总督衙门求见。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籍贯的名片来,在背面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门官递上去。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孙中山接过名片一看,只见背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帐。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又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再请门官送进去。张之洞一见,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5并以大礼相待。由此可见。孙中山虽为“布衣” ,却早怀大志。19、孙中山为什么要去拜见张之洞?(4 分)答:_20、 “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帐。 ”“不恭”表现在哪里?(4 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