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参考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115577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参考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1 常用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袁越刘帆 2 2 中药材一般是指经过产地加工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材 包括植物药 动物药和矿物药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常按药用部位 将中药材分为根与根茎类 叶 花 全草类 果实与种子类 茎 皮类 菌类 树脂类 动物类 矿物类及其他类 中药材的储存保管是药材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 性质各异 储存要求也不同 因此 必须采用针对性强的保管措施 以达到保证药材质量的目的 2 3 1 根与根茎中药材的保管 根与根茎类药材系指根和各类植物的地下茎的统称 根类药材是各种要用植物地下茎的总称 包括根状茎 鳞茎 球茎及块茎等 根及根茎类药材个体肥大 干燥后多质地坚硬 耐压性

2、强 由于来源不同 所含成分复杂 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异 该类药材多数含淀粉或糖分 储藏养护的重点在于防虫 防鼠以及霉变的工作上 2 4 1 1储存条件 库房选择均须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 具备通风吸湿 熏蒸等设施 高温梅雨季节前 要进行薰仓防霉 杀虫 有些品种可移至气调 密封库房或低温库房 温湿度管理严格温湿度管理 对于霉变 虫蛀 泛油的药材 库温应控制在25 C以下 相对湿度为60 70 货垛管理货垛用经常检查 防倾斜倒塌 易泛油药材的货垛 不宜过高 过大 注意通风散潮 含淀粉 糖分和黏液质的药材 受潮受热易粘连结块甚至发酵 宜堆通风垛 保持空气流畅 2 5 1 2储存实例 来源桔梗科植物党参

3、 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秋天采挖 挖净 晒质半干 反复揉搓晒至七八成干 捆成小把后晒干或烘干 用木箱内衬防潮纸包装 储藏方法本品含多量糖质 味甜质柔润 夏季易生霉 吸湿 走油 虫蛀 因此 必须储藏于干燥 凉爽 通风处 切制的饮片在晒干后可入翁内或石灰缸内闷紧封闭储存 或用沙储法 党参 2 6 当归 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秋末采挖 除去须根及泥沙 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 上棚 用烟火慢慢熏干 储藏方法本品因含大量的蔗糖和挥发油 易吸收空气的水分 故最怕潮湿 一旦遇潮色泽变黑泛油 导致霉蛀败坏 则其储藏须至阴凉干燥处 当归饮片可储于翁内 或用纸包好置石灰缸内 讲翁口或缸口

4、密封 带用时取出一些 剩余扔封严存放 可避免虫蛀 泛油 2 7 来源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的根 采收加工春 秋二季采挖 除去根头及须根 晒干 储藏方法可按照等级不同分别打捆用苇席等吸潮材料包裹装箱 本品粉性大有甜味 夏季最易生虫 受潮后也易霉烂 变黑 故应储藏于干燥 通风处 切制的饮片须待晒干后储于坛内或石灰缸内 将口封闭置干燥通风处 并应注意检查 一旦发现霉蛀即行复查 黄芪 2 8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和甘葛藤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春 秋采挖 洗净 除去外皮 切片 晒干或烘干 广东 福建等地切片后 用盐水 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 在用硫磺熏后晒干 色泽白净 储藏方法葛根含多量淀粉 黄酮类物质 如

5、大豆黄苷 大豆黄素等 在储藏中易吸潮生霉 葛根生霉后能引起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因此防止葛根吸潮生霉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 将其含水量控制在10 以下 储藏于相对湿度70 左右的环境中 既能安全储藏 葛根 2 9 2 花类中药材的保管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 花类药材通常包括干燥的花 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花类药材多呈不同的颜色 且色泽鲜艳 有芳香气味 若储存不当 可吸湿返潮 变色 霉变 虫蛀 气味散失 质地疏松的花还易 散瓣 鉴于上述情况 花类药材宜采用阴干或晾晒法干燥 避免火烤 暴晒 2 10 2 1储存条件 库房选择宜选用干燥阴凉的库房 既保持色香 又要防止串味 可设花类专用库房 用木箱

6、或纸箱包装 分类储存 注意洁净 防止污染 避免硫磺熏仓 温湿度管理注意防潮 相对湿度控制在70 以下 温度不超过25 C 货垛管理货垛不宜过高 应适当通风 避免重压 避免阳光直射 防止花朵受损 垛温升高 引起 冲烧 一般垛温高于库温4 时 即应倒垛降温散湿 防止引起 冲烧 2 11 2 2储存实例 来源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 采收加工夏秋开花 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采摘 弱阳光下晒干 阴干或微火烘干以保持颜色鲜艳 干燥过程中不要直接用手而以工具轻翻 否则也易变色 储藏方法用细麻袋 布带 木箱包装 可按数量多寡放入木炭或小石灰包以保持色泽和防潮 也可用石灰箱保存 少量红花可用纸包好 置石灰翁内保存

7、红花 2 12 来源菊科植物干燥头状花序 采收加工霜降前花开时采摘 晒干 或蒸后再晒干 也可烘干 储藏方法菊花受潮后极易生虫 在霉季更易霉烂 变色 变味 透风则易散瓣 如变质情况严重 则无法处理而成的废品 因此 应意预防为主 储于干燥 阴凉的库房中 菊花 2 13 3 果实 种子类中药材的保管 果实类药材组织结构变化大 成分复杂 性能各异 尤其浆果 核果等因富含糖分 故易黏结 泛油 霉变和虫蛀 果皮含挥发油 易散失香气 变色 种子类中药多采用成熟完整的种子 也有用种子的某部分 如假种皮 种皮 去掉子叶的胚 用其发芽或加工制品 种子类药材含淀粉 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回潮 酸败

8、泛油 生虫等 2 14 3 1储存条件 库房选择药材宜根据性质不同 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 温湿度管理库房温度不超过30 相对湿度控制在75 以下 对易泛油品种 温湿度管理更应严格控制 库温不应超过25 货垛管理货垛不宜过高 不宜靠近门窗 避免日光直射 对枸杞子 桂圆肉 打造等质地软润 不耐重压的中药 宜用硬质材料包装盛放 2 15 3 2储存实例 来源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收加工夏 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 热风烘干 除去果梗 或晾至皮皱后晒干 除去果梗 储藏方法本品含枸杞子多糖 甜菜碱 氨基酸等成分 储存保管不当易泛油变色 返潮致水分析出外表或高温糖分外渗 出现黏结 霉蛀 泛油变黑

9、 安全水分13 以下 置阴凉干燥处 防闷热 防潮 防蛀 枸杞 2 16 来源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采收加工10 12月果实成熟后剥皮取果 晒干或低温干燥 干燥过程中应常翻动 避免果皮相互重叠 以防发霉变黑 储藏方法陈皮含有较多挥发油 受热过高时极易挥散 系时候又易潮软 发霉 变色 乃至霉烂 夏季宜储藏于干燥凉爽的密闭环境中 陈皮 2 17 来源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采收加工9 10月果实成熟后 割取全株晒干 打下果实晒至足干 然后碾去外壳除去黄色外皮即成 储藏方法用双层麻袋包装 本品含薏苡素 薏苡仁脂 甾醇 淀粉等 受潮后易虫蛀和发霉 应该储藏与干燥 通风处 也可带壳

10、储藏 随用随碾 可久储不蛀 薏苡仁 2 18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杏 西伯利亚杏等的干燥成熟种子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成熟果实 除去果肉及核壳 取出种子晒干 或收集果核 置通风处干燥处待水分自然蒸发一部分 击碎核壳取仁阴干 储藏方法多用麻袋包装 也有用席包或木箱装 杏仁含油量丰富 夏季遇热容易走油 受潮易发霉 酸败和变色 温度 湿度适宜也会生虫 必须储藏在干燥 通风 凉爽的库房中保管 杏仁 2 19 4 叶类 全草中药材的保管 叶类药材指采用植物的完整单叶或复叶供药用 全草类药材大多为草本植物地上部分 如薄荷 穿心莲等 常呈绿色 储存期间受温湿度和日光等影响 可发生变色 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 紫苏等

11、久储挥发油挥发 香气变淡 因此须防潮 避光 置阴凉干燥处储藏 2 20 4 1储存条件 本类药材不宜暴晒或者高温干燥 储存的库房应干燥通风 光照勿过强 堆垛注意垫底防潮 保持清洁 避免重压破碎 定期检查 到垛 散潮 以减少质变和损耗 2 21 4 2储存实例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茎叶采收加工每年可割采两次 收割时选择晴天晨干 晒干 如遇阴雨天 应将薄荷摊在地上或棚内晾干 不可堆放 储藏方法薄荷通常压紧捆扎 用席包装 外面再捆以草绳 或装入竹篓 如果过分干燥 可喷水略加湿润后再打包 否则茎叶易压碎 本品含挥发油 油中含薄荷脑70 90 薄荷酮10 12 此外 还含有乙酸薄荷酯等 其安全水分为

12、11 13 受潮易霉变 变色 香气散失 应储藏于干燥 阴凉处 薄荷 2 22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木贼麻黄 中麻黄的草质茎 采收加工多在秋季9 10月间生物碱含量高时采收 除净泥土堆集在通风良好的室内干燥或室外阴干 储藏方法将药材理顺 内用麻绳捆紧 外用席包装 最好储藏于密闭的木箱中 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 麻黄 2 23 5 动物类中药材的保管 此类药材来源复杂 主要为皮 肉 甲 角和虫体等 如蛤蚧 刺猬皮 鳖甲 金钱白花蛇等 富含脂肪 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如果储存不当 极易滋生真菌或出现虫蛀 泛油酸败 异臭 脱足断尾现象 导致药材品质降低 该类药材价格偏高 更应加强责任心和注重设施投入 宜少储

13、勤进 2 24 5 1储存条件 可代用带空调的专库存放 库房应具防潮 通风和熏仓防虫的条件 库温一般不超过20 相对湿度控制在70 左右 储于专用容器中或拌花椒同储 存放于小型密闭库房或分层货架上 避免与其他药材串味 2 25 储藏方法本品平直 硬脆易碎 多用硬质的木箱或纸板箱盛装密封 至于干燥通风处储藏 为了防止生虫没在包装时放入一些大蒜 且隔2 3月检查一次 若身受潮可行日晒 少量可用纸包好置石灰缸内存放 养护技术本品易发霉 虫蛀 梅雨季节吸潮后 头 足及环节部位常先霉变 后延散到背腹部 使虫体发软 虫蛀可使头足脱落 失去虫体完整性 防虫忌硫磺熏 2 26 6 其他类中药材的保管 树脂 干

14、膏类药材此类药材具有受热融化 变软 黏结的特点 储存时不仅会使外观变形 而且易粘附包装或发生流失污染 生虫 发酵 变色等 1 储存条件储存于干燥 阴凉 避光的库房 库温应控制在30 以下 相对湿度为70 75 储存芦荟 安息香等 垛低应垫付衬纸 防止流失污染 定期检查包装 防止破损 受热外溢 2 储存实例阿魏含挥发油 具有强烈而持久的蒜样特异臭气 安全水分为8 一下 宜密闭 置阴凉干燥处 避免与其他药材串味 2 27 特殊中药储存1 细贵中药材这类药材如西洋参 番红花 冬虫夏草等价格较高 有的品种又易虫蛀霉变 所以应存放于专用库房和容器内 严格执行细贵中药储存保管制度 注意防变质 防盗以保证安

15、全储存 2 易燃中药材易燃中药材多为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 如硫磺 樟脑 海金沙等 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 储存在阴凉 安全的专用库房 并配有专职消防安全员和消防措施 以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3 毒性 麻醉类中药根据国家 医疗用毒性中澳管理办法 和 麻醉中药和精神中药管理条例 储存 2 28 中药材的养护技术 传统养护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养护方法 如采用硫磺熏蒸以防治害虫 用日晒 火烤 热蒸 石灰吸潮干燥药物 对存量小 性质特殊的药材采用药物对抗同储起到防虫作用 随着养护技术的发展 中药仓库普遍开展了仓库温湿度管理 以化学药剂替代了硫磺熏蒸 并实现大面积防治虫害的方法 采用氯化钙吸潮 空气除湿机除湿 特别是气调养护的新技术普遍推广 除氧技术发展较快 中药材的保质养护技术得以更新 2 29 谢谢观赏 个人观点供参考 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检验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