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价格离散与搜寻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1208678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价格离散与搜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第4章-价格离散与搜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第4章-价格离散与搜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第4章-价格离散与搜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第4章-价格离散与搜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价格离散与搜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价格离散与搜寻ppt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信息结构与搜寻理论 4 1信息结构与资源配置效率4 2价格离散与信息搜寻4 3在线市场的价格离散与搜寻 4 1 1经济体制及其结构 经济体系的运行结果是由无数因素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如果加以归纳 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别 外部自然社会环境和经济组织 外部自然社会环境构成了经济体系赖以存在的条件 它包括资源 技术和一般社会制度三个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 资本存量和人口 资源和技术构成了经济体系可以采用的生产要素的总和 代表了经济体系在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种自然条件方面能够利用的优势和所受到的限制 社会政治体制 法律体制 宗教信仰 价值观念 以及由此决定的各种规范的行为方式 经济组织是指经济体系组织经

2、济活动的体制 它包括决策结构 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三个组成部分 决定着经济体系的生产要素配置过程 生产过程和产品分配过程的基本方式 决策结构所要说明的是决策权的分布格局 它要回答由谁进行决策的问题 信息结构是指信息的类型 规模与信息流动渠道的结构形式 动力是指经济单位或个人追求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目标 动力结构就是决策单位为了实施决策而使用的各种动力的结构 历史上经济决策权的基础从本质上曾经是财产所有权 因此那时的决策结构就是财产所有权分布的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财产所有权与经济决策权分离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原来由财产所有者控制的决策权可以通过委托这种法律形式转移到掌握着决策技术和拥有信

3、息的人手里 从此经济决策结构不再等同于财产所有权结构 而更加丰富和复杂 经济单位的决策者通过信息结构认知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其它经济单位正在酝酿中的或已经采取的行动 各个决策者的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是协调整个经济体系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 经济活动越复杂 产品和服务种类越多 劳动技术分工越细 信息的细密程度越高 对信息结构的要求就越高 经济组织只有在其三个组成部分都正常地运行 相互协调 彼此一致时 整个经济体系才能顺利地运行 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些不发达国家在将经济决策权加以集中的时候 忘记了在信息结构方面建立可靠的基础 以便为决策和决策的执行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也忽视了外部动力结构是否足以保证决策能够顺

4、利地得以执行当信息结构不能向所有决策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决策过程的协调时 选择只有两个 要么改变信息结构以提供必要的信息 要么改变决策结构 把决策权移交给拥有信息的人 4 1 2信息结构的类型 宏观经济体系的组织形式 宏观经济体制的信息结构经济体系内部各个经济单位的组织形式 微观层次厂商的信息结构 厂商信息结构垂直信息结构 等级式信息结构 管理者拥有企业技术可能性的完备的先验知识 但是 他们不能完全控制突发事件 并采取灵活的修正行动 水平信息结构 民主式信息结构 生产决策由那些在开始时仅有不完备的技术知识的半自治主体共同制定 管理者逐渐能够对突发事件有更为迅速灵活的反应 垂直信息结构厂商强调

5、的是通过技术控制来获得效率 或者说 垂直信息结构厂商强调通过工作的专业化与合理的等级控制获得效率水平信息结构厂商注重通过对于某个部门知识的应用和通过在实践中学习 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获得效率 当一个问题出现并被认识到时 垂直信息结构厂商是从整个组织的角度做出一般性合理决策 当所获信息质量不高时 管理者就可能不能有效地解决认识到的问题 由于垂直信息结构厂商的下级企业没有决策权 它们因此可能缺乏向上级汇报问题和以准确迅速的方式执行上级指令的动力使用等级式信息结构必然涉及到管理者有限理性带来的控制成本 以及由于缺乏对下级企业的刺激而造成的执行成本 在水平信息结构厂商中 由于次级组织能够参与厂商管理

6、并应用某个部门的知识和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参与厂商决策 因此 厂商中的下级企业有能力对于突然出现的事件作出迅速负责的反应 由于厂商中的下级企业对组织的整个操作机制只有局部的理解 因此 他们在协调各自之间的决策 实现与组织目标一致方面的能力必然有限 经济体制信息结构 纵向信息流 1 基层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其观察到的信息 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各个企业汇报的信息向企业下达生产投入指令 2 两个基础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需要依靠各自按其行政等级结构向上传递需求信息 直到到达对这两个企业都有管制权的某个行政等级单位为止 由该行政单位对这两个企业的生产联系作出指令 经济体制信息结构 横向信息流 1 等级制的同级

7、代理人之间的信息流动 2 没有等级关系的代理人之间的信息流动 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 纵向信息流是经济信息流的主要方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横向信息流是经济信息流的主要方式四种基本形式 完全横向信息结构 单纯市场体制 完全纵向信息结构 单纯计划体制 横向信息流量多于纵向信息流量的信息结构 偏于市场的混合经济体制 以及纵向信息流量多于横向信息流量的信息结构 偏于计划的混合经济体制 有效资源配置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有关资源相对稀缺的信息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产生和传递以价格体系为中心 以市场价格为形式的市场信号和经济信息哈耶克 1945 指出 市场机制在信息方面优于中央计划体制 在市场机制下 许多市场参加

8、者同时进行数量较小的多次计算 在中央计划机制下 则需要进行庞大的中心计算 4 1 3价格体系的信息传递作用 市场信息广泛地分散于每个市场参加者的活动之中 市场参加者一方面生产市场价格信息 另一方面又在观察和传播价格信息 每个市场参加者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价格协调着不同人的独立行动 市场经济的优势归根结底在于信息方面的优势市场秩序之所以优于其他经济秩序主要在于它在资源配置方面能够充分运用许多特定事实的知识 这些特定事实的知识分散地存在于无数的个人中间 个人无法完全掌握它们既然市场信息是分散的 那么 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市场秩序也就比其他经济秩序能够更好地发挥信息效率 4 1 4价格体系的局限性

9、格罗斯曼 施蒂格利兹悖论 市场参加者希望通过价格体系获得所需的完全市场信息 而一旦价格体系能够传递完全市场信息时 每个市场参加者又都不再搜寻新的市场信息 从而导致价格体系无法传递完全市场信息 于是 具有传递完全信息能力的价格体系可能最终毁灭包含这种价格体系的市场 至少使市场效率处于低下状态 认为市场是充分有效的观点隐含了市场价格灵敏的假设 而格罗斯曼 施蒂格利兹悖论却表明市场价格体系并非能够常常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甚至 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形成的市场价格有可能反映的是一种虚假的经济信号或市场信息 从而错误地引导市场参加者的投资和生产方向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 市场难以有效

10、地发挥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 非市场性质的机制也就自然地替代市场机制 成为社会稀缺资源的主要分配形式 金融市场 有效市场假设 信息的有效 一般来说 如果在决定价格时所有可得到的信息在每个时间段内都被最优的使用 金融资产市场可以达到最优效率 在每个时间段t中 金融资产的当前价格都反应出与决定这些资产未来的回报有关的所有信息 即理性的交易者处理他们所能获得的信息 并运用这些信息在资产市场中达到最优地位 而这些信息又被市场价格所收集 并影响价格变化 同时又这些信息又将反馈给市场交易者 在一个信息的有效市场中 如果价格变动被精确的预测 那么它们也就变得无法预测了 投资者不能通过收集过去资产价格和交易量

11、的信息来决定当前的交易 并期望获得固定的显著回报 因为资金交易活动会暴露投资者的信息 因此否定了技术化交易成功获益的可能性 给定当前的资本价格 人们无法通过考虑过去资本价格和历史交易量信息来提高预测未来价格的机会 格罗斯曼 斯蒂格利茨悖论 当市场越有效率 在这个市场中产生的价格变化的规律也就一定越随机 而在最有效率的市场中价格变化变得完全随机且不可预测 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中价格变动的数学模型是以市场的无差别的交易者 均衡分析和交易者拥有所有相关信息为基础的 关于交易者的差异性和行为种类是否在金融市场中起重要作用有很多争论 人们观察到市场并不是持续获得新的信息市场可能因为交易者的乐观或悲观而出现

12、过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 简单的技术分析可以在交易中获胜 这些都支持了市场大部分市场参与者的观点 市场的投资回报是可以预测的 只是这种可预测性会不时变化 价格的信息内容的不完备性说明 作为信息系统的市场价格体系难以传播全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因此 单纯地利用市场机制来管理经济 在总体上存在着某些缺陷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有必要以某些非市场性质的机制来协调市场机制所不能协调的经济活动 4 2价格离散与信息搜寻 4 2 1价格离散的含义与成因如果我们看到貌似相同的鞋在两家相邻的商店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的产品 质量不同 商品与服务组合 不能以商店的地理位置或服务的质量等方面的差别来

13、说明所看到的价格差别 价格离散 价格离散的原因 搜索成本知识老化现实的市场是变化和分散的 而非集中 统一和稳定的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 使得人们获得价格离散程度的知识成为一种极为有利可图的行为 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当面临着商品质量较大的不确定性时 即商品质量难以通过简单的查看 掂量等做出准确估计时 如经验商品和二手货 消费者的一个反应是将价格与质量相联系 4 2 2价格离散的测度 价格离散率的基本模型 对同地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率进行测度的模型假设某市场S中有m家商店x 在某个既定时刻 或时期 它们对某种同质商品Q的开价分别有P1 P2 Pn n m 种 且P1 P2 Pn 这样 P1 P2

14、 Pn必然分别对应有x1 x2 xn组商店 令x1 x2 xn组内的商店数分别为t1 t2 tn 显然 t1 t2 tn m 1 市场价格离散幅度 即在既定时刻 或时期 内Q在S中价格的最大波动范围 2 平均市场价格Q在S中既定时刻 或时期 的平均市场价格 当a越接近0时 市场价格的离散程度越低 即市场价格越收敛 当a越大时 市场价格的离散程度越高 即市场价格越分散 当时 q的价格离散率为零 这时 价格离散曲线转化为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 3 价格离散率 将t1 t2 tn依次累加 并将累加值 tn与之相对应的Pn值画在坐标中 这些对应值点连接起来构成的曲线 称为市场S中Q的价格离散曲线 F

15、Q 求该曲线回归直线的斜率a a称为市场S中Q在既定时刻 或时期 的价格离散率 4 2 3信息搜寻原理 成本 收益由于成本因素的制约 当事件所涉及的预期收益或风险损失很小时 行为者通常不会在信息搜寻方面作太多的努力 而当不确定性所涉及的经济利益较大时 则必须进行信息搜寻 以降低风险 减少损失 但搜寻的规模则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搜寻的边际收益随着搜寻量增加而下降 人们一般从最有希望的方向入手 随着搜寻范围的扩大 转向希望越来越小的方向价格分散性的加剧一般会增加搜寻的报酬 找到价廉物美的商品的机会更大 合算的购买与不合算的购买之间的差别也更大 最佳搜寻量 时间或次数 就是搜寻的边际成本等于预期的

16、边际收益时的搜寻量 增加搜寻带来的边际成本随着搜寻范围的扩大而上升信息搜寻成本包括 时间 信息搜寻所耗费的时间 鞋底 Shoe 交通成本和其他查寻费用机会成本 搜寻上花费的时间越多 做其它事情的时间就越少个体是否采取搜寻行动 与其所处的对策战略地位有关为什么离退休老人经常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基本结论 经营的商店数量 价格的离散幅度是市场价格离散的主要影响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是价格在经营商店中离散的概率分布 价格离散幅度大的市场的价格离散率未必比价格离散幅度小的市场的价格离散率高 市场价格离散率不受市场平均价格的影响 引申的观点 当价格离散扩大时 搜寻到最低价格的预期收益会增加 当价格离散率固定 搜寻边际成本的下降 也导致搜寻次数的增加 如果个人的搜寻密度增加 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程度将会减少 如果搜寻密度非常低 行业内的价格分布将具有明显变化的特征 由于相对较高的搜寻成本和相对更高的时间等机会成本 旅游者的搜寻密度较低 因此 当旅游者在购买者中所占比例较高时 价格离散率一般较高 商品质量的差别程度与相应的市场价格离散程度呈正相关 当面临着商品质量较大的不确定性时 即商品质量难以通过简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