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安全日发言稿(一)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1194084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国家安全日发言稿(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国家安全日发言稿(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国家安全日发言稿(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国家安全日发言稿(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法第14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时表示,要将国家安全明确列为头等大事。为了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领域 对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我今天讲述一下政治安全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2、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意识形态是该阶级、该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冲击与挑战。进一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

3、成部分,是政治安全的灵魂所在。辩证分析现实中的多元文化思潮,合理吸收其精华,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保障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坚持”与“反对”、“继承”与“发展”、“肯定”与“否定”,以及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思想阵地,进而有效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一、 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和核心。

4、当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遭到侵害或破坏,这个国家的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障,也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意识形态安全对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意识形态在维护政权的合法化、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实现政权的转移等方面有着强劲的政治功能,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到国家政权巩固的大问题。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和性质,关系到中国经济建设的环境,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意识形态是国家、民族文化的灵魂,意识形态制约和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到社会文化安全的大问题。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整合各种社会力

5、量、排除各种因素干扰、保持社会的合力和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二、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现象,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以思维方式、观点信念、理论体系、生活方式、舆论环境等形式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意识形态没有独立的历史,任何意识形态的问题都是社会现实矛盾的折射。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一是全球化与西方国家的渗透。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从经济领域开始并日益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

6、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实力,不仅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新秩序”,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同样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族、宗教、人权为借口,以“西化”、“分化”为目的,以“社会主义失败论”、“趋同论”、“文明冲突论”、“人权高于主权论”、“中国威胁论”等为依据,对我国横加指责和干涉,试图在意识形态上遏制我国,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民主模式。全球化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由于文化的多元发展态势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和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挑战。 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直接威胁中国意识形态的安全。不少人对西方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和认同感

7、,甚至动摇了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不少人开始信仰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有的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主张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实行三权分立;有的主张取消公有制,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有的主张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主导地位等。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侵蚀着民众的政治认同,影响甚至动摇政治稳定的基础。 二是网络文化的挑战。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渗透、流动、扩张等特性,使全球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冲突与融合成为可能。同时,网络扩大和提升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权和主动权,拓展了受众对信息的发布扩散能力,使不同社会群体舆论具有自主性、分散性和随意

8、性,使社会舆论导向控制和管理难度加大,传统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凝聚能力下降,意识形态对不同文化层面引导整合的难度加大,给意识形态引导舆论导向,传播健康文化,整合不同文化的功能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着社会转型期国民信仰危机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时代的诸多方面不断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人的歪曲和妖魔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否会受到动摇的担心也在与日俱增,当这种担心一旦形成国民的普遍共识时,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就会受到置疑。并且,当前我国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9、”这使得社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和多元化,在给社会带来活力的同时,又诱发出对核心价值和公共道德“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怀疑,造成一定程度上共识、秩序和意义的缺失,产生出诸如拜金、享乐、利己、冷漠、虚无等消极现象。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遏制,将会削弱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消解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危害国家长治久安。 四是意识形态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党政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 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以社会现实的变迁作为自己的理论生长点,创新理论体系,正确地解释现实,合理地改造现实,才能保持合法性。然而,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变迁,难以合理解释日益变化的社会。当前,我国意

10、识形态“话语系统”依然比较陈旧,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当今意识形态不能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对基本范畴的调整、创新与关注不够,敏感性不强。主流意识形态中仍然充斥着带有浓厚的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的基本范畴。 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乏力,群众意识形态逐渐淡漠,这与我们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对待理论的态度有直接的联系。有的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浅,有些甚至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都不太了解。由于缺乏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一些人丧失了在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下辨别是非的能力,当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诱惑的俘虏。上级在此方面的各类常规或突击

11、检查验收,都重形式轻内容;考评任用各级领导干部强调的也只是业绩,是经济效益,这些作法必然使人感到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挫伤了有些具体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同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也感到这项工作可有可无,导致意识形态工作主体陷于被动状态。 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几点思考 面对西方“西化”、“分化”战略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构筑意识形态安全防范体系。 1. 进一步加强全体党员和党政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提高执政党对意识形态的驾驭能力。全体党员和党政领导干部需要经常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与训练,牢固地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在党员

12、中真正切实有效地反一下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对他们“进行广大的教育工作、说服工作、团结工作,使他们在人民中间更好地起核心的作用”。社会转型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各种思潮互相激荡,执政党需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执政党要在多种思想文化长期并存和相互激荡中保持强大的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和主导作用,就要增强对意识形态的驾驭能力,增强运用政治符号和思想文化资源在人民中制造共识的能力,主导社会心理和文化氛围,将全国人民凝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 2.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整合作用。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不同价值观念和意

13、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交融与冲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化。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反映,有利于思想碰撞,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理论创新,有利于文化繁荣。与此同时,各种思想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挑战。因此,要处理好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的关系,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和而不同”的方针,提倡互补和融合。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同时又要坚持批判和斗争,更要吸收其他思想的合理因素。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整合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在同其他思想的并存和竞争中壮大,

14、使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更加稳固、更加安全。 加强社会思潮传播媒体的管理。要规范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细化新闻媒介管理、保密规章、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新闻从业人员行业道德等方面的规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传播媒体实行思想政治上的引导,对传播媒体进行跟踪管理与监督;特别要加强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互联网管理的新模式。 3.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通过示范、宣传、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各种途径和形式,通过意识形态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的创新,逐步将其深入人心,并成为

15、人们长期的自觉遵守的内在信条和日常生活行为准则。要将“读唱读传”活动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在人民群众中传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安全的渗透。 要建设一支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宣讲队伍和创新队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的培养,通过“马克思主义工程”的有效措施,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推出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过硬、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哲学社会科学骨干,从而始终占据引领社会思潮的制高点。 4.切实解决国内矛盾,增强认同感和向心

16、力。政治认同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情感倾向,最终表现为人们对政治主体的认同。政治认同的缺失和削弱则是人们对政治主体的心理上的疏离,这种疏离的背后蕴藏着深层次的经济、利益原因。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加剧,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如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失业问题、弱势群体维权难的问题等等,给人们造成了不公正感,降低和削弱了人们对政治主体的政治认同。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倘若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冲突,导致社会不稳和政治动荡。党和政府必须下最大力气、尽最大可能解决广大人民最关注、最突出和最需要的现实问题,疏通民众的心灵通道。惟此,才能使民众看到党的前途,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所在,才能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